武汉市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时间:2022-05-06 05:34:14

武汉市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摘 要】 通过对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揭示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篮球运动的开展,扫清障碍,并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方面的支持,从而更好的推动普通高校篮球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2

1 前言

篮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运动中的普及程度是任何其他体育项目都无法比拟的,如何推动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高校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揭示当前篮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帮助,并为积极推动普通高校篮球事业迈向新的台阶作出贡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普通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

2.1.2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

根据需要,随机选取武汉科技大学发、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1593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通过计算机和图书馆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体育课程改革和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研究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2.2访谈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走访了有关专家,学者,就篮球课程与篮球运动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

2.2.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经过多次修改后,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有效性给予评定,一致认为问卷的效度符合本课题要求.然后对湖北省所在普通院校,如武汉科技大学发、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学校的在校生,1593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506份,有效率为94.5%。

2.2.4数理统计法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运用计算机进行常规的统计,整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对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本文随机选取了武汉科技大学发、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共1593名普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506份,其中男生797人,女生709人,有效回收94.5%。统计结果如下。

3.1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

3.1.1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接受程度调查

为了对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的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中所示,在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田径等5项常规体育运动项目中,喜爱篮球运动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这一方面说明,篮球运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说明,篮球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的接受和认同。

3.1.2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目的统计与分析

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目的,即篮球项目的价值,是该项目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因此,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影响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上表可知,增强体质仍然是大家最主要的目的,其比重高达56%,可见篮球运动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有23%的大学生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把篮球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调剂。这一方面说明了大学生对自身身体状况的重视,另一方面说明篮球运动在健身上的效果明显,也间接的说明了篮球运动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接受。

高校的篮球运动开展以半场“3V3”、“4V4”的比赛为主,相比较而言,这样的比赛比全场拥有更多、更大的进攻空间,参与者能在比赛中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身体和技巧,却使篮球运动中更多的思维、意志和精神被弱化;因此,篮球运动潜在的情绪调节和提高智力、培养能力,交际的作用和功能,只有相对的较少同学能认识到这一点,其所占比率分别为15%、5%、1%和2%。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在篮球课程中,对健身作用的强调,对娱乐和教育功能的开发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场地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3.2大学生对篮球活动的参与现状分析

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之下进行的,参与篮球运动的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篮球的行为。在基本明确了大学生对篮球的态度和目的之后,笔者对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篮球运动的参与包括,参与篮球相关活动和参加篮球运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3.2.1大学生参与篮球相关活动的现状

笔者对学生的参与篮球相关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参加篮球运动的观看、组织等活动)。将参加频度每周2次以上,界定为高频度参加者;将参与频度在每周1-2次的参加者标准的定义为中频度参加者;将每周1次及以下的学生称为低频度参加者。通过对1593位男、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生中,高频度参与篮球活动的学生有65人,占男生总人数的8.2%;中频度参与篮球活动的人数有409人,占总人数的51.3%;低频度参与篮球活动的人数有323人,占总人数的40.5%。而女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现状为,高频度参与的女生人数为46人;而中频度参与的人数为351人,占总人数的56%;低频度参与篮球活动的人数为312人,占总人数的44.0%。如果我们把每周参加次数在一次及以上者定义经常的话,男女生的参与人数的比率均高于50%。这进一步说明篮球在大学生中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学校篮球活动的开展也相对的丰富多采。

上述研究也表明,在运动的参与程度上,男女生差异不大,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喜好程度并不弱于男生。

3.2.2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现状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篮球运动主要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这即是篮球课程的延伸,也是篮球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是高校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相关调查情况。

如表5、表6所示,笔者对普通大学生的参加篮球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参加篮球运动的男生为520人占总男生人数的65.2%;女生有20.0%的人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为进一步揭示篮球运动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不参加篮球活动的844名学生进行原因调查,其中24.4%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太忙而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而因为对篮球不感兴趣而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有98人,占11.6%;有14.1%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场地而不参加篮球活动;害怕篮球运动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占40.8%;此外由于感觉自己技术差而没有参加篮球活动的有12人;因没有同伴一起而不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有32人;选其他的原因有33人。由上可知,普通高校学生不参加篮球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问题、对篮球运动没有兴趣与害怕篮球运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源于学生对篮球的认识不足,而这主要与篮球教师对篮球运动的宣传密切相关。因此,高校篮球教师推动整个篮球运动在高校的蓬勃发展,任重而道远。

为了进一步调查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现状,把经常参加者分为:高频度参加者,每周3次以上(不含3次);中频度参加者,参与频度在2一3次(包括3次)的参加者;将每周参加1次的学生称为低频度参加者。通过对问卷调查,男生中,高频度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学生有28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54.0%;中频度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人数有131人,占人数的25.2%;低频度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人数有108人,占人数的20.8%。而女生参加篮球活动的人数为142人,其中高频的参与人数为33人,占女生总人数的23.2%;而中频度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人数为64人,占人数的45.1%;低频度参加篮球课外活动的人数为45人,占总人数的31.7%。上述研究表明,在运动的参与程度上,男女生存在较大的差异。上一节的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对篮球的参与程度上差异不大,而在实际的参加篮球运动上却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女生而言,由于其生理特点,一般不愿从事较激烈对抗的项目,她们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和参与更多的停留在与篮球相关的活动上;而男生更喜欢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高校篮球运动场地的缺乏也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每每课外活动期间,篮球场都是人满为患,一场难求,女生相对比较害羞,更不会和男生争抢场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女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此外,篮球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篮球的竞技性,忽略篮球的娱乐性,使女大学生对参加篮球活动的兴趣减弱,也是相关的影响因素之一。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篮球运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大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之一,也是高校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其活动开展也相对丰富。但篮球运动在参与愿望和实际参加上存在较大差距,特别突出的是女生。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应在提高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的基础上,挖掘篮球运动的内涵,拓展篮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此外,还需要进一步保证篮球场地的充足。

参考文献

[1]岳冀阳,王玉瑾.影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

[2]曹钰,江苏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

上一篇: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下一篇:浅谈对高职任课教师教学的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