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成都的文化味道

时间:2022-05-03 03:38:24

“田园”成都的文化味道

“一杯浊酒,白日放歌”,颠沛流离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得到了一段安抚身心的宁静生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等传唱千年的壮美诗句从诗人的笔尖流淌出来,这是早期成都的休闲中蕴含创造性的著名范例。

成都从来就是一个无门槛的文化之城,成都人出则面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入则享受休闲精致的静谧时光。平衡两极的道家精髓让成都将“最快的城市”与“最慢的生活”完美融合,政府推动的休闲公共服务,也沾染着成都文化烙印,既有着大刀阔斧的勇气,又有着细水长流的布局。

“天府古镇”的蝴蝶效应

今年三十岁的顾绚是一名大学老师,作为一位自幼在成都长大的资深美女,她这个城市的发展有独特的见解:“成都人的奋斗更多的是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因为整个城市注重生活品质的氛围让人们的工作只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更好地生活。”

个体“更好的生活”的向往在政府眼中正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为此,2010年12月,成都正式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目前,成都已经确定11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作为示范线的一颗颗明珠,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等小镇也将统一整体包装为“天府古镇”。

成都古镇总数在全国排名靠前,160余个古镇各有,成都提出了“天府古镇”概念,先期24个古镇实施整体包装,统一把不同特色的古镇像明珠一样串起来。“所谓统一,并非将所有古镇打造成同一模样。而是让古镇在打造的时候,既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存在,同时又保留当地文化特色、原汁原味进行打造,而不能加入与该古镇格格不入的元素,这就是古镇形态方面的标准。”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4座古镇将借鉴日本经验,提倡“一镇一品”。目前已有5个古镇的文化主题基本明确:街子古镇是怡养小镇,安仁古镇是博物馆小镇,平乐古镇以休闲为主,洛带古镇发展客家文化,黄龙溪发展古码头水文化。除形态标准外,古镇旅游服务标准还将从生态、文态、业态等方面引导古镇旅游的提升发展。

“小城镇的发展,是成都田园城市理念的缩影。成都提出包装打造24个历史文化古镇(村),既保留了天府之国乡土的文化神韵,又体现了成都人平民化、安逸休闲的生活方式。”成都市政协委员、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尹建华说,要提高农民收入,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居住环境和配套水平,只能通过农村产业水平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正是支撑古镇建设、田园城市示范线、沟通城乡的一条纽带。成都农民罗秀英切实感受到古镇开放带来的变化。由于古镇开发旅游产品,政府的资金充裕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年均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社区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成立了腰鼓队、舞蹈队、女红队等15支社区文化队伍。罗秀英不再只有“打麻将”一个休闲活动可选。如今,受到社区舞蹈队的影响,她迷上了跳舞,只要广场上音乐一响,她总要叫上几个大姐大妈一块儿跳舞,以前的牌友都变成了舞友。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的梦想

成都建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势必要求加大更具智慧、更重人文色彩的休闲产业的比重,除传统的古镇旅游外,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谓恰逢其时。成都本身就是文化名城,在这方面做文章,智力资源取之不尽。

巨大的烟囱、让人充满回忆的标语、保存完好的工业老厂房、咖啡屋、音乐会所、酒吧――2011年9月30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开园。这里曾经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旧址,工厂破产清算后一片萧条和沉寂,300多亩的旧厂区长期闲置。2009年5月,在构筑成都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版图的理念下,“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诞生了,成为国内首家集生产、体验、消费、结算等音乐全产业链于一体的主题文化街区。它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处处充满了设计感。原红光电子管厂厂长李铁锤看着改造一新的厂区,不禁感叹:“完全是新面貌了,尽管骨架、骨子里是老的,但是面貌完全是新的了。”

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里有以古典音乐、严肃音乐为主的演绎沙龙,还有专业的摄影主题画廊,更有全开放式的电影片场。免费开放的公园,免费开放的外场演出,免费的艺术讲座――“将古典和严肃音乐通俗化传播”,成为公园的立意与创建主旨。

文化创意带着成都特有的蜀风古韵与休闲味道已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

“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依赖非常小,又不会环境产生破坏,是一种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成都大力发展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等文化创意产业,找准了高端产业发展的发力点,出手不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参观后感叹。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文化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则说得更为深透,他在媒体采访时表示,将老的工业厂房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英国伯明翰有过成功的先例,成为了城市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这样的文化创意园区,通过新兴产业的引进,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既可以解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又可以产生强大的附加值;保存老的工业厂房,能有效传递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此外,文化创意产业是绿色的经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可以起到强大的作用。

早在2009年11月26日,成都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就已经出台。规划指出,成都将重点发展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七大行业,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成都明确提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发展目标,并从统筹力度、体制机制、资金投入、产业政策、引进人才、统计体系和专项规划等方面提出了7大保障措施。计划在2012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占GDP比重达到4.2%;10年后其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成为支柱产业。可以想到,文化创意产业将为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新鲜活力。

Real China的卖点与困境

成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充分考虑了自身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在近几年成都的城市营销中也表现得尤为突出。2011年,融入了大量成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2》席卷全球,片中可以看到麻婆豆腐、担担面这样的名吃,也能见到青城山这样的古迹,甚至主人公“阿宝”的身世之谜,也藏在这座中国城市之中。

配合电影的热潮,成都市的形象广告片“Where Pandas Live,Chengdu,Real China”,于2011年8月1日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事实上,这一短片早在2010年底就已登陆美国CNN头条新闻和CNN欧洲频道,并且取得很好的反响。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施可雅在接受《休闲・榜》记者采访时认为,成都有一个最大的卖点,就是Real China(真实的中国)。“当下中国,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已经非常国际化,城市规划、道路建设都与国际接轨,非常现代时尚;而正在登上国际舞台的成都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如果成都在高速发展、大刀阔斧地建设同时,能很好的留下一个空间保有自己文化的节奏,将是难能可贵的。”

但良好愿望与现实往往难以调和。

早在2004,学者龙应台就直言她成都的失望:“说老实话,我觉得感伤。我没想到满是《花间集》和唐诗宋词中的古典成都,看起来却像个新兴城市,虽然交通比北京好,服务、人口的密度、人的生活都好,但跟所有中产阶级城市一样,给人不知道身在何处的感觉,千城一面。这么厚的文化,这么多层文化历史的累积,但视觉上看不到了。可惜的是,拆了的就不能回来了。遗憾是大家的。”

四年后,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正式开街。从商业和营销角度看,宽窄巷子无疑是很成功的,外地人来成都,必到这一城市地标转转。但于很多老成都人来说,宽窄巷子是现代建筑模式下的牺牲品。里面遍布着高档的茶馆会所、饰品小店以及豪华旅馆,早已没有了曾经的市井生活气息和文化,如今门与门相的并不是住户而是商铺,巷子失去了它作为交流的功能,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巷子了。

宽窄巷子只是成都传统街道改造的一个代表,更多富有人情味的街道正让位于城市发展的快速通道。成都文明孕育出的传统街头,千百条小巷胡同里弄以及其中的市井生活,在今天推土机愚蠢的狂想下轰然消逝,但这似乎也是中国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

“在成都要打造创意产业,一定要守住那些传统的记忆,在深刻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新的手段传递中华元素,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守住城市的个性,从而得到较快的成长和长足的发展”,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曾在成都举办的“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论坛上说过这样的话。的确,在越来越有勇气说我们置身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是否也更应当有勇气说我们置身于“成都”呢,这或许才是成都打造独一无二的“休闲之都”之成败关键。

上一篇:杭州:服务型休闲城市渐变之路 下一篇:要命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