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03 05:15:45

应用技术型大学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研究

摘要:国家高等教育转型使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运而生,应用技术型大学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更多地进入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然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开放性实验室开放形式、开放内容、科学化管理、开放后安全隐患、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12-02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转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校,培养的人才一方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中,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在实践、实验环节的训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要多进实验室、多进企业,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走开放实验室之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然途径之一。开放性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既在学生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提供很好的外部平台,又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还能适当服务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专业实验仪器的作用,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一、开放性实验室开放形式及内容

高校实验室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实践教学的同时为师生的科研提供服务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时间上的开放和场所仪器设备的开放,而且在空间上也应该开放。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分为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两种形式。校内开放可采用由内到外方式,即各院、系实验室首先向本院系师生开放,逐渐扩大至对其他院系师生开放。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为教学实验课程开放,二是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开放,三是为师生开展科研活动开放。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分部分开放实验室和完全开放实验室两种。针对于基础性的、验证性的教学实验,由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后,在工作时间内可以对学生进行开放即为部分开放实验室。部分开放实验室可以在低年级学生和教学实验中采用。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可采用兴趣为先、任务驱动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实验室可完全开放。完全开放实验室是理想的校内开放形式,要求实验室的所有设备、实验项目、实验材料等,包括实验指导在内的任何时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来实验室做自带的实验项目。完全开放式实验室对高年级的学生和参加各种实验竞赛的学生以及教师科研是比较适用的。

高校实验室向社会开放一是校校之间的开放,整合区域高校间的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效率,促进校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二是校企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投入的力度较大,高校实验设备精良,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强。如果面向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不仅可以使企业和科研院所节省物资投资开支,也可以给产学研结合创造更多的价值。三是为社会科普活动开放,为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资源和条件,使得高校实验室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可以促进科普活动展。

二、开放性实验室科学化管理

1、完善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开放面的扩大必定会影响到实验室的管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增加,合理的管理体制才是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根本保障。各实验中心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有制度、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实验中心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中心人员值班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培训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和消防制度和仪器设备的修理、报废、赔偿制度等。开放性实验室还应健全各种登记制度,登记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对设备的登记和对人的登记。

2、开放性实验室实验设备管理

现阶段开放性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设备价格昂贵不能完全开放,另一方面,尚未有健全的上岗培训制度。设备的管理不够到位。

在美国、日本,很多高校都采用实验室设备共享的模式,一方面降低仪器设备闲置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国家教育经费因重复投入购买相同类型仪器而造成的浪费。我们可参照美国、日本相关高校,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实验设备良好的管理与使用。第一级是高端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需要严格培训后持证上岗操作,而不是把样品交过去只拿结果。笔者所在高校会涉及到硕士研究生或或师生做科研,需要长期做某个实验,首先要向实验室提出申请后等待安排培训,由初级到高级,再经过自己摸索适合自己样品的方法和参数设置,这样很有针对性,做出来的结果可靠性高。第二级是中端仪器设备,无需上岗证,参看操作说明即可直接操作。此类设备可陈列在开放性实验室玻璃橱柜里,预留仪器开关按钮,实验者可自行简单操作,直观了解仪器运转过程。第三级是废旧仪器,此类作品可摆放在实验室的过道里,大学生可以随时前往接触设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3、开放性实验室实验药品管理

开放性实验室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财产容易丢失,特别是一些低值易耗品。目前的实验室在实验材料如易耗品的管理缺乏规范,大型的实验仪器都是固定资产一般不会丢失且有详细的登记本。但是一些小的实验资料一般无法详细的管理,没有准确的登记查验器材的准确数量,造成了实验室财产的流失。实验药品的管理同样存在相关的问题。开放性实验室就必须面临实验药品的开放,药品的管理在总数量都有详细的登记,但在准确数量特别是液体药品的准确数量上的管理存在问题。一些无毒无腐蚀性的常规药品的小(上接第12页)数量的丢失影响不是很大,但具有腐蚀性药品的丢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难以控制。实行实验室开放是高校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必然发展的一个趋势,势必关联到上述问题。借鉴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资金来管理。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做实验的人员,将其相应的实验经费划拨到实验室。在使用低值易耗品时建立申报制度,将所需物品与实验者的经费挂钩,必将减少浪费和丢失。二是建立低值易耗品出入清单,设立奖励制度。每学期每个实验室都要划拨相应的实验经费,一般都是根据开出实验的多少来分配。每学期根据在开出实验的同时节约的低值易耗品多少来奖励实验管理人员。

三、实验室开放后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安全隐患问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加强管理工作,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开放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危险品的保管、使用,试剂的配制、使用,废弃溶液、死亡动物的回收等,都必须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置于醒目的位置。对参加实验者,实验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实验者明确本实验室的规章要求,并加以遵守。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注意对每一位实验者讲明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则,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做好巡视工作。对于有毒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使用登记工作,控制用量,做到用多少取多少,多余试剂必须收回或倒入指定容器收集处理;其次建设和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安全工作不仅是防火防盗,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要科学化、人性化。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危险因素要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比如在化学实验室要使用防爆开关,挥发性物质较多的实验室要强制通风,安装自动喷淋装置等;第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举办各种有关的实验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实验室安全;第四,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的训练;第五,可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实验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领用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完好情况建档,条件成熟时可对各实验系统进行计算机监控。除了前述的防爆开关外,防火设施、灭火器、消防砂都要相应配备,实验室还要设置废液收集容器,配备必要的消毒杀菌设施,对实验器械进行杀菌消毒。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该建立专门的废水净化设施,保护环境安全。

四、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不仅是实验技能的专家,同时也应是本专业的管理专家,实验室人才队伍应该是一支专业水平高、实验器材操作熟练、工作热情高的技术队伍。高校必须。要加强开放实验室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引进的方式,让更多的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技术管理队伍中来。二是要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自我完善,以适应现代实验技术和管理的需要。三是要重视现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各院校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如适当减少工作量和八小时外工作量的重新计算、优惠职称评定条件等。四是要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给校内、校际实验技术人员搭建平台,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经验分享,提高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卫亚博.宋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245

[2] 陈念.陆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下的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08):111-112

[3] 王南华.陈青.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19(4):70-72.

上一篇:关于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建议 下一篇:网络热词No Zuo No Die的语言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