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建议

时间:2022-05-12 07:23:13

关于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建议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推理很强,学起来比较枯燥,许多学生也因此而没有兴趣,影响了成绩,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和形的科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掌握各种技术,就得先学懂数学,想攀登科学之高峰,更要吃透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有什么特别之处和相应的思想方法呢?学习数学又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学习方法呢?本文就数学的数学思想以及学习方法等作一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方法;学习兴趣;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9-01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恰当致使成绩逐渐下降,时间长了便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和反应,这样往往也使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即使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努力,但成绩始终没有提高,数学水平和能力也很难达到理想程度。还有很多同学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要领,甚至可能茫茫然陷入题海而不知所措。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我认为:

首先是要带领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并且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实例,召开研讨数学学法的班会,让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方法得当的同学介绍经验等。是指导学生科学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

将数学学习方法合理地渗透在教学中,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中的因素,适时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其次教师应因材施教地予以点拔,要强化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在适当的时机点拔学习方法。

然后是要能够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培养习惯的同时,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及时加以总结,使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并找出系统性的规律。

最后注意增加迁移化训练,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理性地反思写法,并进行迁移运用加以巩固,在训练中逐渐掌握学法。

要专门开展数学学法指导的课程。最好将其安排在低年级开设,时间建议定为每周一课时或每两周一课时,在初一一学年适时开展。在课堂中要结合正反实例讲,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讲,结合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和学法特点讲,讲解与训练同时进行。

要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差生。

心理学研究指明所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带有强烈色彩的个人认知倾向,它是在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知某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它具体表现为学习的好恶态度。对于学习十分有兴趣的学生,通常会全神贯注地去学习,并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愉快,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总结了几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1、设问引趣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利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来激发兴趣。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阔思路,掌握重点知识,并从中体会知识规律。

2、语言引趣

数学教师在严密逻辑的前提下,结合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采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趣的语言和事例能引起人的想象和共鸣,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

3、以图引趣

加入图形教学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刺激思维进行积极的活动,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课前阅读教材,预习知识的习惯。刚上初一的新生一开始并不习惯提前阅读教材,只是在课堂上按教师的要求看教材,完成相应的作业,可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总是没有深入地理解,也抓不住知识的重难点,不懂例题的解析过程等,一部分学生对“读”这个字眼的理解不够,对于教材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还应该要细读、要精读、要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经过动脑思考,读完某一节后,要自己总结提炼出重点内容,并归纳出知识点,可以整理在相应的笔记本上,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使读书成为由厚到薄的过程。

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严格常规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作业大部分以模仿为主,进入初中后,则要求学生在逐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有效地完成作业,并且具有合理严密的书写表述能力。通过严格地对学生进行独立完成作业的训练,再配合一定的作业展评活动,可逐步使学生形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另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收集错题的习惯。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章节检测时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不应轻视这些错误,而应该带领学生要深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形成过程,及时寻找预防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学习中尽量减少类似的错误,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严谨学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对提高小学数学情景创设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应用技术型大学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