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诵读之门 细品国学之味

时间:2022-05-04 09:01:29

轻叩诵读之门 细品国学之味

一、兴趣领航,诵读之花以“趣”催化

学生对国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浅显的阶段,因此,激发学生课外正确选择读物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真正产生一种想阅读的内驱力,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地主动地去诵读、探究,逐渐掌握诵读法,养成诵读习惯,提高诵读能力。

(一)设悬念,究根底

故事人人都爱听,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情感跌宕,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我在介绍《宋史》的时候就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再加上有些已经阅读过该文的孩子绘声绘色的描述,激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一读。

(二)现身说,谈感受

我经常讲述自己诵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现身说法”,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每次诵读一本新书,我都不忘适时地在孩子们面前进行“炫耀”,孩子们就会对教师阅读的书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余时间会主动地进行诵读尝试。

(三)读梗概,盼细节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结合《将相和》《晏子使楚》的教学,推介《战国策》(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结合《水调歌头》推介《全宋词》,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感受国学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二、推荐方法,国学之髓以“法”内化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读本

选择读物很重要,它是阅读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读得越多,离目标就越远。低年级学生可选一些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的唐诗、宋词进行阅读。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可逐步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二)有目的性地选择方法

首先,多种朗读方式相得益彰。学生出于学习、交流、写作的原因,需要阅读书报上的有关篇章和内容,可采用选读的方法,读以致用,省时省力。对于一些需细读的国学篇目,则要求精读甚至背诵,逐字逐句地理解,边读边想,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泛读也是较常用的方法。国学中,《史部》的阅读就可以运用泛读的方法,争取用较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增加知识储备。

其次,多样朗读积累合作吸收。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在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边圈圈点点,做上记号,既方便查阅,又能加深理解。如将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段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必定能广撷博采,内化吸收,学以致用。国学的真正魅力要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而最终得以内化。

再次,多径感悟交流时刻撞击。学生在诵读后,可与同学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讨论碰到的疑难问题,也可在诵读中随时写下自己的想法。阅读后,还可写读后感。这样,使诵读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信息。曾经有一个学生,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的四个小句,作为以呼吁环保为主题的文章的小标题,一气呵成,完成了一篇不下千字的作文。创意之深,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三、榜样示范,国学之魂以“蕴”积淀

同伴影响、榜样引领往往更有效。我班有两个县级小文学家,我不断地推介这两个小文学家的成功诵读方法,并时常让他们进行国学诵读展示,让学生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国学对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诵读终究只是一种体验,学生们如何在知识的海洋里正确地遨游、尽情地吸收,我们的教育者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国学的学习远远不止这三个星期,学生们的兴趣还将延续……

上一篇:意思·意义·意味 下一篇:适当补白,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