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5-06 03:28:44

有效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呢?

一、树立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观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只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略对学生在探究能力方面、科学素养方面的培养,学生只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论证某个规律,把实验当作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也只是简单地把实验目的、器材、原理以及实验步骤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做所谓的“实验”。学生在对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根本不能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所以,化学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把学生从传统实验“悲哀”的局面中解脱出来,把化学实验的操作放手给学生,教师只需要在旁边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就可以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材中往往对实验现象有较为准确详细的描述,学生阅读了课本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后,对一些精细的实验现象视而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这也说明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方面发挥发挥一定作用。

例如,在《硫酸、硝酸和氨》中“硫酸的氧化性”部分,利用实验观察浓硫酸与铜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观察反应后发现溶液不显蓝色,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讨论,进一步实验验证讨论以探明原因,达到对该实验事实的统一认识。

三、加强探究性实验指导

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常常是看热闹的学生多,真正动手参与的学生少,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前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有负责操作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负责整理的等等。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巡视,及时指点学生遇到的一些疑问。另外,在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阶段,当学生遇到困难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或引导,但不宜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以免错失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良机。教师还应注意尽可能地给学生“独创”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力争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这是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要给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的机会,为了实现目标,通过对方法的选择和影响因素的对比,使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明

确化学实验方案的步骤,实现学生对实验的药品、目的、原理、方法、过程、意义、优缺点的全面理解。

如,铁和铁的化合物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教学。[设疑]:在什么条件下亚铁离子可以转化成铁离子?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探究一下。[步骤]:首先根据已学知识理论分析,当加入什么试剂时,能使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现在这里有一些试剂,请学生选出常见的氧化剂。[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气、高锰酸钾溶液、蒸馏水、铁粉、维生素C(提示:Vc常用作抗氧化剂)、氯化亚铁溶液、KSCN溶液。[设疑]:除了氧化剂之外,完成该实验还需要什么试剂?接下来,我让学生结合提供的试剂,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的条件。最后,由学生展示优秀的探究实验方案。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当然更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支持。多媒体技术具有容量大、省时、省力、图文并茂等优势,不管在收集信息还是控制实验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此外,对于易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安全系数低的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以强化实验效果,减少污染;还可以模拟有机化学或无机化学的微观反应过程,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过程,将人们肉眼所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现象搬上屏幕,有效补充常规实验的不足。

总之,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升华。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从建华.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上一篇:合作学习降低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实证... 下一篇: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