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时间:2022-05-03 10:09:24

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摘要:介绍了压风自救系统在中小矿井的应用,简要阐述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使用ZY-M型压风自救系统的注意事项和布置方法,同时对地面空气压缩机设备的数量,压缩空气的输送系统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点做以介绍。

关键词:自救系统 系统布置 空气压缩机 管道 管径

1、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是利用煤矿的压风系统管路,接上带有开关、减压器、过滤器、面罩等设施,布置在人员工作地点附近,在灾变时为避难矿工提供干净、充足的空气,保护他们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伤害。压风自救系统的优点在于它距灾变地点近,且安装方便,救护方式直接,是避灾矿工第一级救护系统。它也可以和隔绝式自救器组成二级救护系统,即在布设压风自救装置的的地点,备有多个隔绝式自救器,避灾矿工在有压风自救系统的保护下,换上储备在此地的隔绝式自救器,安全地撤往下一个避难地点、更有效地得到安全救助。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如图1。

压风自救系统的主要设备是压风自救装置,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的技术标准MT390-1995,规定了压风自救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运等内容。压风自救装置适用的压风管道的供风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个装置的排风量在100-150升/分钟,供风时、噪声应小于85分贝。为适用采煤工作面安全避险的需要,我国开发出ZY-M型压风自救装置,它是由盒体、送风管、软管、半面罩等组成。极大方便了矿井压风自救系统铺设,调试等工作。ZY-M型压风自救装置的结构如图2。

2、煤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设置的基本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第209条规定: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压风自救系统等安全防护设施。第203条规定: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矿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回风作业的地点,也应设有压风自救系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第106条规定: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1)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

2)在以下的每个地点至少应设置1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5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以及回风巷道内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掘进巷道中,每隔50米应设有压风自救装置。

3)采掘工作面紧急供风装置固定在采空气一侧,供风压力为0.2-0.25Mpa。空气经过过滤净化后,进入送风器。采煤工作送风使用2层金属加固的软管,在软管上每隔9-12米布设一个送风器。软管供风量为30升/分钟。为保证压风自救系统的可靠系统,应为进风巷和回风巷的压风管路同时送风,最好是采用进风巷和回风巷压风管路连接的送风方式。

4)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以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量不得小于0.1升/分钟。

5)采煤工作面送风巷道,回风巷道的压风自救装置,采用ZY-M型自救装置为宜。

3、压缩空气设备空气压缩机是压风自救设备的供风核心设备。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第8.4.1条规定:选择压缩空气站位置宜靠近回风负荷中心,压缩空气站的集中或分散,井上或井下设置,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较后确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要求:对于中小型矿井,压缩空气机应设置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地面空气压缩机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空气压缩机,但不能使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灾变破坏。

以我公司设计的阜新银河煤矿六大系统为例:该煤矿依据两采一掘三个工作地点的实际回风量,采用地面集中供气系统,地面主井口压风机房安装有MIGF-12/85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一用一备。主要技术参数:排气量Q=12m3/min,排气压力0.85Mpa,配套电机75Kw/380V,配置1.5 m3储气罐二台,工作压力1.2 Mpa。

管路入井采用靠帮吊挂,主干管选用φ108×δ6.0无缝钢管,支管选用φ50×δ6.0无缝钢管,采煤工作面选用2层钢丝保险层的软管,经实际送风、保压、冲击试验,结构完好,完全能保证整套压风系统的正常工作。

井下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中,压风自救系统是第一位的。因为灾变发生是它离避难矿工最近。在平时防灾演练中,一定要使矿工掌握实际操作,务求准确可靠地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日常维护、保养要指派专人,检查记录要详细可靠,自救的演练要经常化、制度化。只有牢固的树立安全第一、安全为天的指导思想,认真、确实地熟练地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压风自救装置的最大功效,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

作者简介:

李风光,(1964-),男,工程师,现单位辽宁天信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矿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崔铁艳,(1971-),女,工程师,现单位辽宁天信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矿安全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孙前,(1968-),男,工程师,现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浅谈立车、卧车机床的加工制造技术 下一篇:提高计量检定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