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

时间:2022-05-05 02:05:50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

摘要: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间业务成为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并重成为商业银行第三大支柱产业。随着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方向。在新金融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中间业务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一、中间业务的概念及类型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或很少动用自身资产,以中介人或人身份利用自身的技术、信誉、机构网络和人才等优势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比,其业务范围更加广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共包括了九大类,即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他类中间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年至2000年的存款导向阶段,此时发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稳定和增加存款,相应地,中间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委托贷款等业务领域。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今的收入导向阶段,此时以防范风险、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与此相应,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收益中间业务成为创新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有所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与外资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

我国商业银行重资产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仍然把中间业务当成拓展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辅助手段,对中间业务思考、研究、投入不多,发展中间业务的主动性、紧迫性不强。究其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对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将实施,资本约束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

(二)中间业务品种少,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投资咨询、收付、代客理财、发行和兑付证券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不足,覆盖面不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比较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业务品种,例如综合理财、投资咨询和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等业务,而且其中间业务产品种类的总量已经高达2万。

(三) 从事中间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

中间业务属于银行高级服务的层面,要很好地开展这项业务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的投放。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从事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服务层次高的中间业务人才十分匮乏,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业务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措施

为了构造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基本上三足鼎立的局面,确保中间业务的长久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高级管理层转变经营理念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其高级管理层一方面应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另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给予高度重视,要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

(二)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应尽早改变中间业务过分集中在一些诸如结算类、一般类、银行卡类等为数不多的传统项目上的现状。产品开发创新要坚持市场有需求、银行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各级商业银行应根据主要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避免产品同质化,细分客户群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要大力开展针对公司和个人的理财、信用评估、咨询、融通及债务互换等盈利能力强的中间业务。同时,商业银行要摆正在市场中的位置,努力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培育和发展新的客户群体,实现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三)培养和引进中间业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人才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制订中间业务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把中间业务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要分层次、分步骤提升中间业务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重点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参考金融理财的有关要求,强化中间业务营销人才培育。具体来说,可以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另外,也可以委托高校安排有关员工进行脱产性质的继续教育,针对中间业务进行专题学习和资格考核以提高员工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星.《金融改革路在何方——商业银行200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海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体系问题研究[J].高校研究与实践,2006,02.

[3]刘红忠,马晓晴,杨万贵.商业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巴曙松.中外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01.

[5]李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J].齐鲁珠坛,2009,04.

上一篇: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探讨 下一篇:服务业品牌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