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03 09:12:33

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从预应力锚杆局部采用喷锚基坑支护的技术特点,柱支式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应力锚杆局部采用喷锚支护施工要点对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预应力锚杆局部采用喷锚基坑支护的技术特点

⑴地下室楼面梁、板与地下连续墙连接,均改为采用混凝土梁、板结构,避免了钢梁和压型楼板伸入连续墙时切断墙的竖向钢筋,并且可以保证与地下连续墙很好地结合。

⑵地下连续墙须在所有与楼面框架梁连接处预埋PVC 管,以便后工序凿开与框架梁连接,改变以往使用梁盒预埋件的老方法,节省了大量的钢材、简化了工序。预埋件与钢筋笼固定牢固。

⑶地下连续墙采用工字形钢板接头。

2逆作法总体施工流程

地下连续墙人工挖孔桩吊装钢管柱安装部分首层劲性梁架施工夹层及二层楼面施工首层楼面施工负一层楼面结构边挖边施工连续墙上的锚杆分层下挖并分层施工喷锚支护结构施工桩承台并由下至上施工负四、负三、负二及负一层夹层楼板结构。

3柱支式地下连续墙施工

3.1工艺流程

3.2主要施工要点

3.2.1槽段开挖施工

槽段划分长度为 4~5m,I、II 期槽段间跳布置之间用刚性接头连接。

对于一些槽段尺寸较短或转角而无法进行抓斗施工的槽段,由冲击钻独立完成,其成槽施工过程主要采用先钻进主孔(1#、3#、5#),后劈打副孔(2#、4#),再使用方型钻头削平槽壁的方式。

造孔成槽监控:垂直度监控:液压抓斗可利用自身纠偏监控仪表控制;冲击钻机每钻进 1~2m 用直尺检查一次垂直度。深度监控采用测锤量测。

3.2.2清底

清底采用抽砂筒或循环泥浆清槽方法,对槽底进行清渣,提高成墙质量。在清孔过程中,不断向槽内泵送优质泥浆,以保持液面稳定,防止塌孔。

⑴槽内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 1.0m 以上,并且不低于导墙顶面 0.3m。

⑵清槽应不断置换泥浆。清槽后,槽底以上0.2~1.0m 处的泥浆比重应不小于1.3,含砂率不大于 8%,粘度不大于28S。

⑶清槽后及灌注混凝土前,用测绳测量法检查槽底沉碴厚度。一个槽段至少有三个测点,沉碴厚度≤50mm。

3.2.3钢筋网吊装

钢筋网在现场平卧制作,设置纵向钢筋桁架保证钢筋笼有足够的刚度及吊装时不发生变形。起吊时用两部吊机分两头配合,专人指挥,即采用二副铁扁担或一副扁担及二副吊钩起吊以防止钢筋笼弯曲变形。先六点水平起吊,辅助起重机下部两点或四点,然后主机升起系

在钢筋笼上口的钢扁担将钢筋笼吊起对准槽口,缓慢垂直落入槽内,避免碰坏槽壁。对于超过 18m 深度的槽段,钢筋网分两段制作,吊装时错开 50%焊接连接。

3.2.4水下混凝土灌注

当连续墙钢筋笼安装完毕,采用导管法及时灌注水下混凝土。

⑴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一个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导管时,其间距≤3m,导管距槽段接头端不宜大于 1.5m,槽内混凝土面整体基本均匀上升,并在混凝土初凝前灌注完毕。

⑶各工序紧密安排,确保钢筋笼在槽内浸泡时间不超过 10h。

⑷混凝土初灌时,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最少不小于 1.5m,连续灌注。而灌注过程导管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 6m。

⑸浇灌过程要专人测量其上升高度,严禁导管提离混凝土内。并做好灌注纪录。

4预应力锚杆局部采用喷锚支护技术施工要点

在施工地下负一层楼面结构后,开始边下挖边施工地下连续墙上的锚杆,并逐层下挖逐层施工喷锚支护结构。实际施工中根据出土实际情况,除预留土方挖运的车道口外,其余地段均按 15~20m 为一作业段组织流水施工,分段跳挖并分段施工锚杆和喷锚支护结构。

4.1施工顺序

4.2预应力锚杆(索)施工要点

预应力锚杆(索)施工工序为:定孔位钻机定位、定角度钻孔钻机(或空压机)清孔下锚拉杆清水冲孔搅浆注浆锚板制作张拉锁定

⑴锚杆(索)在地下连续墙上时,应按设计孔径采用取芯钻具或潜孔锤开孔;

⑵锚杆机成孔,孔径Φ150mm(或Φ100mm),土层或强风化岩层段可采用螺杆钻进,基岩段应采岩芯管取芯或用潜孔锤钻进;钻孔施工至设计孔深后应采用浆泵或空压机进行清孔,将孔内的钻渣排出孔外;

⑶按设计长度设置自由段,自由段采用薄膜纸包裹或用相应直径的塑料软管套住,使之与锚杆固结体分离:

⑷将加工好的锚杆(索)连同灌浆管一起下入孔底(锚杆(索)注浆采用底部注浆工艺),随即在灌浆管外接高压浆管,采用大泵量清水进行冲孔,直至孔口返出清水为止:

⑸钻孔用清水冲干净后可开始进行灌浆,锚固体采用 M20 水泥砂浆,为提高其早期强度可加入 5%的早强减水剂;

⑹锚杆灌浆应保持连续、饱满,预应力锚索应封孔注浆并设置排气孔,以使注浆压力保持 0.3~1.OMPa;

⑺锚固体达到一定强度后(约 7 天),即可进行张拉锁定,按设计总控制张拉力 10%、25%、50%、75%、100%分5级递增加载,1~3 级要求每级稳压5min,4~5 级要求每级稳压 lOmin,观测并记录每级的位移变形量;最后一级稳定后,卸荷并安装锚具,重新拉至锁定力后稳压lOmin,此时锁定并卸荷:

4.3喷锚支护施工要点

4.3.1喷射工作面开挖及坡壁清理

⑴每层工作面开挖深度至锚杆位置下 0.4m,除车道口外,沿基坑长 20m 左右,分段分层开挖锚杆及喷锚施工工作面,施工面要求宽约 6~8m,工作面以外每隔10m 开挖 1 个沉淀池。

⑵当开挖出工作面后,即采用人工修整坑壁面至齐整,保证坡面垂直平整;

⑶清理出上层喷锚钢筋网的接头,以便与本层钢筋焊接;

⑷在坑壁有渗水或砂性土层的地方设立泄水孔,泄水孔Φ35mm,长 500mm,伸入土层约 300mm,必要时在下层喷面完成并有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压浆封堵。

4.3.2喷射混凝土及焊接钢筋网

喷砼的工序如下:修整坑壁坡面设立厚度标记及泄水孔喷 30~50mm 厚底层砼施工锚杆、绑扎底层钢筋网喷砼覆盖底层钢筋网绑第二层钢筋网、焊接加强筋喷射 l0cm 厚面层砼

⑴人工修整好坑壁面后,随即喷射厚 30~50mm 的底层砼,如土质较差土体难以自稳时,则可先绑扎底层钢筋网后再喷底层砼,但必须注意保持钢筋网 30~50mm 的保护层;

⑵用短钢筋或铁线按 @1.5m 呈梅花状在坑壁做好厚度标记,同时在有水渗出或砂性土层的地方设立泄水孔;

⑶锚杆施工完毕后,及时喷射混凝土覆盖底层钢筋网,随后跟进绑扎第二层钢筋网,并焊接水平通长加强筋 4Φ22;

⑷喷射面层砼,确保喷砼完全覆盖住钢筋网、加强筋及厚度标记。有锚杆的部位,应用薄膜纸包住锚杆头,避免锚杆与喷锚面相胶结影响张拉结果;

⑸喷锚面完成后应适当洒水养护,喷锚面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或预拉收紧;

⑹锚喷施工时,做到紧凑快速,尽量减少坡壁时间。如锚孔施工时遇透水层,有地下水涌出,应及时施工锚杆,并随即进行灌浆,同时在孔口设置泄水孔,待喷锚面完成一天后对泄水孔进行压浆处理,减少地下水流失。

4.3.3锚杆头止水处理

锚杆施工完毕,尤其在张拉锁定或预拉收紧后,地下水容易顺着锚杆渗漏。如地层含水量较大造成锚杆头漏水情况严重时,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①施工锚杆时,在注浆时对孔口进行封堵压浆,或在孔口段预埋注浆管,待张拉锁定或预拉收紧后进行注浆处理;②采用化

学灌浆方法进行堵漏处理。

结束语

复合支护工艺集成施工,有效的确保施工质量及止水效果。地下连续墙+锚喷复合支护体系作为地下室施工时的围护结构,起着挡土、防渗、抗浮的作用,同时又作为建筑物的永久性承重结构,降低了围护结构的工程造价,大大缩短了工期,取的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上一篇: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探究 下一篇: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