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就能看出是个好孩子

时间:2022-05-05 07:32:17

学生人格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隐性课程,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要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第三,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们班的):每次月考后试卷都反到学生手里要求家长签字,我在收试卷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家长的笔迹和该生的相同,当时我没有接穿,只是冲他微微一笑,接着收卷,收完卷后,我走到讲台上说:“同学们,你们今天做的真好!51名学生,51张试卷,一张也不少,真的很难得。但是,你们知道吗?最让老师欣慰的是,每张试卷家长都认真、仔细的看过并签上了名字,这说明家长对你们的学习十分关心,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别灰心,下次再努力!老师和家长最喜欢诚实的孩子。”课后,这名学生找到了我,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不是个诚实的孩子 ,我那张试卷上家长的名字是我写的(因为他考了全班最低分)。”平时他不善言谈,现在他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的他是多么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引导呀!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伤害他。那么怎样才能巧妙地让他既明白老师对这件事的看法,又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呢?忽然,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办法。

到了班会课时间,我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该不该批评”五个大字,同学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笑着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什么事呀!”性急的同学忍不住问。“是这样的,老师认识了一个孩子,他平时很认真,为人也很诚实,只是有一次------”我把事情的经过讲给学生听,边说边观察,发现这位学生的脸渐渐的红了,眼睛躲躲闪闪的不敢看我。讲完后,我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个孩子该不该批评?说说自己的看法。”同学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不该批评。等大家平静以后,我笑着说:“同学们说的很好,我很赞同。”尽管这个孩子做了错事,但是他能主动、大胆地承认,并决心改正,就是一个好学生,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会成为这样的好学生的,是吗?我边说边朝着这位学生笑了笑,只见他正专心的听着,脸上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定的心里压力,这位学生性格内向,希望在父母面前做个好孩子,不愿让父母看到自己考的低分,这个动机没有错,只是方法欠妥。但事后能及时向老师、父母承认错误,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做法,应该表扬才对。如果采用直接说教的方法,也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不会彻底打消学生心中的顾虑。在某种意义上说 ,我是通过“舆论”来达到教育目的的。

承认错误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家长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也可以理解,我们教师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针对学生的性格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我们不能凭情感和冲动处理突发事件,凡事要换位思考,要用专业的思维方法处理教育情境中的问题。

(邵玉荣,黑龙江省富裕县第七小学教师;

王英涛,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中心小学教师。)

上一篇:让学生在生物学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一篇: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特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