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化”背景下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03 01:08:13

“信息分化”背景下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对信息分化背景下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农民信息贫困存在原因做了分析,鉴于有效解决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几点缓解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的探索性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信息分化;信息贫困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47-02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总是与社会发展同在。信息分化就是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在城乡两大居民群体之间,信息分化非常严重,体现出一条很大的城乡“信息鸿沟”,在当代中国社会里,城乡居民群体的信息分化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城乡分化,缩小以上差距意义重大。

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城乡居民在信息技术条件的拥有、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家庭信息拥有状况的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体现出一条很大的城乡“信息鸿沟”。

农民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据调查,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许多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信息无法及时、有效获取。目前,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往往首先是基于祖祖辈辈的习惯;其次是考虑来自市场的信息,而农民获得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或是村民之间相互传播,信息严重滞后,甚至有些农村地区对于当地的市场情况知之甚少,对于外界更近乎于与世隔绝,信息闭塞非常严重;即使有些农村地区逐渐开始接受来自于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信息,但对于农业专业培训和网络的利用,还是非常少见。因此,信息渠道的不畅造成了农村地区的信息滞后和信息闭塞,造成了农民的信息贫困问题。农村地区的这种信息贫困状况,会对农民有效获取生产、生活信息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有效解决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的意义所在

(一)农村信息建设是国家信息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大国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后发优势,使中国信息化获得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信息差距,通过信息化大大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和国际影响力。而消除城乡信息分化对这一战略举足轻重,努力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消除农民信息贫困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适应国际形势。

(二)农村信息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农业信息的挖掘开发,可以使人们较全面地认识本地区农业生态现状,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尽可能减轻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从而降低农业再生产的自然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控性增强,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好更快发展。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市场化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算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亦不足40%,直接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了农民收入。究其原因,除了农民科技意识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较差外,农业信息不畅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城乡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可加快农产品交易的频率和速度,能充分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发挥区位优势。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亦可大大改善农村地区生产和投资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

四、使农民有效摆脱“信息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信息分化,提出与实际相结合、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势在必行。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如:制定公平的信息政策;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育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等。

(一)加强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信息贫困问题

推进农村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开展信息扶贫,维护农民的信息权利,减缓农村地区的信息贫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建设是基础。为信息化建设搭构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跨越信息鸿沟、缓解信息分化的基础。

1.降低农村信息服务的费用。目前,我国农村现代化通信、互联网络的普及率还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经济上难以承担信息服务的费用。因此,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除了积极提供通信设备、网络等硬件设施外,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降低农村信息服务的费用。

2.加强农村公共信息设施的建设。图书馆等公共信息设施是人类信息资源的宝库,在网络时代依然如此。提高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信息服务,消除信息隔离、信息障碍与信息贫困,是新世纪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3.加快互联网建设。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互联网普及较快,但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网速慢,网费较高,网络服务功能亟待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除继续大力普及互联网,实行家庭上网工程外,还应大力加强高速宽带网的建设、降低网络服务费用、丰富网络内容、完善网上教育及电子商务等专门针对农村的网络服务。

(二)在农村信息人才培养方面找到应对方法

拥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是提高农村信息发展水平的关键,因此,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农村地区信息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现代化技术技能、卓越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为满足农村地区信息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我们应做到:一是加强农村基层负责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其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工作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依托本地高校,培养高层次信息技术人员;三是积极引导信息专业人才的基层就业,并在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人才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四是加强农村地区信息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自身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以后农业信息经济的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形成农村信息建设的良性循环。

(三)从媒体角度找到应对策略

在当前的大众传播中存在着信息倾斜现象,具体表现为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排斥,这种排斥造成了弱势群体的信息贫困乃至经济贫困。目前,国内传媒,不论是从报刊到广播、还是从电视到网络,都主动避开位于底层但人数众多的受众(包括尚未脱贫的广大农村人口、城市贫民、收入甚微的农民工等等),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受众锁定为社会的“强势人群”(城市市民阶层、白领和中产阶级等)。致使媒体上传播的信息与农村受众的信息需求有着明显的偏差。各大媒体上充斥着投市民所好的趣闻逸事、休闲娱乐、卫生保健、促销导购等“阳春白雪”,而农村政策信息、农业市场信息以及农业知识等农民急需的信息需求却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满足。因此,社会应对传媒布局采取宏观调控,对传媒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求公正合理地分配信息资源和媒介使用机会,保证各阶层的信息平等权。

(四)构建农村档案系统,搭建农村信息交流平台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信息贫困问题严重地区,能够反映农村发展,对农村管理工作起指导和借鉴作用的农村档案系统就承担起了信息资源库和交流平台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信息贫困问题。从市到县、乡到镇,特别是村一级,普遍建立系统的农村档案系统,这既是档案资料网络,也是农村信息传播和交流网络,是目前农村信息收集和交流的最广泛、最基础的平台,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今天,置身于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信息不仅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和资产,也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资产。在当代中国,妥善处理信息化的推进与信息分化的调控关系,尤其是缓解城乡信息分化,解决农民信息贫困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波.缓解社会信息分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8,7:145-146

[2]闵阳.陕南农村的信息化差距与信息贫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6):25-28

[3]王东菊,赵凯威.关于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消除信息贫困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情报科学,2006,19(4):42-44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计算机绘图》... 下一篇:方家山核电工程消防事故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