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时间:2022-05-04 06:41:08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摘 要 目的:建立、保障医疗服务安全的环节;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制定护理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护理业务建设,规范关键护理过程的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论: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 护理 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8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护理系统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对患者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活动。换而言之,它是通过护理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健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制定科室护理风险管理计划:首先识别护理风险,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配套文件,查询文献等相关知识,查找科室安全隐患,分析出现过的问题和教训,识别并确定目前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如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问题等。

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护士长负责具体护理风险管理,科室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科室定时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不断找出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护理质量的监控;护士长负责及时收集本科室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罗列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对策。

重新修订科室相关护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管理年评审文件,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制定了《节假日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强调节假日期间要注意人员配备、急救药品储备等问题,规范节假日期间须严格管理的护理薄弱环节;制定病区各种风险预案,如输血风险管理、患者跌倒的防范对策、化学药物渗出的预防和处理等,规范了突然停电时呼吸机等危重患者处理的方法及程序;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对特殊患者、特殊情况实施家属告知签字制。

不断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必须全面抓好护理业务质量建设。为防止出现皮肤护理问题,护士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对褥疮高危因素的患者实行“褥疮预备制”,入院患者带入的褥疮实施“报告制”等。我科列出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组织讲课、考试和临床提问。

细化并规范护理过程管理:通过分析护理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发现以前没有出现问题的某些环节和过程,仍存在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管理的薄弱点。制定了本科“意外事件护理预案”,明确护士发现风险事实或潜在风险的因素,应采取相应对策并调查、记录、汇报。如发现患者突然摔倒或有自杀倾向时处理报告程序,制定患者安全管理规定,预防烫伤、坠床、摔伤等意外伤害。

规范护理物品、仪器的应用与管理:由于仪器或护理用品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直接或间接护理问题的发生,我们注重了解各种护理物品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规范更换或增加护理物品的管理程序,制定各专科仪器操作程序卡并挂于仪器旁,实行科室护理物品质量问题的检查制和报告制。

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护士长经常巡检、督导护士工作与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危重患者护理完成情况,经常到病房调查护理服务态度,广泛征求病员及家属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发现护理安全隐患,综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风险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监察护理风险,定时召开风险管理会,讨论风险的危害因素及动态,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及进一步防范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每月均要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安全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当发现安全隐患时,与护士一起查找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当科室出现差错时,不是批评出差错的护士,而是采取引导、帮助的态度,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后,采取相应对策,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科室的相关规定。

加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面对护士法律意识不强,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弱,在健全护理管理制度的同时,从提高法律意识入手,全面培训护士,并组织了相关内容考试,医院专门聘请了医疗律师进行专题讲座,及时通报其他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等,使其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常规就是在履行法律职责,在科内开展护理风险讨论会,要求护理人员每人发表意见和建议,使每位护理人员融入这项工作中,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度,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讨 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需不断培训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上一篇:课堂教学的良师益友 下一篇: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