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母亲称职吗?

时间:2022-05-04 09:12:24

【前言】胡适的母亲称职吗?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生2:她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文中写到胡适有一次害了眼翳病,他的母亲就用舌头去舔他的病眼,由此看出她的慈爱。“母亲”也有严厉的一面。有时犯错她会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上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师:你说得非常好。但是说到严厉,老师...

胡适的母亲称职吗?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提问怎么设计,是片刀解牛,还是“敲山震虎”;是正面直问,还是“曲线救国”,其中都大有学问。笔者试以《我的母亲》为例做一点这方面的探究。

胡适在《我的母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文中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用朴素的文字记录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对母亲深情的怀念和真挚的感激。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先引导学生把握思想内容,而是用“胡适的母亲称职吗”这一问题来挖掘胡适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课文主要写了“母亲”3个方面的事情,你能否找出来?

生1:1.对“我”的教育;2.“母亲”对待家人的态度;3.对待外人的流言蜚语。

师:很好。有谁能够就这3个方面的某一点,谈谈胡适的母亲在你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2:她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文中写到胡适有一次害了眼翳病,他的母亲就用舌头去舔他的病眼,由此看出她的慈爱。“母亲”也有严厉的一面。有时犯错她会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上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师:你说得非常好。但是说到严厉,老师也觉得胡适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过于严厉,罚跪、拧肉,这些不是严重的体罚吗?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这个母亲有些不称职,你认为呢?

生3:胡适后来不是成为大学者了吗?由此我觉得这种严厉对胡适是有好处的。

师:你的意思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喽?你们希望你们的母亲对你们也这样严厉吗?

生:(笑)不希望。

生4:不同意。她毕竟是旧时劳动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不能怪她。

生5:她没什么文化,就希望孩子能有文化,能够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可以理解。

生6:她丈夫死得早,而又太希望胡适有出息了。看到孩子不听话,她一个寡妇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想打骂孩子的时候,她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吧。她自己不是也哭了吗?胡适得了眼病,她不是又悔又急吗?所以虽然看起来过于严厉,其实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师:你这样一说,老师也同意了。看来母亲的严厉全因爱子心切啊!下面我们接着说母亲的形象。

生7:母亲对待家人非常宽容仁慈。具体表现在对待“大哥”和两个“嫂子”的态度上,“大哥”赌钱,抽鸦片,两个“嫂子”经常给人脸色看,她都能宽容忍让。

师:宽容是一种美德,对待两个“无知又无能”的媳妇,这个婆婆能够这样忍让,也真是够宽容的。但是有一点,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对待赌钱又抽鸦片的“大哥”,“母亲”一句话不说,这恐怕不像是宽容,更像是纵容,所以我觉得“母亲”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不称职的地方。你们觉得呢?

片刻安静后,有个男生嘀咕了一句:“人家是后妈,不大好管。”

生8:后妈也是妈,见到自己家人堕落到这样的地步,还不管啊?

生9:是的,即使不方便打骂,也应该规劝他几句,吸鸦片上瘾,不及时制止,早晚会把家里钱财挥霍一空的。

生10:你们没有看到文章吗?胡适的母亲比胡适的大哥大不了几岁,即使说他,他也未必肯听,吸毒、赌博的人基本是不听劝的,万一吵起来反而鸡犬不宁。

生11:但也不能听之任之啊!假如等他把家里钱财挥霍一空,胡适和他母亲不就要喝西北风了吗?哪还有钱上学啊!

生12:胡适的母亲不是不管,她虽然没说什么话,但是她还是用沉默和行动教育家人。后面两个“嫂子”对她恭恭敬敬就是她持家有方的证明。一个弱女子,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面做到不被欺负,而且要让自己年纪尚小的爱子健康成长,非常不容易。

生13:我觉得“母亲”的忍让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家庭的安宁和睦,这样对幼小的胡适有好处,一方面也是出于无奈。

师:“母亲”为了“我”能够健康成长,对赌钱、抽鸦片的“大哥”,对两个无能又无知的“嫂子”表现出超常的宽容隐忍。但是文章后面又写到她对于散布流言蜚语的“五叔”不依不饶,哭闹着要人家赔礼,这不是在破坏她一直维护的家庭宁静吗?前后岂不是矛盾吗?

生14:和前面她的宽容忍让相比,胡适母亲一反常态的举动的确有些矛盾,但是她假如不澄清流言,不仅自己的名誉受损,连孩子也抬不起头做人。其实她更多的是在呵护孩子。

师:看来不管是忍让还是刚性都是爱的表现啊!对于“母亲”的委屈,做子女的当时怎么能够体会,而等到成年懂事之后,回忆起来怎能不感叹。在这里,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宽容又刚性的性格,更读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无言大爱,更是读到了儿子对母亲真挚的感激与深情的怀念。难怪胡适自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生15:老师漏了个字,是“笨笔”。

师:你真细心,不过意思好像差不多。应该没多大关系吧?

生16:有关系!可以看出胡适比较谦虚。

生17:“笨笔”更能看出作者的一种自责,为自己没法写出母亲的爱而自责。

师:胡适的文章已经写得非常感人了,为何还要自责呢?

生17: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写得再好也永远没法写出母亲全部的爱。

师:看来这个“笨”字还真不能省。非但不能省,而且还大有学问。胡适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可见一斑。今天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体会了这人间的大爱,仔细想想自己是否也正被这样的爱所包围着。就用你的“笨笔”写一篇随笔献给你的母亲吧。

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么写的?但通常情况下这并不能直接拿来提问学生,因为这样的问题很难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不能问并不表示不要想,恰恰相反,教师要对这两个问题非常清楚。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按照通常方法正面提问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对思想情感的领会。而是采用“非常规武器”从反面入手,以曲问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在交流与质疑中,学生理解到了在一个特殊的家庭背景下,一个年轻的寡妇教育幼子的心酸与艰难。而“胡适的母亲称职吗”这一问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母亲”的形象,理解成年后的胡适对于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同时也能让学生领悟本文选材的精妙。原来母亲对待周围人与事的态度不是简单的宽容与刚性,渗透其间的其实是深沉的不可言说的母爱,原来作者是围绕这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通过这一例的教学,就语文课堂提问的技法而言,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于无疑处设疑,引发思考

严厉慈爱、宽容仁慈、性格刚强本是许多母亲都能做到的。假如从正面设问,学生容易忽略背景、忽略母亲的复杂经历,空谈“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而从反面设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理所当然”中的“难能可贵与辛酸无奈”。此前教授《藤野先生》,我采用类似的方式提问:“藤野先生是鲁迅的老师,给自己的学生改讲义,关心实习这些事情也是很多老师能做到的,甚至可以看做是理所当然,有什么值得鲁迅那样感激的呢?”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能找到藤野先生和普通老师身份地位的区别了。藤野先生作为一个日本人,能毫无民族偏见地对待一个弱国的留学生,对于这样崇高的精神,怎能不充满敬意呢?

变直问为曲问,出奇制胜

在《我的母亲》教学过程,假如将问题设计成:“胡适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对胡适有哪些影响?”很可能只是引发学生寻找,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说“屏”》的时候,别出心裁地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假如少了这一节,结果会怎样?假如少了这一句,结果会怎样?”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教授《列夫・托尔斯泰》的时候,我提出一个问题:“托尔斯泰丑吗?”学生一方面寻找品味文章中描写托翁外表丑陋的语句,一方面发现他眼睛的魅力,灵魂的高贵。

化大问为小问,层层推进

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思考,不能大而无当,让学生无从下手,有时精妙的小问更能激起千层浪花。《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回忆,在朴素的语言中饱含着深情。假如问“文章哪些地方体现这种深情”问题就太大,学生会找得很吃力。而通过一个“笨”字,却能以一当十,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悟。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的课堂是提问的艺术。假如我们平时能够在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多琢磨多预设,那我们的语文课堂该多么妙趣横生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上一篇:对“借”、“顾”、“暂”、“以”、“解”、... 下一篇: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