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时间:2022-05-04 01:58:15

论初中数学“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初中数学是开启青少年智慧的钥匙,是促使学生通往理性世界的阶梯,而课堂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想确保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仅依靠课堂短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想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足地准备,教案的设计是统领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有计划地推进教学进度,同时结合高质量的课后作业训练,才能够形成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位一体”的良好教学模式,才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时效性。

一、科学设计教案,做好充足的课前教学准备

科学合理的教学案设计是上好一堂高质量数学课的关键。通过教案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制定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课前备课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充足的准备是获取课堂高质、高效的基本前提。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课前备课的重要意义。全新的苏教版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研读教材的内容,在教学案中充分体现出教材的教学优势。“教师在准备教学案的过程中,要打破教材的局限,科学合理地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创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课程的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在课堂讲解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案的设计内容,要精心安排课堂“预热”环节,在上课前与学生一起共同回忆上一节所讲解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好所学知识。罗列本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与易混淆内容,使教师自身与学生都能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个清晰地了解,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地准备。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短暂的45分钟是发挥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平台,精心的备课要在课堂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而高效的课堂不仅需要良好目标的指引,更需要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的学习与生活细节入手,设计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举例来说,在感恩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个商场购物的问题情境,如“某商场感恩节酬宾,折扣让利,第一阶段部分商品满500元返150元现金,持续累计满1000元返利300元现金;第二阶段实行八折销售,累计满1000元则可以享受6.5折。问哪一个阶段的酬宾对于消费者来说最为划算?”学生此时会根据自己的日常购物经验以及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算,课堂讨论气氛更加热烈。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中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更明白了数学的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加强课后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课后的复习作为必要的巩固。作业是进行课后复习与预习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新时期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不能沿用以往课后作业的“海量”布置模式,那样只能使学生对于课后作业产生抵触情绪,不仅无法巩固所学知识,更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让学生分不清学习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观念,将传统的课后作业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合理地为学生预留“课后点心”,可以要求学生对于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运用PPT软件制作成“学习感悟”,并列举在本章节中所学习到的重点知识以及对于知识的运用方法。同时要对学生提出下一节所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做好预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来搜集所学知识的相关材料,积极建立课余网络学习小组,使学生相互帮助,密切合作,共同在网络学习的世界中大展才能。这样一来,不仅巩固教学效果,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是一个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备课,牢牢抓住课堂有限的时间开展高质量的教学,而学生则要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必要地回顾与预习,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良好教学链,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更加地充实和饱满。因此,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新课程的指导精神,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上一篇:浅谈语文练习的分层设计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