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巩固交流·温习

时间:2022-05-05 04:25:34

【摘要】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承载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众所周知,人们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更是如此。每一个人都不是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能出口成章,而是通过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来丰富,积累语言,并用语言来表达展示自己,进而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这里我只是浅谈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关键词】语言 语文学习 温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知识是积累的基础,当老师传授给学生一定知识时,学生们就有了积累的基础。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首先教师应该授予学生知识,推荐学生读书。

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找一个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方式让他们学习,使他们易于理解并记忆,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记住,脑中才会有积累的素材。

与此同时,老师应善于挖掘孩子们的回答中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及时的评价与肯定,同时加以强调,把部分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部分更容易在同龄人中形成认同感,能够使他们记住。

普希金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教师光单单地授予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己进行积累。所以老师可推荐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对于一些好的文章或者是适合小学生的一些书目,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小猪唏哩呼噜》《绿野仙踪》等,对于描写优美及道理深刻的内容,老师可让学生进行自主背诵,要想进行语言积累,背诵是必要步骤。对于可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的内容,可让学生学会采用多种形式地读,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读中认知,在读中领悟,在读中积累。

其次是巩固交流,学以致用。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阅读了书籍,学习了知识,不会运用,即使积累了语言文字,也是徒劳无功的。理论永远是为实践服务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们创造运用知识的条件。老师可在讲课的过程中设置语言训练点,有的可引导学生理解背诵,有的可让学生学会运用某个词语,还有的是用不同的词语形容某一个事物,同时还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话练习,也可通过设置提示语以及重点探究某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汇集思想,集中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把这多个思想集中起来,加以巩固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可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真正地懂得知识的运用,而不是停留在懵懵懂懂,雾里看花的状态。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愿意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又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一举三得,教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教师教授以及自主阅读,朗读及背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并且通过课堂上教师设置的语言训练,合作交流探究,学生们的语言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即使学生们做得再不错,不温习,他们的语言积累也不能算是成功的。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一定时间后,便不再遗忘。即使当时背得再滚瓜烂熟,做得再得心应手,不温习,也会遭遇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的尴尬,也会碰到提笔忘字写不出的窘境,这样如何谈语言积累?学生们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集中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他们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所以,在教师教授知识以及让学生巩固运用的过程中,他们真正吸收的或是理解的,肯定比教师认为的要少得多。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温习至关重要,除了让学生自主复习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与之前学过的内容有联系的知识,老师不妨多提提,和学生一起多回顾回顾,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同时能够使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积累记忆得更加牢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如广阔的海洋一般,如果没有一朝一夕的“小流”的积累,哪有在浩瀚的海洋中驰骋的自由与充实。学生们对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语言积累需要以教授知识,推荐读书为基础,以巩固训练,合作交流为核心,以反复温习为补充,三方面缺一不可,与此同时,教师、学校、家长们也应共同努力,为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见弊端及对策 下一篇:试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