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探究

时间:2022-05-05 04:55:37

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问题。如何有效的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本文就施工的质量监督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问题早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热点。土建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把质量的问题进行严格缜密的,才能有效的消除施工中的隐患,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成本,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以后未来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的一些内容已陈旧过时,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性,给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带来许多不便,随之而来产生许多问题,在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质量责任体系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法律的支撑。

2、施工和质量监督人员素质水平低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土建工程施工而言,投入的劳动人员很多。公司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雇佣的劳动技术人员大多以民工为主。民工的教育限制,使他们对施工的专业性知识了解的并不多,仅仅是依靠多年的经验。对于质量监督人员来说,综合素质水平还是偏下。从长期来看,如果人员素质水平不高,那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监督,更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

3、施工中法规安全意识淡漠。例如简易地搭设的脚手板或者旁边堆放大量杂物、材料粗糙而不稳固、等违规做法。尤其是在施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上,很多技术人员没有经过必须的安全教育或者是走过场式地教育。对很多专业性问题处理不是很好,比如在钢筋混凝土模板砌体和测量放线的等问题上的不按规定处理。缺乏国家相关法规的理论指导下的不规范操作屡见不鲜。这些对于施工的质量监督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重者可能会引发事故。

4、施工现场监管不利。经常性的在施工现场看到各种工具、材料随地乱放,现场缺乏合理的安排与安全管理措施。上面监督的不利,下面的工人施工起来也很松散,不依照相关标准和章程办事的混乱现象时常出现。甚至施工人员可以不按照管理的组合而随意搭配,相互之间没有受到的纪律的约束而自由散漫,且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

5、质量监管中的安全隐患。土建工程的现场施工具有工序多、专业广、从业人员多和工作量大等特点,对每一个细节的全面监控难度都很大。例如在施工之前的测量选线上,应当首先通过测量把计划建设的建筑物在施工图纸上进行实地定位。测量放线在实际的土建工地的测量上非常重要,所以测量精度也要求特别高,高质量的测量结果能够为关键的工序减小误差,以防止质量责任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二、加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策略分析

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监督要渗透施工中的施工队伍、设计、材料、施工四个方面。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和队伍建设 加强质量监管队伍的素质建设,明确质量监管队伍的执法地位,充分发挥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构这支队伍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力支持质量监管工作,保障质量监管队伍的经费,明确质量监管队伍的职责,质量监管水平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建立集体监督机制,确保执法监督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建立可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建立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利用法律武器来规范质量行为,利用科学手段去检测实体质量,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关键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利用监管手段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从各环节实施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2、加强设计审查

设计方案是整个项目施工的灵魂和导向,一旦设计方案出现问题,施工质量自然无法保证,因此要加强设计方案的审查,不仅要保证设计方案没有错漏,还要分析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是否可行可靠。不过,即便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但如果在施工前没能充分把握设计意图,在施工时也极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前还需要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和设计内容,在符合相关规范的情况下为了施工便利,可协同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一定优化以便于施工。

3、加强材料的管理材料方面

包括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两者是构建土木工程的基础,是其根本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影响巨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格和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有技术保证和信誉保证的原材料中确定所需采购材料的型号、品质,编制符合要求的材料采购清单,严格把关,选定质量达标的材料供应单位,从材料来源上保证材料质量。在材料进场时,要严格检查和检测,检验合格后要取得相关检验报告以确定实物是否与报告相符,在进一步的检查后才可进场,只有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材料进场后,要妥善保管,规范使用,避免出现材料变质现象,避免不合格材料被应用到施工中。

4、加强施工的监管

(1)、加强施工前质量的控制。主要控制就是对浇筑方案的审批,以及对模板和钢筋的预检,再次检查关键部位的浇筑混凝土。并在配置混凝土时,就要细致地优选配合比,对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这包括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以及减小石子的孔隙率。

(2)、重视在工程中测量放线的影响。土建工程中的基础就是放线及定位,这对工程测量及质量管理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而过大的桩位偏差会导致失效,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补桩来弥补,但这个失误就大大影响了施工进程。除此之外,因为改变了原来的受力情况,无疑给工程加大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质量隐患。这就要求在施工的平整度要求追求准确的基准点,是了为混凝土的第一步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平整程度。

(3)、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要加强控制浇筑的质量和站旁的监督,以防止混凝土的塌落度超标以及混凝土中水的加入要退回搅拌站。其次,就是对泵送混凝土上要求混凝土泵的连续工作,以及及时确保泵送料斗中一直充满混凝土,但要注意的是泵的中断时间在45分钟以内。而如果发生混凝土从高处倾落的状况,其倾落的高度也必须2米以内。再者,对于振捣检查也要遵循“不宜多振、少振、漏振”的原则,而第一次凝前的混凝土需要第二次振捣。不能立即在初冷凝的混凝土继续浇筑新的混凝土这也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的强度,否则会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

(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养护。为了防止出现裂缝,就必须要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养护,而养护的方法主要是用麻袋对混凝土层进行覆盖,并在养护的过程中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

三、结束语

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其作为企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出现问题时,从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充分了解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从而使施工工程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0.

【2】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

【3】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孙光照,胡振国.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上一篇: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应用 下一篇:浅谈公路隧道病害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