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加餐必修课

时间:2022-05-04 06:27:52

宝宝加餐必修课

宝宝从6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到1岁左右除了每天保持足够的奶量外,已经可以进食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了。而1~3岁是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应逐渐帮助宝宝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宝宝加餐必修课吧!

常见加餐误区

父母对于1岁后宝宝的喂养,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误区。

食物过于精细

为宝宝制作的食物过于细软,甚至仍以奶为主,每天800~1000毫升,辅食仍停留在泥糊状食物或是非常软烂的面条、碎菜粥等,宝宝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也难以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胃肠功能。

食物成人化

给予宝宝的食物过于成人化,甚至完全和大人一起吃一日三餐。由于宝宝在这个阶段牙齿陆续出齐,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十分完善,而且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生长发育仍较迅速,胃容量却很有限,只有大约300毫升。成人的饭菜除了口味偏重,烹调方式不适合儿童外,也难以满足幼儿对优质蛋白质的需要。

因此,宝宝的餐点不仅要单独制作,更应注意少食多餐、保证食物品种的多样化。通常宝宝一日需要进食5~6餐,包括早、中、晚三顿正餐,以及上、下午的两次加餐(即三餐两点),晚饭后也可以少量加餐或加适当零食,但睡前应避免吃高油脂、高糖分的甜食,有些宝宝习惯睡前喝奶,应注意让宝宝刷牙或漱口(父母可以帮助小宝宝擦牙),以预防龋齿。

适合加餐的食物

给宝宝加餐,建议选择奶类、水果和易消化的谷物类面点。例如,可以选择配方奶、儿童纯牛奶、原味酸奶或奶酪,各种时令水果(苹果、梨、橙子、香蕉、西瓜、猕猴桃、火龙果等),用坚果(核桃、花生、芝麻、松仁、杏仁等)炒熟、碾碎后调制成糊,以及全麦饼干、面包或者小包子、稀粥等。

加餐的食物应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消化吸收能力、食欲,以及进餐和作息习惯等随时做适当调整,以满足宝宝的个体生长发育需求。例如,宝宝的年龄小、体重轻,胃容量也相对较小,摄入同样分量的食物时,就需要食物含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和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果宝宝的食欲和胃肠功能不佳,就需要选择更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2岁以下的宝宝还应避免食用富含太多膳食纤维的杂粮类食物,以免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对于食欲特别旺盛,甚至体重已经超重的胖宝宝,要避免选择高油、高糖的点心和甜食。

加餐也要有好习惯

即便是加餐,也一定要给宝宝定规矩,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加餐也要遵守时间安排

加餐的时间应在两次正餐之间,对于一日三餐和起居作息都比较有规律的宝宝而言,理想的加餐时间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但实际上,由于宝宝的睡眠、作息和饮食习惯存在个体差异,3岁前宝宝的加餐时间,可能还暂时做不到像学龄前宝宝那样准时。

例如,早上六七点钟就起床吃早餐的宝宝,上午的加餐可以安排在9点左右,有些1岁多的宝宝上午还需要睡一小觉,睡醒后再吃午餐。下午的加餐通常在午睡后,如果午睡时间较晚,加餐时间也相应会推后一些。晚餐后的加餐更要灵活掌握。睡得早的宝宝,通常只需要喝一顿奶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宝宝睡得较晚,早上起床已经八九点钟了,如果9点才吃完早餐,自然不宜让宝宝十点钟再加餐,可以推迟到10点半到11点,再给宝宝一些低糖分的水果作为加餐,至少1小时后再给午餐。这些宝宝通常下午会睡一个比较长的午觉,睡醒后可以给奶类或小面点作为加餐,到户外充分活动后,再给宝宝吃正式的晚餐。如果宝宝体重正常,又睡得较晚,可以在晚饭后再加一些健康的小餐点或零食。

拒绝甜点,健康饮食

既然加餐也是一日5~6餐中的一餐,就应该如3次正餐一样“正正经经”地坐好吃。父母千万不能随手给宝宝一块糖果、一个冰激凌、一包饼干,就算加餐了。有些妈妈抱怨宝宝爱吃零食,是个糖不离嘴的“蜜糖宝宝”,其实,恰恰是因为没有让宝宝养成定时加餐的习惯,使得宝宝饥饿时,更难抵御花花绿绿的糖果诱惑,而体验了美味的糖果和糕点后,又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正餐。长此以往,宝宝就可能发展为“小胖墩儿”或“豆芽儿菜”,这都属于营养不良。

及早让宝宝自己吃饭

给宝宝加餐,也要先和宝宝一起洗净双手,然后让宝宝坐在专用餐椅上,使用专门的宝宝餐具。如果宝宝在1岁前已经练习过自己用勺子进食,到1岁以后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了。事实上,很多父母或其他养护人,因为担心宝宝会把餐桌周围弄得一团糟,笨拙的动作甚至会使浪费掉的食物比吃进去的还要多,往往剥夺了宝宝适时学会自己进餐的机会。

加餐的食物相对简单,种类却可以经常变换花样,不同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这样才能激起宝宝的食欲。

上一篇:腹泻,急性期不宜在家观察 下一篇:肥胖的3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