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时间:2022-05-03 04:16:22

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摘要]:目前,各高校对文秘类专业的研究缺乏整体观念、超前观念,仍处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问题的单项研究范畴,研究方式和方法也有待更新。本文将结合本校实际以及时代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到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从第二课堂到职业技能培训;再从高等教育的整体性、远期性、系统性出发,对本专业新型人才的培养作出精心规划,以期获得本专业教育观念的突破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  0引言 目前,文秘和办公自动化专业是当前比较吃香的专业,未来十年,各企事业单位仍将需要大量的文秘和办公自动化人才为各级领导提供现代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服务。但是,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已无法适应时展需要。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建立在针对我国现有的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 一、放眼未来,重新构建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 目前的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的教育模式过于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这显然已经无法跟上当前时展的需要。 现代的秘书职能早已从传统的事务转变为智能、主动和创造的范畴。新的文秘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既能熟练掌握文秘业务,又能掌握办公自动化操作规程;既懂得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通晓中英文商务,又具有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新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应有相应的提高:能顺利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理论课程以及教学实践课程;经过一定时期的专业实习训练,获得中、高级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英国剑桥初、中、高级秘书资格证书),同时能获得、势计划元宝。因此对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是为企业节省建设资金的最有效措施,通过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是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优化设计,将资金在各项目以及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均衡的分配有限的投资金额尽可能的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进行科学有效的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初步设计阶段基本上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规模、建设方案、建筑标准以及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施工预算就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整个工程的造价。

(一)施行设计方案招标制度

实施设计招标制度是为了让建筑企业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提高方案的设计质量以及投资控制。在设计招标的过程中,开发企业有权对投标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其中必须重视经济性的评价标准。一般评标所邀请的大都是工程专家,而真正懂建筑行业的经济分析师却很少参与,这就使得设计招标的经济因素难以确定。所以在确定中标方案以后,开发商仍然有必要汇集开发、预算、工程管理和营销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因为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它决定了建筑工程的造价,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其后果的严重性难以预料。所以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通过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迫使投标者从建筑项目、设备功能、工艺流程以及投资控制进行全面严谨的分析设计,从而用更加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竞标,而此时建筑企业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比较然后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挑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

(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和施工图设计预算符合总的投资限额。这其中施工图预算是编制或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而且只有严格按照国家预算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图设计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才是提高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以及保证预算质量的重要依据。施工图预算包括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可以看出它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费用标准等预算价格资料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汇总后得到的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再将其汇总编制成一个建筑工程的总预算。理论上可以运用单价法、实物法、模糊数学法以及类似工程预算等方法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当然进行限额设计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去考虑节约投资,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手段并且结合实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限额设计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计能够符合实际需求。

(三)改革设计计费方法

按照现行的设计费计算模式,无论是依照投资规模计价,还是按照平方米收费设计方都不用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也就不管工程设计质量的好坏以及投资是否已经超出预算,甚至不管建设项目是否如实进行、设计人员有没有到现场服务,只要设计出了图纸就能够得到相应费用。而这种计费模式的弊端就是促使一些设计单位只重视设计者本身的专业能力,极大忽视了设计的科学以及合理性。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就经常会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甚至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修改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概算,而且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该对现行设计费、计费方法以及审核办法进行改革,建立奖惩制度。施行在原设计计费的基础上,按照能够充分做到节约成本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因为设计导致增加投资的则要相应的扣除一定的设计费,实行按优计费的方法,这样一来将能够极大的激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增强设计人员的优化意识,充分将如何降低造价融入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当中。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设计单位编制的概、预算实行送审后决算设计费的制度,对概、预算编制项目不完整,估算指标不合理以及没有进行限额设计,概预算超计划投资的要让设计单位重新进行编制然后复审,充分体现了等价有偿的原则。另外还要预留一部分设计费,等到整个工程竣工验收后再结清最后的尾款,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的防止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现象,同时迫使设计单位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

三、结束语

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都是相互关联的。针对影响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等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以及投资控制等。因此,要对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施工图预算编制进行合理分析,才能够得出科学的管理措施。而且在建筑设计阶段必须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以利于整个土建工程资金的正常运转,让投资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也只有这样,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由此不难看出,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施工图预算编制是集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评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所以在迈入新世纪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建设也将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

参考文献:

[1]许舒静.审核土建施工图预算的几点看法[J].安徽建筑,2005

[2]蒋可欣、陈鑫宇.浅谈土建工程的造价预算[J].科技与生活,2010

[3]李培珍.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审查[J].山西建筑,2008

[4]陈雄娇.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探讨[J].中外建筑,2005

[5]刘宇峰.论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上一篇: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创新 下一篇:浅淡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