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05-04 08:34:47

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 要] 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指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化、生产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力、资金和技术,在减少单位产品劳动消耗的基础上,以其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不仅相对减少投入,而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业 集约化经营 现代农业 必由之路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26-02

农业集约化经营是指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化、生产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力、资金和技术,在减少单位产品劳动消耗的基础上,以其获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有利于高新科技的普及和利用、有利于大型机械的推广、有利于产业化调整。集约化经营不仅相对减少投入,而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求和历史任务。可见,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集约化经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目前,农村的现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有的几亩地,有的几十亩。农民自由耕种,可谓人多地少,闲多忙少,出现了“两个月种田、一个月过年、九个月干闲”的局面。大多数青年人都外出务工,都意识到“小富即安不得安、走出家门财路宽”。土地留给中老年人耕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效益低下,有的甚至出现撂荒现象。如此下去,再过几年,几十年,老年人种不了地,年轻人不愿意种地,也不会种地,谁来种地?已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严峻课题。因此,必须尽快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培养出一大批热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专业大户,率先组成专业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二、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现代物资装备、现代科技、现代经营形式、新型农民、机械化、信息化等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前提是集约化经营,主体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没有集约化经营、没有新型农民,现代物资装备、现代科技就无法使用,现展理念、现代经营形式就无法引入,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可见,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三、集约化经营是产业化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

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生产经营者,而目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产业化发展,造成市场主体缺位,无法与市场经济接轨。造成产业化链条脱节,只有形成经营化种植,形成专业种植大户,或者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才能加盟农业产业化链条,才能促进产业化调整。培育和发展能够开拓市场,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供应、生产技术指导和商品销售等服务的龙头企业或组织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四、集约化经营的好处分析

实施农业集约化经营,不仅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改革,它必将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诸多效益。

1.实现集约化经营,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况且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还能获得一定报酬,可谓一举两得。由于大型机械的推广,加大了先进技术的普及率和到田率。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调整,增加了农业整体收入,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实现农业集约化,更新了农民观念、提高了农民素质。集约化经营后,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当地农民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观念,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3.实现集约化经营,可以推进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的形成,可以促进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从而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4.实现集约化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由于集约化可以充分整合农村劳动力资源,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土地由种植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组来托管种植。并采取机械化、综合新技术集约化种植。

5.实现农业集约化,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新农村建设搭建了平台、开辟了新路。由于实施集约化,大型的农用机械得以施展利用,宽窄行、大垄双行等免耕技术得以推广。有利于秸秆还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实施小城镇规划,居民住房进一步改善,统一规划上楼、统一供水、供暖。大量房屋折价拆迁,让出的土地由经营者统一规划,实施规模化种植,或搞产业化调整或兴办牧业小区。使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市民化生产方式转变。集约化使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收入和效益增加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居民幸福指数提高了。

五、对集约化经营的几点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和思想认识。通过召开乡、村、社三级干部大会,大力宣传《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办法》以及中央关于“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土地经营等相关法律法规,解除农民疑虑,积极探索,大胆试验,结合实际。制度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通过县里专家讲课和借鉴小宽镇双亮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2.完善机制,确保群众的长期利益。实现集约化前提是土地流转,而在土地流转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参与户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而且要制定完善风险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过程中工作流程。严格各项程序,流转主体审核,集约化规模核实,资产合同鉴证、收益评估、服务承诺等项目。

3.实行集约化经营,必须建立一批有领导、经营能力的专业队伍或者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四统一、一分散”的经营模式。即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耕作模式、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收获时可以以农户为单位分散进行,也可以多户联合用大型机械统一收获。减少劳动强度,提高耕作效率。

4.实行集约化经营要做到综合规划、统筹兼顾。在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过程中,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农民要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土地是否流转的自和土地流转的收益权。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的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5.要坚持以培育专业大户为重点,让他们首先搞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包保干部的带头作用。常言道:“给钱给物不如给个科技干部”要发挥干部的感召力和带动力,带头搞集约化经营。

实践证明,农业集约化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应该以规模化生产为前提,创新集约化经营模式;以水利化建设为支撑,夯实集约化基础;以标准化为核心,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以机械化作业为动力,增强集约化经营能力;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优化集约化经营环境;进而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开辟一条新路。

上一篇:和静县有机食品的发展在畜牧业 下一篇:华安县茶产业崛起及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