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生内心找准错题成因

时间:2022-05-05 02:22:54

深入学生内心找准错题成因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尽管教师十分重视,及时帮助学生改正,但我们发现,仍有不少的错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错,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教的技术不行,还是学生没有认真地听?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找准错题成因

一、 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素养。不少习题的出错正是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或实践操作。针对这类习题,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去纠错、改错,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或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例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40厘米,宽24厘米,如果把它剪成直径8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

教学时,我发现不少学生是这样算的: 40×24÷[3.14×(8÷2)2] ≈ 19(片),学生的理由是用“大面积÷小面积”。当教师讲解以后,过几天再出现类似的习题,不少学生还会这样做。这里我们不能把出错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学生不听讲,而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纠错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我特地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来剪圆片或者引导学生画草图,通过实践学生一个个豁然开朗:要把直径8厘米的圆看成是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原来正确的解法是:(40÷8)×(24÷8)= 15(片),根本不可能剪出19片。

再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有这样一题:

下面是星星花店几种鲜花的进货价和零售价。

玫瑰花每束10枝 百合花每束20枝

进货价:每束55元 进货价:每束10元

零售价:每枝8元 零售价:每枝2.5元

(1) 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

(2)星星花店一天上午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

每次教学,总感觉这里是学生学习的一道“坎”,能独立解决此题的学生,不会超过班级学生数的40%,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不清楚,学生对“进货价”、“零售价”、“盈利”等概念理解不清,当然这里也存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审题是否清楚等问题。所以如果给学生补充相应的知识,了解一些买卖关系,题目就容易理解了。

二、 受制于学生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注意力水平有限,注意的目的性低。这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犯错的主要原因,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克服年龄特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感知不正确造成的错误

感知不正确造成的错误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小学生的记忆发展还不成熟、不完整,往往是记了这,忘了那。他们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事物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主要表现为:题目明明会做,但结果总是错。有时审题失误,抄错数字或计算符号,把“56”写成“65”,把“+”写成“×”;有时由于观察不仔细,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

2.强信息干扰造成的错误

不少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做小动作,开小差,从而导致理解不透彻,产生问题,尤其在中低年级的教学中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例如:35×84+35×26=35×(84+26)=35×100=35

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强信息干扰所造成的。强信息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其他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的思维活动。因为在平常解题过程中,这类习题都是在提取公有因数35后,其余两数相加得到整十、整百数,所以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把后面的84+26计算成100。再例如:计算48-48÷4时,易出现这样的错误:48-48÷4=0÷4=0。这些都是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想简便凑整的想法掩盖了运算顺序在头脑中的概念,引起错觉。

3.儿童独有的认知心理造成的错误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分、秒”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练习:

写出下面表示几时几分。

每次作业时总有几个学生把它错写成8时55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可能认为学生觉得时钟的时针已接近8时,所以学生理解为8时多,写成:8时55分。真是这个原因吗?我们再来看看例题(如下):

为什么学生能在例题中正确地说出时间是3时55分,而不是4时55分呢?所以学生真正出错的原因不在于此。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看错时钟的真正原因在于独有的认知心理,他们犯了方向性错误。一般情况学生在看钟表时都喜欢从上往下看,也就是说在6时以前的时刻,他们会按顺时针的方式看,所以例题中他们都知道此时时钟未指到4时,说明不足4时,就是3时55分;而到习题中7时55分,他们还是抱着按照从上往下看(逆时针方向)的顺序来看钟表,所以认为此时的时刻应比8时多一点,所以说成了8时55分。

4.过于自信造成的错误

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这样一个习题: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本题正确答案是:,但有一大半学生的选择是错误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他们认为涂色部分旋转后恰好覆盖为左上角边长为3的正方形,只想到旋转后仍是正方形,而没有考虑正方形边长旋转后的变化情况。其实本题空白的一个小三角形的斜边大于直角边,旋转成边长为3的正方形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把涂色部分变为10小格,也可以用设数法先计算出涂色部分的面积,然后再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得出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三、 负迁移造成思维定势

所谓定势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直按照同一种方式来思考、理解、记忆问题,久而久之,就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一种习惯,使人只想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形成思想上所谓的“偏见”。小学数学中不少习题的错误恰恰就是因为这种思维定势造成的。

例如:化简∶

不少学生会直接说出结果:∶=3∶7。对此,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因为粗心才产生错误,其实不然,这种错误应该说是负迁移的影响,主要是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干扰,起消极的影响。因为 ∶=3∶7,由于思维定势,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写出上题的答案。

再如:计算混合式题1000÷25×4这道题时,正确的运算顺序应该是从左到右,但由于学生对25×4=100非常熟悉,就会错误地用起“简便运算”,先计算25×4=100,后计算1000÷100=10;同样计算34×4÷34×4易出现这样的错误34×4÷34×4=1÷1=1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负迁移的干扰,导致学生出现了运算顺序上的错误。

四、 理解不到位造成认知缺陷

学生作业中有许多问题的错误,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学生看错题目或粗心导致,实际上是对新知理解不到位所造成的。

例如:一瓶雪碧饮料2升,爸爸喝了,妈妈喝了 ,还剩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

有的学生见了这道题不假思索地列出如下算式:2--,理由是从“总量-爸爸喝去的部分-妈妈喝去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总认为是学生太粗心,看丢了单位名称。尽管多次强调学生解题时要看清单位名称,但学生还是一错再错。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笔者认为:是学生对题目中的本质没理解清楚:“爸爸喝了”表示什么意义?“升”表示什么意义?它们一样吗?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不需要教师提醒,他们自己就会注意的。

再如:一根铁丝长72厘米,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此类习题尽管教师多次强调不能忘掉除以2,但仍有不少学生是这样做的:长:72×=40(厘米);宽:72×=32(厘米);面积:40×32=1280(平方厘米)。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一味地责备,而是引导学生去认真反思:为什么要先用72除以2?只有让学生真正厘清了算式的意义,真正感受到此类应用题中蕴含的“对应”关系,他们才会正确解题。

总之,重视学生的错题分析,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找准错题的成因,我们必须深入学生的内心,以生为本,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富有实效。

上一篇:段落划分: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下一篇:小学生简便计算的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