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破晓拨雾见曙光

时间:2022-05-05 08:01:14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破晓拨雾见曙光

5月3日—4日,2012年纤检机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专业纤检机构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发表重要讲话,棉花质量监督处处长涛作工作报告,会议结束前,副局长张克才作会议总结。

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从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取得成绩、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意见角度,阐述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形势和任务。

陆阳指出,2012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必将成为纤维检验工作、棉花质量监督工作中重要的一年,在纤维检验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他同时还提出,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是要谨慎,越是要谦虚,越是要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分析纤检机构在改革中的位置。

破晓篇

基于发奋图强、扎实工作取得的成就—— 2011年度棉花仪器化公检将在纤维检验的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从2003年9月国务院批复《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至今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已进入第9个年头。5月3日,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陆阳在“2012年纤检机构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2011年度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一)重重一笔之覆盖率:检验覆盖率达到92.06%,这是一个飞跃。公证检验数量创新高,目前已经达到554万吨,同比翻番,超过了检验量最高的2008年度427万吨的数量。

(二)重重一笔之检测体系:棉花公证检验检测体系趋于完善。棉花公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从2005年开始,通过3次比较大的变动,到改革第7年,已经实现检测体系整体装备统一、实验室格局统一、检验要求统一,完全能够适应检验体制改革的需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重重一笔之棉花新标准: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即将,要在2013年度开始实施,这也是一项重要突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标准体系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变革。2007年度标准修订,长度概念应用了HVI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引入了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等通过HVI检验的质量指标,但是保留了品级指标。此次标准修订最核心的部分是用颜色级指标替代品级指标,新标准实施以后,纤检部门将会实现棉花质量指标全面仪器化检验。

(四)重重一笔之国储棉检验量:国储棉检验量创新高。国储棉收储量320万吨,超过2008年度的272万吨。但是国储棉的突破不只在数量上的突破,还包括两个内容:这是国家实行临时收储制度的第一年,实现了制度的突破,起到了稳定生产的作用;这是纤检机构参与国储棉检验的机构数量和人员数量最多、最广泛的一次,纤检机构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贡献,也锻炼了检验队伍。

(五)重重一笔之影响和作用:公证检验作用有效发挥。上年度检验政策性强,公证检验作用突出,企业检验积极性高,检验数量急剧攀升,在这样的形势下,工作质量取得了新突破,从监督抽验的结果看,各实验室保持了工作质量稳定上升,得到普遍认可,是极为难得的,这是全系统共同努力的结果。

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公证检验又上新台阶,纤检机构在棉花产业中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扩大。

拨雾篇

基于需要克服的困难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切努力都要朝着体现“有效性”这一根本的落脚点。

陆阳从国家检验制度的根本要求上分析了工作难点和薄弱环节。公证检验是国家检验制度,国家对公证检验的要求,在条例中有明确要求,就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八个字。衡量公证检验工作的效果,就要看是否符合这八个字。要正视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有效性。工作的有效性,体现在每一个机构的每一份工作上。判断纤检机构的成绩与不足,重要的指标就是用有效性衡量。有效性的含义之一是纤检机构本身的工作质量,含义之二是通过纤检机构的工作发挥出的作用和影响,这就是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基本点。

工作报告中指出:在2011年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会上,曾分析了完成改革目标任务需要克服四个难题:小包棉基本退出市场;替代品级的颜色级指标全面推行;新体制棉花公信力得到社会承认;仪器化公检结果在纺织采购配棉中全面应用。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些难题都有所破解,但彻底解决还需要继续努力。

“有效性”之超期问题:陆阳指出,一些纤检机构认为,承检范围内的棉花加工企业加工的棉花都是自己的检验量,检验周期只要符合中纤局提出的样品送到实验室后5天内出证的要求就可以,缺乏改进的动力,因此超期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超期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天气、水电及偶发事件等,但陆阳局长认为超期所反映出的核心问题是检验能力不足。一是人员问题。如检验岗位的人员不稳定,管理岗位的领导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尤其一些重要技术岗位,长期缺岗、一人多岗现象突出。二是实验室问题。天气突变的情况下温湿度控制不住,平衡面积不足,样品筐、架数量不够,反映出实验室检验能力不足。三是仪器设备问题。中纤局牵头制定了一整套的规范,设备日常维护、零部件供应、大修应该怎么做、什么时间做都有要求,可是检验高峰期仍然出现设备出故障后长时间得不到维修,不能及时投入检验,这仍然是能力不足的反映。

“有效性”之样品问题:棉花仪器化检验的样品是在棉花加工成包过程中由自动取样装置切取而成,长260mm,宽124mm,重125g。因此,样品的真实与准确则是公检结果准确的前提。陆阳指出:影响数据准确性的第一大因素就是样品,如果样品不准确,检验的结果就不准确。按照改革方案的规定,检验样品由加工企业负责取样,这难免会对检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样品真实性,中纤局的要求是在加工企业和实验室进行样品交接时,对样品的数量和真实性进行核对,到加工企业取样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核查和监督检查。但是有的机构不但完全由加工企业送样,还必须按照机构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送样,机构检不过来的时候,就要求企业暂缓送样,钻了考核制度中从样品到达实验室后进行检验时长计算的漏洞,这样就会造成样品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出现张冠李戴,就造成了样品失真。出现这样的问题,检验结果不可能准确,检验工作也失去了意义。

工作报告中分析了检验结果的差异性问题。虽然2011年度抽验相符率保持了稳定态势,但有的实验室差异性较大。技术培训不到位、操作手法不过关或检验人员片面追求速度是重要原因之一。

“有效性”之条码问题:销售和使用环节需要检验数据,但是买方和用棉方得不到检验数据,这个问题和条码既相关又不相关。陆阳局长指出,纤检机构需要从条码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新疆纤检局和铁路部门联合采取的措施,经公证检验的棉花不悬挂条码或不提供公证检验证书就不上站发运,发挥了作用,既控制了棉包回潮率,保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也保证了棉包条码随货同行。有的地区,棉样检验完成,棉包上却没有悬挂条码,检验数据无法和棉包实物对应,机构发挥的所谓作用仅仅是提供一个棉样的检验结果,这是毫无意义的。中纤局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对条码缺失问题进行整治,但是目前来看效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已在考虑引入新的技术,例如应用无线射频技术增加条码的可读性和易用性,但是这必须要在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增加条码随货同行的比率,保证发挥作用。

“有效性”之行风问题:公证检验是国家建立的制度,实施主体是纤检机构,是唯一的,这个概念已经带入到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概念中,是具有强大的一个行政行为概念。鉴于此,陆阳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了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以及要重视权力与责任。他指出,在长期的工作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感情因素,人情棉、刁难棉也容易存在,关系好的“放一马”,关系不好的要严一些。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大家重视,防微杜渐。

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如果有纤检机构负责人和检验人员借助国家政策给予的地位,进行权力徇私,将会严重损害纤检机构形象及国家公证检验制度的公信力。

曙光篇

基于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在坚实的基础上正视问题、攻坚克难,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

据介绍,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按照这一目标,会议部署了新棉花年度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扩大成果之限“小”促“大”:2011年小包企业(含无资质加工企业)大部分停止了棉花加工,市场流通比重不到一成,但并不意味着这一难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工作报告中要求各产棉省纤检机构要做好与发改委等部门的协调,研究如何按照“积极引导,扶大限小,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落实引导小包企业退出市场的政策。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早制定对无证企业的处理意见,研究制定新体制企业动态更新机制,积极帮助经营实力较强、质量信誉较好、积极参与质检体制改革的小包企业纳入更新改造计划,对未能纳入更新改造计划的,积极促进其通过重组、兼并、联营等方式参与质检体制改革,扩大新体制企业棉花资源占有率。

扩大成果之监督与服务并举:通过完善监督检查方式,促进新体制企业质量信誉提高。工作报告中强调:纤检机构要对辖区内棉花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对新体制企业要检查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运行;检查在线回潮率装置和自动称重装置检测结果是否准确;检查样品管理员是否持证上岗,样品管理是否规范,样品、棉包、条码是否能准确对应;检查成包皮棉是否有条码卡,样品质量是否与实物相符;对样品条码存在问题较多的,要进行重点检查和帮促,对发现存在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要停止受理公证检验;对差错率大的企业要及时督促整改,对屡出问题的企业要派人驻厂监督整改。工作报告中还要求纤检机构要做好对新体制企业的技术保障,主动掌握新体制企业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减少对公证检验的影响,而对于检验量大的新体制企业更要进行重点保障。

扩大成果之“强身健体”:纤检机构是公证检验的唯一主体,因此对这一主体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工作报告中对规划和调整好实验室布局、扎实做好各项检验准备工作、完善和落实工作规范、做好公证检验考核工作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陆阳局长强调:检验体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一方面是程序、操作细则,另一方面是考核性的。两方面都需要完善,因为情况在变化,需求在变化,形势在变化,我们要用制度来规范。

陆阳局长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层级管理问题。他指出:如此庞大的检测体系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中纤局和省级机构都要发挥管理作用,省级机构要在管理上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加强层级管理,并不是说省级机构无限发挥管理作用,而是要在五统一的原则下强化省级机构的作用。在层级管理里面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把“管”字放在第一位。纤检机构的凝聚力之所以比较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级机构能够想一些事情,并积极帮助基层机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认同感,进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扩大成果之新标准起航:据介绍,改革棉花品级指标,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是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棉花质量检验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与国际通行做法全面接轨,满足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不仅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美国从上世纪初开始研究仪器测试颜色级,到上世纪80年代进行仪器测试和感官测试并轨,再到2001年全面采用仪器检验颜色级取消感官检验,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

由于涉及产业各方面利益的重新调整,涉及技术层面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涉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观念等,影响广泛,难度很大。陆阳局长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今年特殊的任务,要切实做好新标准宣贯和完善。纤检机构将在标准宣贯中承担主要工作,中纤局首先举办师资班,对纤检机构骨干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成为向社会宣贯的师资力量,然后各地再分层次分级对加工企业、棉纺企业、经销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宣贯,完成从传统感官检验方式到仪器化检验方式的转变。标准宣贯培训工作共有两个时间段:一是从现在开始到2012年度开检前,二是2012年度检验结束后到2013年度开检前,全部宣贯培训工作都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完成。时间紧张,任务艰巨,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扩大成果之目标明确:

与会代表在讨论中表示,这次会议开得及时,开得务实,令人鼓舞和振奋,为做好下年度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

中国纤维检验局副局长张克才在会议总结时肯定了代表们就制度的修订完善、如何给基层的实验室提供更多服务、如何帮助企业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及如何扩大影响力等方面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就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他首先指出要“提高认识”。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明确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要一致向这个目标迈进。这个目标就是要为产业经济建设服务,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服务,保障公平交易。二是要着力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围绕有效性,重点要做到检测体系和标准体系的统一管理,保证样品的真实性、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的同一性、人员的稳定性、流程的规范性、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检验报告的严肃性及社会评价的普遍性。其次他要求要“早做准备”。一是政策层面的沟通,尽早协调小包棉的退出问题,争取主动;二是关于企业样品管理员方面的准备;三是实验室环境的准备;四是仪器设备的准备;五是信息系统的准备;六是物资方面的准备;七是人员准备;八是联合实验室的准备。最后他强调要“打好硬仗”。今年将是纤检机构的一个关键年度,任务极其繁重,很有难度,所以提出攻坚克难打好硬仗。一是突出抓好样品问题、亏重问题和条码问题;二是省级机构要加强今年检验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三是中纤局今年将组织交叉巡回的督查;四是棉花标准的贯彻实施;五是中纤局今年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抽验工作的指导作用;六是要把陆阳局长在讲话中强调的“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这八个字作为实验室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如何管理好棉花仪器化公检样品 下一篇:如何做好棉花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