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帖故里 墨韵华亭

时间:2022-05-04 05:12:37

2012年底,上海市松江区被中国书协正式授予“中国书法城”称号。在中国书协官网的“中国书法城名录”栏里,“上海市松江区”这个名字显得有些特别――因为与它并列的内蒙古乌海市、河南省平顶山市、浙江省湖州市、辽宁省盘锦市、广东省佛山市、吉林省吉林市、安徽省阜阳市、河北省廊坊市、山东省滨州市和湖北省黄冈市都是“市”,只有它是“区”。

松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顾静华笑言,这“市”“区”之别一开始还确实是个障碍,但在上海市文联和市书法家协会的鼓励和支持下,最终,松江还是以自身实力感动并征服了中国书协的评审会,以一“区”之力,摘得了“中国书法城”的桂冠。

从决定申办到成功申办,前后不过一年光景,在这一年里松江上下无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就像申奥、申博一样,一些硬件建设尚可以只争朝夕加班赶工,而更为人看重的软实力却大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炼就的。顾静华不无自豪地说,当初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申办“中国书法城”,就是想把整个申办的过程变成一项全民行动,使松江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提升,所以争取“中国书法城”这块金字招牌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手段、一条路径。而现在这顶桂冠已然戴在松江头上,这两年来,书法在松江并没有因为“招牌”到手而成明日黄花,相反,申办的余韵从未消散,书法的热潮如火如荼。松江区书协主席盛庆庆说,他们的书协会员现在很“吃香”,要跟他们拜师学字的人简直是踏破门槛。

书法艺术缘何在松江始终那么有地位有作为,以至于成为如今松江文化建设绕不开的主题?或许从“中国书法城”的申办过程中可以探出一些究竟。

有光荣传统:祖帖故里,底蕴深厚

松江古称华亭,别称云间。秦时建镇,唐时置县,元时升府,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为松江留下了深厚的书法文化积淀。经松江图书馆文献研究人员考证,松江留名史册的书法家有283位。从西晋开始,松江的陆机书写了目前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平复帖》,传世早于人们耳熟能详的王羲之《兰亭序》;至明代,松江书法史迎来了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以董其昌为核心,在莫是龙、陈继儒等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明代书法史上第一个地域书派――松江书派。

松江还是上海文明的发祥之地。它曾经是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浓缩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瑰丽的人文风光,被称为“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源”。这座城市最靓丽迷人的部分,是它的文化,而它文化的精华之一便是墨香四溢的书法。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松江即以书法驰名天下。近两千年的书法积淀,松江留下了大量稀世墨宝、书法理论研究文献和很多书法遗迹。它们不仅是松江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是中国书法宝库里的一颗颗明珠,闪耀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里。

有领导重视:将书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为提升松江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品位,在描绘发展蓝图中,松江区委区政府把书法作为一个亮点凸显出来,将提高和普及书法作为提升松江城市文化品位的有力手段,从组织、经费、硬件设施上,都给予充分保障,并将书法的发展规划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松江区人民政府决定创建“中国书法城”。有光荣传统,还要有人挖掘整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文广局等单位的协调部署下,目标锁定松江博物馆、程十发艺术馆馆藏书法墨迹、民间收藏书法作品和松江地域范围内主要书法碑刻遗存,组织调查搜集整理编写了松江历代书法文献选介的专题资料,以及有关松江书法历史和当代书法活动的大量翔实的资料、图片和视频,并专门拍摄了专题片,还编辑出版了《云间翰墨――松江历代书法作品集》《云间翰墨――松江当代书法作品集》《中国书协六届三次理事会理事作品集》等出版物。当年6月,松江区正式向中国书协申报“中国书法城”。经严格评审和考核,同年底,中国书协授予松江“中国书法城”称号。

有组织有活动:松江书协中流砥柱

松江书协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200余名专业会员和数万名业余作者。为打造具有松江特色的书法品牌,松江书协利用各种有利资源,积极开展各种书法普及、交流及文化惠民活动。整个松江的书法家、业余作者,以及一般爱好者,在书协的凝聚下,掀起了一股传承书法、热爱书法、学习书法的热潮。在普及和提高的过程中,书协充分利用《云间文艺》、《松江书法报》、松江书法网等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进入21世纪,松江书法从偏安一隅走向上海,走向全国。凭着在各级展赛中频频获奖、入展的良好纪录,松江书法被上海书坛称为“松江现象”。

2009年松江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文汇报》社等联合主办首届“平复帖杯”国际书法大赛、《平复帖》暨二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松江作为首届“上海书法艺术节”的主会场,同时启动了三个展览和一个论坛,即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大字书法国际邀请展、联合国官员及中国外交官书法作品邀请展和“当代书法创作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

此外,松江还开展了纪念董其昌诞辰450周年的大型书画笔会、长三角书画邀请展、上海松江・台湾彰化书法交流展,以及松江与绍兴、桐庐、长沙、常熟、常州交流展,承办了中国书协第六届三次理事会。当时参与理事大会接待工作的宋远平回忆道,中国书协170位理事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光是这些人的接机一件事,工作量之大、情况之复杂对于一个“区级”书协而言是可想而知的。当时为了保证活动用车,区政府司机班都全天候待命,随时接受组委会调度。就这样,上下一心加上里外用心的服务态度和水准,令挑剔的书协理事们赞赏有加,出现了“零投诉”的奇迹。

有投入有建设:公园广场社区文献一个都能不少

在城区书法环境建设和书法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松江的投入是大手笔的――广富林文化公园书法一条街、九峰源书法广场、醉白池书法公园、九亭书法特色社区……不同样貌、不同形式的书法设施环境逐一修建。上海书协创研基地和上海书协中青年书法人才培训基地便设于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内。松江区还对区级公共文化阵地(如图书馆),以及区烈士陵园的书法环境进行了改造,完善了街镇文化活动中心和居委会的书法活动室的配置,完成了“三高士墓”书法文化公园的建设并向市民开放。今年,酝酿已久的董其昌书画博物馆完成了选址,项目已正式启动。另外,小昆山书法遗址的保护工作也正有序推进,松江的人文环境由此呈现出浓郁的书法氛围。

松江在申办“中国书法城”的过程中,文献资料整理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全面盘点、整合各种书法资源,除申报“中国书法城”期间编辑出版的三部大型作品集外,还陆续出版了《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作品集》《大字书法国际邀请展作品集》《当代书法创作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论文集》《2013松江书法年刊》等书刊。同时,借助《松江报》的阵地,创立了《松江书法报》,每期数万份,随《松江报》发放,目前已出版15期。另外,松江区还专门建设了“松江书法网”,使更多年轻人更便捷地与松江书法随时“互联”。

有群众有基础:书法进学校进万家

多年来,松江区积极开展市民便于参与的书法活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松江区连续多年开展“百姓明星”“云间文学艺术奖”的评选,以及“书法进万家”等活动,松江书协会员个个乐于勤于投入“书法进万家”活动,坚持书法“六进”――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农村。他们走进街道、社区、醉白池公园、岳阳广场……为居民义务送春联,为基层单位赠送书法作品及书法作品集。松江书协会员还为慈善活动捐献价值20余万元的书法作品,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集体。

松江区还举办了各种书法展,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也积极开展书法活动,如区残联书法展、方塔公园建园30周年书法笔会、松江环卫所庆祝建所60周年书法展,以及各街镇主题书法展等。松江区图书馆还曾组织发动全区15个街镇开展中国书法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分必答和抢答形式,设观众互动题,参加人数近千人。

随着松江书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创作队伍更加壮大。在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下,松江区的书法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加大了校园书法文化建设力度,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校书法课程进校园全覆盖。有400多名教师参与书法课教育,有近1300个班级开设书法课,54%的学生上书法课。

目前在松江区40多所中小学中,有8所学校已被授予“市级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称号。松江区的书法家们经常走进书法实验学校,为学生进行书法示范,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与学校师生进行书法创作交流。松江区还充分借助“文化松江”讲坛的平台,开设了“书法松江”系列讲座,设置“松江书法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松江馆藏书法珍品鉴赏”“书法教育的时代责任”“松江历代书法文献选介”和“董其昌与云间书派”等五讲。

上一篇:冯奇:乐当配角亦精彩 下一篇:京剧舞台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