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流畅弹奏之我见

时间:2022-05-05 04:36:57

钢琴流畅弹奏之我见

摘 要:流畅弹奏是完成一首钢琴作品的最基本要求,是弹奏者顺利表达作品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前提和基础,是钢琴演奏艺术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弹奏指法、演奏心理、技术问题等方面总结了几点影响钢琴流畅弹奏的重要因素并对此做出了具体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流畅;弹奏;习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与日俱增,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广受不同年龄层次人的青睐和喜爱。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学习钢琴的热潮一年高过一年,不管人们学习钢琴的初衷是什么,是因为热爱,还是因为赶潮流,但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学习钢琴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渴望演奏一些流畅的曲目供自己和周围的人欣赏。但是如何做到流畅弹奏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练习者和教师深思的。

流畅,顾名思义,即流利,通畅。这一概念在钢琴演奏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弹奏一首作品时,没有做到流畅就不能达到弹奏的最基本要求——完整性。没有完整性,其他的一切艺术性,感染力都是空话。所以解决流畅问题是钢琴演奏艺术中的重中之重。根据自身长年的练习实践和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影响钢琴流畅弹奏的几个重要因素,以下将逐一论述:

(1)由于指法凌乱而导致的弹奏不流畅。这一因素应该是所有导致不流畅因素中最好解决的问题。指法这一问题贯穿于钢琴学习的整个过程,从一开始学习钢琴就离不开指法的运用,正确的指法有利于发展手指的独立性,发挥每个手指的特长;有利于乐句的划分。合理的运用指法能减少手指运动,减轻技巧困难,节省时间,提高弹奏效率。指法安排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如果能够用一个把位完成的乐句就尽量减少手部移位;拇指和小指由于短小尽可能不演奏黑键等等。但是在实际演奏中有些学生偏偏违背这些原则,人为的加大弹奏难度,导致弹奏不流畅,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1)不按标注的指法弹奏。凡是谱子上标注的个别关键指法都是为了给这一句连贯的弹奏动作提供保障,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和切实应用。演奏者不能随心所欲的更改谱面的指法,实际演奏中经常会出现下列情况,如不该转指时转指,想换指就换指,导致手部运动过于复杂,甚至导致音乐的停顿,影响乐句的连贯性。正如车尔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因为错误的选择了一个手指使整句完全垮掉”。2)指法不固定。有的学生在平常练习时每一遍用的指法都不一样,所以很难练熟,更谈不上流畅,这时练的再多也是徒劳,不如冷静的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把指法固定下来,既有利于手指记忆的形成又有利于演奏时背谱。如果每次练习都遵照固定指法,那困难自然迎刃而解。3)随意更改练习曲指法。钢琴练习曲至关重要,每一首练习曲都是一个特定的手指训练课题,都是旨在解决一些手指力度、灵巧度等方面的问题。如果随意更改,就会降低训练难度,从而达不到训练要求,长此以往,手指错过了一定的技巧训练,必将导致演奏时力不从心,无法做到流畅。

(2)由于演奏心理问题导致的不流畅。钢琴演奏是一门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表演艺术,它不仅是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展现,更是严峻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几乎所有的演奏工作者乃至钢琴大师都会在上台表演时出现紧张情绪,适度的紧张可以让演奏者精神状态高度集中,有利于演奏顺利进行,过度紧张会让演奏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情况,使整个演奏失控,无法保证流畅。实际教学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在自己独立练习时弹的很流畅,但当弹给老师听或者上台表演时,立刻就判若两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意力分散导致演奏无法流畅。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人们只有在注意状态下才能清晰的反映周围的事物,控制自己的行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伊.柴科金特米哈伊在1975年首次提出“流畅理论”,指出“流畅心理状态”是描述一个人完全投入到所参与的活动或任务中,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并取得好成绩的心理过程。正如一些学生私下里弹得很好,但是一旦回课或上台表演时,就无法集中精力弹奏,因此不能专注的想音乐,所以导致出错,2)缺乏自信导致演奏不流畅。在正式演出或者考试时,总有一些演奏者担心自己会出错,对自己的演奏没有信心,压力过大,演奏时脑子一片空白,在“灵魂出窍”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混”下来,事后都想不起演奏的过程。3)期望值过高导致弹奏不流畅。很多人希望通过演奏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人为的加重自身思想负担,实际演奏时适得其反,以失败收场。4)环境变化导致心理紧张,影响演奏效果。一些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弹的很好,可是一旦换了个环境,周围的人,声音和气氛都会引起心理紧张,使得演奏不能顺利进行。

(3)技术障碍导致演奏不流畅。一些教师在给学生选曲时一味求大,学生根本无法胜任,反复练习都无济于事,其中的一些技术难点根本无法解决,花的时间再多仍然不能做到流畅弹奏。这种由于技术障碍导致的演奏不流畅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一些非正规培训中心的学生花了一年的时间就练考级的几个曲目,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下结果还是不敬人意。学生练得很辛苦,老师听得很受罪。这个时候,不如放下考级曲,抓紧基本功的练习,等技巧达到曲目要求,自然会很轻松。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4)由于不良弹奏习惯导致的不流畅。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弹奏钢琴也不例外,好的习惯可以提高我们的练琴效率,增强我们的信心。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学琴就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表现为以下几种:1)不能保证持续的练琴时间。一些小朋友在家练琴时还没弹到几遍就已经坐不住,就想着练琴以外的事情,不能保证有效持续的练琴时间,导致刚进入弹奏状态就被破坏,长此以往会养成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流畅弹奏。2)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弹奏时,一有错音和错节奏就要从头再弹,没有面对错误的勇气和顺利进行下去的能力,殊不知,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过去的就过去了,重要的是把握住现在以及后面的弹奏,不能纠结于已经弹错的音,所以,作为教师在平常上课的时候要强调,练习时可以针对错误反复弹奏,加深记忆,但是一旦进行演奏就要尽可能的保证流畅,不要允许学生随意修改错音,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流畅的弹奏意识和良好的弹奏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经说过:“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因此,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练琴法坚持去做,一定能够达到流畅弹奏的良好境界。

以上是我对钢琴流畅弹奏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我认为,在实际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只要能注意到上述一系列问题,钢琴弹奏中的不流畅因素还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钢琴艺术博大精深,在钢琴教与学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注意,需要总结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 程.心中的祖国——音乐与文学作品欣赏[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

[3] 孙伟,张红星,程.乐海钩沉——影响世界的西方音乐人物[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吴文婷(1980—),女,江苏扬州人,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上一篇: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的探讨 下一篇:从酒包装设计风格看中国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