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祛瘀通脉的常用中药

时间:2022-05-03 07:11:06

三味祛瘀通脉的常用中药

在浩瀚的中药宝库中,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瘀通脉)功效的药物有很多,其中川芎、血竭、地龙是较为常用的此类药物。它们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三味中药:

川芎: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为四川的特产。中医认为,川芎性温、味辛,可入肝经、胆经和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对治疗由血行不畅引起的头痛、胁肋胀痛、颈椎病、中风后遗症以及月经不调等病症颇有奇效。《本草汇言》中记载:川芎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川芎可“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调众脉,养新血”。《药性论》中也说:川芎“善治半身不遂”。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能改善人体的微循环,非常适合患有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和脑震荡后遗症的患者服用。由川芎、冰片等药物组成的速效救心丸,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研究表明,速效救心丸具有良好的镇静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冠状动脉供血量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降脂、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甚佳,并被人们誉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救命丹”。此外,以川芎为主药的补阳还五汤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

血竭:血竭为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及其同属植物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树脂。中医认为,血竭性平、味甘咸,可入心经和肝经,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内服可活血散瘀止痛。《本草经疏》中记载:血竭为“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血竭可“散滞血诸痛,为和血之圣药”。血竭堪称中药中的瑰宝,其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独特的“血液清道夫”的功效。中医学中所说的“血瘀”,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微循环障碍十分相近。微循环是指血液在人体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循环。人的微循环一旦受阻,就会引发局部组织乃至整个身体的一系列病变,因而必须进行及时的疏通。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血竭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它的止血作用主要不是能使血小板聚集,而是能激活人体的内外凝血系统。血竭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变异常的血液流变性,同时它还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缩短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及防止毛细血管出血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血竭不宜用水煎,使用时可先将其捣碎研末,然后用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血竭的每日用量一般为1~1.5克,可分2~3次服下。

地龙:地龙为巨蚓环节动物参环毛蚓和缟蚯蚓的干尸(前者为广地龙,后者为土地龙)。中医认为,地龙性寒、味咸,可入肝经、脾经和膀胱经,具有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和利尿的功效。地龙性善走窜,擅长活血通络。《滇南本草》中记载:地龙可“治中风,口眼歪斜,强筋治痿,通经络”。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龙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使凝固的血块溶解,从而有较强的溶栓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常用地龙治疗脑梗塞、心肌梗死和高血压。治疗脑梗塞或心肌梗死时,可将干地龙碾为细粉,然后装入空心胶囊中。该病患者每次可口服此胶囊3克,每日服3次,可连续服用1~2个月。治疗高血压时,可将活地龙(5条)放置水中,待地龙将体内的污泥排除后再将其切碎,然后将切碎的地龙与鸡蛋(2个)一起调匀、炒熟。高血压患者每天可吃此炒熟的地龙炒鸡蛋1次,可一直吃到其血压降至正常为止。■

上一篇:怎样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下一篇:狐臭患者怎样进行自我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