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时间:2022-05-04 07:06:14

规则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然而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规则游戏在幼儿社会化中对幼儿智力的影响、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对幼儿道德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规则游戏;幼儿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1

一、规则游戏和幼儿社会化的定义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因为得到每个人的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皮亚杰曾言,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儿童的游戏构成了一种最好的社会制度”,他按照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成了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游戏。又有学者把规则游戏分为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智力游戏。每一个规则游戏中都包含着游戏规则,规则游戏具有对抗性,也是因为它的这种对抗性使它具有了游戏的意义。

幼儿社会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幼儿逐步了解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长幼关系),获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它的任务是使幼儿掌握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为个体成为社会正式成员做准备。它主要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墨森认为:“社会化是幼儿学习他们的文化或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期望的行为的过程。”无论人们怎样去界定幼儿的社会化,都不外乎包括:社会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对社会影响的接受及形成个人的行为。对幼儿来讲,家庭和幼儿园是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游戏是幼儿主要的也是基本的活动形式。

二、规则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一)规则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游戏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在规则游戏过程中能理解并遵守规则,其价值不在于幼儿学会了某一规则,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规则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这样有助于幼儿认识并了解社会适应中规则的调控作用及其必要性,从而使幼儿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尊重规则,并把社会规范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除此之外,规则游戏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承受失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在游戏《猜一猜》中,教师事先把一个动物玩具藏起来,然后幼儿可以向老师任意提问(关于这个毛绒玩具有关的),教师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幼儿再根据教师的问答来猜测藏起来的是什么。游戏开始后,幼儿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提出问题,如“它是白色的吗?”“它有脚吗?”由于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提问,思维受到局限,提出的问题只能排除少量动物。经过多次游戏和教师的耐心指点,孩子们的提问就能表现得更加客观更具有概括性。如“它是飞行动物吗?”“它的身上有毛吗?”这种游戏不仅让孩子认识了各种动物,而且让孩子学会了判断、排除,在此基础上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游戏中的大量对话,又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多次的游戏使幼儿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的,幼儿不会排斥。

(二)规则游戏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情感的健康发展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情绪的健康发展,二是人际感情的发展。

规则游戏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游戏中,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没有过多外来压力,游戏内容可以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所以在游戏中幼儿更能表现出真挚、自然的情感,情绪也会相对积极、愉快和稳定。另一方面,规则游戏有利于消极情绪的疏导。一般来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容易自由地抒感。游戏中他们的一些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可以得到及时的清理。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并不是靠成人抽象的说教和空洞的灌输,而是在实际情景和操作中习得的。规则游戏有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共同分享快乐,承担失败,开始从同伴交往中获得情感寄托。例如,体育游戏中的《三人四足》。教师首先要教给幼儿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然后,让幼儿相互合作学习,良好的游戏技能有利于游戏的顺利进行;接着,每个小朋友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再三个人一起协商讨论,最终取得大家的共同认可。这样做的话不仅能降低幼儿之间的同伴冲突,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为幼儿学习人际社交技能提供机会。

(三)规则游戏促进幼儿道德发展

任何道德法则都是一定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反映。就幼儿社会化教育而言,道德社会化的使命在于让幼儿适应社会的要求,养成亲社会行为,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成人不能对幼儿提出过高的要求,因为他们还不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不论是道德判断还是道德行为都是比较简单的。游戏活动的规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法则。在游戏中,幼儿内化规则,在轻松愉悦、不知不觉中将其转化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其效果比成人抽象的说教和空洞的灌输显著得多。因为,道德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自觉地接受道德法则约束的过程,任何外界的显性要求都可能导致幼儿的逆反心理。在游戏中,道德法则以隐性游戏规则的方式产生作用,而游戏主题及其角色关系本身对幼儿的社会认同具有暗示功能,游戏内容的理解,角色规范的执行,这时实际上已转化为一种隐性的道德行为的练习过程,对幼儿来说自然更易于接受和内化。而游戏中掌握的相关规则一旦内化并构成自觉遵守的行为指令时,幼儿将在现实生活的类似情景中迁移或运用。因此,游戏会促进幼儿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形成亲社会行为。所以,把抽象的道德法则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渗透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亲社会行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诉,规则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安排相对应的规则游戏,而且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耐心的指导。

四、参考文献

[1]黄建玲.对幼儿规则游戏的探讨[J].学前课程研究:2008(4):33-34

[2]鄢辉.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商业文化:2011(4):393-394

[3]但菲.角色游戏——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6):65-67

联系方式:吴艳芳湖南师范大学木兰路公寓电话:13874943000

上一篇:英语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下一篇:浅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