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规划景观设计

时间:2022-05-04 01:41:36

城市园林规划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程度大幅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变化,影响、激励着中国园林行业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本文笔者对城市园林的现状做出了分析,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探讨如何改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景观园林也随之经历着由简单粗糙到专业精致的转变过程,而这一专业名词也渐被更多的城市人所熟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对原场所缺乏理性的分析,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缺乏总体考虑、不能根据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配置植物,不考虑使用的人群和投资的价格等因素,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应该坚持科学、务实、理性的原则,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能只流于表面、只追求形式、必须要重视细节。文章探讨了景观园林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水平,创造出最佳的景观效果。

1城市园林概念

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从宏观而言,可用隔离绿地加以分隔,若用地定性为隔离绿地,则因不许侵占绿地而将保证隔离功能的实现,大片绿地,甚至一条绿带,都具有这种隔离作用。从微观而言,绿地植物能有效地以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调剂过于平滞和呆板的建筑线条、人工形体、质感、色彩和气氛。从理论上讲是“以素耀艳”。

2园林规划设计考虑因素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提高国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高品昧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应考虑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园林规划景观设计方法

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

3.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3.1.1植物景观带来精神审美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3.1.2植物景观三大功能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3.2建设生态景观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问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闻林没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徽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不断提高,景观概念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景观就是土地上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环境空间的结合,是地上物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景观设计就是合理恰当的安排土地上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物体,追求其环境的艺术性,使建筑与环境能完美的融为一体。对园林景观视觉的艺术性追求和园林景观的环境生态性和场所包容性进行了探讨,对园林景观设计师对环境的艺术化追求提供理论依据。

上一篇:兰州工业旅游发展规划探析 下一篇: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