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范文

时间:2023-02-27 18:18:59

深基坑施工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坑监测;深基坑;施工;应用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地价的不断攀升,为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建筑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这给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增加了风险,也对基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城市建筑、地下商场、地铁、地下排水排气管道等的施工,都涉及到基坑施工,在基坑施工中,我们需要应用基坑监测技术,对基坑施工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基坑施工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障施工项目的安全。

一、深基坑施工中基坑监测的意义

基坑的监测指的是对建筑基坑以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和监控,监测的时间为基坑施工过程以及建筑施工期限内。在基坑施工前,需要利用基坑监测技术,详细的了解基坑的施工地质条件,从而有利于指导基坑的施工,也为基坑施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之所以要进行基坑监测,还主要是因为基坑地质中土体、负荷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施工前,对基坑地质条件进行监测,从而指导工程的施工;(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基坑施工的强度,为工程控制成本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基坑监测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基坑地下的情况,了解地下管道、线路等的分布情况,在进行基坑施工过程中,就能避免基坑施工对其他路政设施造成影响;(4)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基坑监测技术,可以对施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及时的进行调整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

二、深基坑监测技术手段

对深基坑施工的基坑监测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基坑监测设备,由专业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对于监测设备来说,其量程以及精度一定要能满足基坑施工的要求,并且稳定性要好对于基坑监测,需要利用好多种监测技术,结合传输系统,将监测到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专家监控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中,进行统计、分析。

三、深基坑施工中进行监测的主要内容

深基坑进行施工中,进行基坑监测的内容包括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对基坑横向纵向位移的监测、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对基坑倾斜的监测、对基坑裂缝的监测、对基坑周围土体压力的监测、对基坑孔隙的水压力监测等。

对于基坑位移的监测,包括水平与竖向位移的监测对于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其方法如下:(1)对于像任意方向发生水平位移的基坑监测,可以采用极坐标或者前方交汇等方法;(2)利用投点法或小角度法可以进行基坑向某一水平方向进行位移的监测;(3)当基坑与基坑监测点的距离较远时,可以利用GPS测量的方法,实现对基坑的监测对于基准点的埋设位置,应该尽量的避开低洼积水的地方,另外还要不断的提升监测设备的精度以及量程,保证监测结构的真实可靠对于基坑竖向位移的监测,一般用到液体静力水准以及几何水准的方法进行监测,但是在进行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几点:(1)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客观性,要修正传递高程的一些工具;(2)要在基坑的底部回弹区设置监测点;(3)进行监测时,要坚持客观的原则,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对于基坑施工中的裂缝监测,就是对裂缝的位置进行确定,了解裂缝的长宽以及深度,监测裂缝的数量以及各自的走向。对于深基坑施工中的主要部分,要对这些部位的裂缝进行重点监测,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消除裂缝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对裂缝的长宽进行监测过程中,可以在裂缝的两侧铁石膏饼或者划平行线,然后利用专业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日前对于裂缝深度的监测,一般都是利用超声波技术,这样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

对于基坑土压力的监测一般都是使用土压力计进行,采用的手段也主要是接触法以及埋入法进行土压力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几点:(1)在进行埋入式监测时,要始终保持压力模的垂直;

(2)进行监测时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记录,避免信息变动;(3)监测结束后,还要检查土压力计与压力膜,避免两者出现损害。为了保证基坑承受水压的能力,就必须对基坑孔隙的水压力进行监测,进行监测过程中要用到孔隙水压力计,对于压力计的选择最好是选用埋设钢弦式的,因为这种水压力计可以保证得到的数据完整准确。

对于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主要是为了提供基坑地下详细的水文信息,避免深基坑施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对地下水位的监测,通常会用到水位计,为了保证对基坑地下地下水监测的整体性,要在基坑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安置水位计进行监测,在利用水位计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水位计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可以得到完整的监测数据信息,另外,必须对水位计的刻度以及精确度进行检验,确保使用其进行水位监测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基坑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基坑监测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基坑监测是一种通过监测结果比较的方式,所以就必须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精确性,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基坑的各项监测还具有实时性的特点,所以进行监测时要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当受到外界干扰后,应该适当的对其频率进行调整进行基坑监测需要多个方面的人员进行紧密的配合,才能确保监测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时候,在进行基坑监测工作中,需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测,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与相关单位做好协商等沟通工作,避免出现对监测工作有影响的因素。

四、总结

基坑施工中常常应用到基坑监测技术,完成对基坑地质的详细了解,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地下地质对基坑施工的影响,增强基坑施工的安全性能对于深基坑的监测主要包括对其水平、竖向的位移监测、对基坑裂缝的监测、对基坑土压力监测、对基坑孔隙水压力监测、对基坑地下水位的监测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监测,可以了解到基坑施工个各项地质情况,实现基坑施工的全方位监控,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提高其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海波.基坑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09-210.

[2]卢建国.浅谈基坑监测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论坛,2013,36(4): 217-218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安全

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是作为指导施工的决定性文件,在进行设计是,我们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采取最佳的设计方案,来节省工程的开支与施工时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知,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使大家获得最大的收益。

1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确保工程能够及时高效的完成,因此设计方案十分重要。往往一个工程要设计多份方案备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最后敲定方案,设计方案中应全面包括整个工程建设中各个细节,以确保万无一失。

2 深基坑支护的技术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与现场边界条件,常用的支护结构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结构、排桩内支撑结构、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桩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及支锚工程等,下面将重点介绍前三中技术在深坑支护中的应用。

2.1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设计,参照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充分考虑土体侧向压力及墙顶周围的施工荷载,按重力式挡墙进行设计并验算抗倾覆和侧向位移。坑外侧向压力按水、土压力分算,其中土压力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坑内土压力计算采用m法计算土体反力。

墙底主动土压力强度:料斗容量,保证首灌后导管底埋入混凝土中大于1 m以上。在料斗内放满混凝土后,剪断铁丝,隔水栓埋入底部混凝土,此时后续混凝土浇捣必须及时跟上,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浇捣过程中,检查导管提升、拆除等必须保证管底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 m~6 m。并应通过测量确定,不能盲目估计,避免拨空。在混凝土面上升将要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浇捣的速度,减少导管埋深以降低混凝土上升的冲击力。

2.2 排桩内支撑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排桩内支撑支护是我国沿海地区应用较多的一种联合支护形式。支护桩有多种类型,钻孔灌注桩用于较深基坑的支护;沉管桩工程造价低,但抗弯性能差,且易扰动软土;预制桩也容易扰动土体。而内支撑系统可根据基坑形状自由组合,能较好地支撑整体,也可在拆除后再次利用排桩内支撑支护的优点是支护系统较安全可靠。内支撑的布置应尽量简洁,方便基坑挖土和地下室施工。此外,慎重选择经济合理的支护桩桩型和桩长,对支护的工程造价和安全也有很大影响。

2.3 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排桩式挡土墙作为板式支护体系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当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较大时,或开挖场地附近有较重要的建筑,或地下管线对变形控制有严格要求时,或施工场地十分狭窄时,考虑到施工稳定性的保证、变形控制的要求和对施工场地的要求,采用放坡大开挖甚至采用重力式支护措施可能都难以保障开挖顺利进行的情况。桩间高压旋喷桩是指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或水形成高压流从旋转钻杆的喷嘴中喷射出来,冲击破坏土体。当能量大、速度快和呈现脉动状喷射流的动压超过土体结构强度时,土粒便从土体剥落下来。一部分细小土粒随着浆液冒出水面,其余土粒在喷射流作用下与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比例和土粒质量大小有规律的重新排列。浆液凝固,便在土中形成一个固结体。一般用于当挡土深度较深,超过一般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深度时(18 m--20 m),可以在灌注桩间设高压旋喷桩,其止水深度可达几十米。我国实践证明,在砂类土、黏性土、黄土和淤泥中进行喷射加固,效果较好。

3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

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中,未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及进度,会借助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主要有现代通讯确保数据传输,工程测量确保施工的精确度

3.1 数据通信及稳定技术

深基坑施工数据通信及稳定技术专用于深基坑钢支撑轴力自适应支撑系统的实时补偿与监控,作为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发送的桥梁,起着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该项技术采用CAN总线来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发送,站与站之间采用方便的接插件技术并赋以新型可靠的稳定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可靠、安全,同时满足了工地现场的方便使用。

3.2 工程测量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当前,基坑支护设计尚无成熟的方法用以计算基坑周围的土体变形,施工中通过准确及时的监测,可以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减轻破坏性的后果。基坑支护监测一般需要进行下列项目的测量:(1)监控点高程和平面位移的测量;(2)支护结构和被支护土体的侧向位移测量;(3)基坑坑底隆起测量;(4)支护结构内外土压力测量;(5)支护结构内外孔隙水压力测量;(6)支护结构的内力测量;(7)地下水位变化的测量;(8)邻近基坑的建筑物和管线变形测量等。

3.3 复合土钉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将土钉墙与其他支护形式或施工措施联合应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挡土技术。它将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等结合起来,使得土钉墙技术在深基坑中应用及垂直土钉墙成为现实,并改善了土钉墙支护形式变形较大的缺陷。

4 深基坑支护中对安全的要求

任何工程建设都是将安全放在首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向高空发展,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周围环境越来越复杂,导致施工越来越难,而由深基坑施工诱发的事故也经常发生。较为常见的事故即边坡失稳坍塌事故所包含的基坑破坏主要有五类:一是倾覆破坏;二是整体稳定破坏;三是剪切破坏;四是渗透破坏,流砂、流土或管涌;五是局部隆起破坏,特别是整体圆弧滑动,塌方量大,破坏力强,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要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必须掌握以下要点:(1)要重视深基坑支护的方案和设计工作。在选择支护方案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必须根据某一工程的地质环境、地下情况以及周围环境而定。同时,应组织专家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论证,确保其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2)必须十分重视深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特点的勘察,在勘察工作中事先摸清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因素;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的重要地段、重点层和重要的土质指标要保证其可靠性;查明场地内地下水的类型、水位、补给条件和动态变化及其渗透性。(3)选择具有丰富深基坑支护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的选择关系到整个基坑支护工程的大局,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考虑其经济性,而且考虑其安全性,还应结合场地特点实现其可操作性。(4)注重地下水的处理。地下水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基坑倒塌事故,同时还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处理,首先要看建筑物所在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及周围的环境而定,不能因为基坑降水而引起地面下沉给周边建筑物及管线造成破坏。(5)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深基坑支护属于地下工程,具有不可视性,其出现工程质量事故的概率也比较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比较困难。因此,必须招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筑物注定向更高更多发展,这就要求建筑技术要有更好的提升,虽然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吗,更多的先进技术会被应用到深基坑技术中来,我相信未来深基坑技术会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吉建华. 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建筑2010.1.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施工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我国地铁深基工程的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不断呈现处理,在施工不断完善的新时期,加强对地铁深基坑施工的把控,对确保地铁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地铁深基坑设计、施工的危险因素

1、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描述的地质资料不一致,造成设计计算的依据存在偏差。

在前期设计阶段,由于拆迁工作尚未完全完成,许多地段不能进行勘察,由于地质情况变化复杂,有限的几个勘察点不能反映该地段的全部地质情况,据此进行设计和施工招标将该工程的中标造价确定下来。在当前工程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业主为了控制投资,往往要求中标施工单位承担因地质情况变化而造成的风险,实行总价包干,一个不成熟的设计方案就这样被推到了实施阶段。

2、岩土工程本身包含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如岩土介质空间的变异性,力学性态的模糊性,随机量测误差、测试统计误差、测试模型误差等,这些不确定性导致设计计算的土压力与实际土压力有差异。

3、施工环境恶劣

许多地铁工程由于受整条线路通车时间的限制,不管何时具备开工条件,最后完工的工期往往是关门工期,在现场拆迁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被迫开工,结果造成许多应拆而未拆的建筑物位于基坑边的危险地段内,一旦基坑变形超过一定的限值或地表有不均匀沉降时,便会危及该建筑物的安全。

4、施工措施不到位、不及时

一些施工现场项目部缺少能识别深基坑施工的危险因素,合理组织深基坑施工的技术、管理人才,在深基坑施工出现问题时,采取的施工措施往往是不到位或不及时,以致小错酿成大错。

二、基坑开挖的处理措施

1、 围护结构和内支撑系统

围护结构构成一空间受力体系能够支撑基坑主动区土压力和其他附加荷载,以提高基坑稳定性。鉴于此,施工单位应该选择质量和强度与设计要求相符的围护支撑结构。支架以及支架安装质量是质量控制要点。判断钢架质量时,要重点检查其材质、活络头刚度、顺直度、壁厚、螺栓连接强度、直径和等强焊接质量,并根据设计要求及时修正。安装钢构支撑时,一保持其顺直,使钢管支撑轴心受力;二确保接头牢固,围檩和接头接触部位能够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保证接头密贴围檩,然后用速凝细石混凝土填补间隙。如果有角撑,围护桩或围檩接合处,除斜支座保证支撑轴心受力,同时要在围护桩和围檩之间考虑剪切传递。结构柱与支撑的连接要为基坑回弹留有一定空间。油泵校验工作要不定期进行,以确保油泵数据准确,稳定运行。同时,对每根支撑施加预应力进行记录备查,如钢支撑支撑轴力不达标,或由于结构出现过大的扭曲而破坏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失抗力,最终造成基坑因围护不力而坍塌。

钢支撑施加预应力和预应力复加: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钢支撑后,在支撑一端或两端立即依据设计值施加第一次预应力,同时对接头螺栓拧紧情况进行检查;第一次施加预应力,需要对预应力的损失及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在24h内进行监测,按照设计值对预应力进行复加。如果昼夜温差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损失支撑预应力,按照设计值在当天低温时立即对预应力进行复加;如果基坑变形速率超出控制范围,同时接近警戒值,但是支撑轴力没有达到自身规定值,这是在征得设计的同意后,可以通过增大支撑轴力的方式对变形进行控制;对于围护结构来说,如果变形过大,通过被动区注浆的方式对围护结构位移进行控制,注浆1-2h内,按照设计值对注浆范围支撑预应力进行复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围护结构外移所造成的应力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支撑轴力接近或者超出设计值,需要增设支撑分解轴力,进一步提高抗变形能力,防止基坑变形增大。

3、土方开挖

(1)开挖土方的流程

在开挖深基坑土方之前,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建设深基坑的地下连续墙,按照设计方案的强度等级,确保连续墙的混凝土的强度。对这两项工作的完工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根据全面挖土作用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在开挖的具体流程方面,首先采用挖掘机挖掘后随即装车运走的方法对地面到首层混凝土环板支撑下0.1m进行开挖施工,随后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分层开挖,在开挖二层以下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安装相应的钢结构。

(2)开挖前准备

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需要清理深基坑,清除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需要对抽出的水进行处理,然后排入公共的排水井道,所以需要在深基坑周围建立相应的排水沟和沉淀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发生堵塞;按照施工设计方案,需要设置相应的监测站点,完成监测站点设置后,需要准确的测量和记录原始的数据;在排水方面,对当地的水文地理特征和相应的地势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对地面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等,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3)开挖方法

在开挖深基坑土方的过程中,竖向分层次、纵向分段按对称是开挖遵循的原则。在纵向分段开挖过程中,需要制定具体的开挖方案,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条件、水文特征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置支撑的距离,以及具体施工设备的运行能力等是进行竖向分层开挖施工时需要进行考虑的。

4、降排水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降水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基坑开挖面成为一个泥塘,进而增加土方开挖的困难。通常情况下,通过管井进行施工降水,在基坑两侧按照间距20m布置管井,建立排水体系。在基坑开挖前20天完成降排水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地表、基坑内的引排水,进而防止对基坑围挡造成冲刷、浸泡等。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在基坑四周地表设置截水沟,通过截流、导流等对基坑外地表水进行处理。在基坑内部,排水明沟及集水井需要分级进行设置,在基坑内四周坡脚处设置排水沟,并且沟底宽度要≥0.3m,边缘距基坑围护结构内壁≥0.5m,纵向坡度≥0.5%,沟底比基坑开挖底低0.5m;每隔20m,在基坑四角及基坑边设置相应的集水井,在高度方面,排水沟底要高出井底1.0m,通过滤水管等透水材料对集水井井壁进行处理,通过水泵将坑内集水排至地面市政雨、污水系统中;在雨季进行施工时,需要加大排水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施工安全,以及设备正常运转,做到雨过即可复工。开挖基坑土方时,对维护结构的渗漏水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及时对渗漏水进行堵漏处理。对于有些基坑来说,虽然最初是漏水,随着进一步的恶化,最后可能形成流沙流泥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坑周边建筑物出现沉降,甚至导致基坑失稳,造成周边建筑物倒塌。

5、远程监控

对深基坑进行远程监控,通常情况下是在传统监测的基础上,对基坑变形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监测方式,这种监测方式能够对基坑变形进行直观反映,是信息化施工的一种方式,在确保深基坑开挖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监控数据接近或者超过警戒值,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施工步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坑变形进行控制,进一步确保基坑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地铁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综合性施工工程,尤其要加强对深基坑质量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提高处理措施的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加强地铁深基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冰,张远芳,苏福全.深基坑支护工程事故原因综合分析[J].山西建筑, 2011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4篇

摘要:深基坑施工是民用建筑施工中比较重要的分项工程,而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则是确保基坑顺利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及技术要求,进而分析了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ep common form of excavation suppor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deep excavation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deep excavation support,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on this basis.Key words: civil;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一、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常见形式及技术要求

(一)常见的深基坑支护形式

1.混凝土挡土墙+基底加固。该支护形式的主要优点是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便于施工,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基坑边坡的隆起和深层滑动情况;缺点是施工工期长、对环境污染较大、基底加固时的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并且无法满足上部结构的施工要求。

2.土钉墙支护。是在基坑开挖期间采用排列较为密集的钢结构杆件置于原位土体中,并喷射混凝土面层,使土体、杆件以及混凝土面层形成混合土体,达到支护的目的。该支护形式的优点是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3.复合土钉墙支护。主要是由混凝土搅拌桩等超前支护组成的防渗帷幕,能够有效地解决喷射面与土体的粘结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隔水性。基坑深度一般为 5~10m,比较适合在距离周围建筑物较远且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基坑中使用。其优点是工期短、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

4.喷锚网支护。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支护形式,比较适合在土质条件较差的地方使用,具有施工灵活、设备简单、支护费用低、对基坑附近建筑物影响程度小等优点。

(二)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求

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的主要作用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用以挡土和挡水,并以此来确保基坑开挖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防止由于基坑坍塌对周边建筑、地下管线等造成危害。在民用建筑的支护结构当中一小部分是临时性的,大部分基本都是永久性埋于地下,如地下连续墙等。因此,支护结构不仅应能够确保基础安全,同时还要便于施工、经济合理。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如下:其一,应采用技术先进、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施工技术,同时还要确保支护体系能起到挡土的作用,以保持基坑边坡的稳定;其二,应确保基坑周围建筑、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等的安全;其三,基础施工应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其四,经济上应合理,并注意环保和施工安全。

二、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在民用建筑的深基坑支护中,具体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支护施工之前,需认真对施工现场的标高以及基坑开挖深度进行复核,并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类型、道路和地下管线等的详细资料进行调查,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与勘查报告及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时,必须立即通知相关设计单位进行调整。

(二)支护桩施工

支护桩的施工是整个支护过程中较为重要环节,成桩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支护结构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施工过程的主要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如成孔、清孔、制作及安放钢筋笼、混凝土的配合比等。

(三)锚杆施工

锚杆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成拉杆件,其一端与挡土墙进行可靠联结,另一端则锚固于地基的岩石中,主要是利用锚杆与岩石之间的锚固力来承受各种向外的倾覆力。当基坑开挖至锚杆的标高之后,应先进行土层锚杆施工,具体步骤为:钻孔、制作锚头、穿锚索、注浆,浆液通常采用水泥砂浆,注浆结束后,开始安装钢腰梁、台座、垫板、穿外锚具、最后进行张拉锚固,并在现场进行试验,确定锚杆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结束。

(四)土方开挖

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一般挖土量都会比较大,尘土会使周围的居民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开挖过程中,应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可以一边挖一边运,避免了大量的土方堆积。土方开挖的速度应根据对围护结构监测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一旦结构发生位移、沉降等异常现象时,需立即停止,并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中较为关键的阶段,因此,必须对该阶段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一)深基坑施工

在民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包括许多重要环节,如挖土、防水、挡土及维护等,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有关的技术规范等组织施工,并对重要位置的施工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时还应加强过程控制。例如,在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需对基坑的地质报告、地下设施以及周边建筑物等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如果是特殊土体则应精心组织施工,对于软土地区而言,基坑的开挖深度不宜过大;膨胀土地区尽量不要在雨季进行开挖。

(二)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由于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影响较大,因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进行深基坑施工,必须制定详细的止水方案。在制定具体的止水方案时,应从防、降、排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并根据地勘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分析地下水的主要成因,同时还应对基坑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了解,绝对不能仅靠不间断的抽水来降低水位,不然很有可能造成基坑附近的土体发生流失,致使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陷,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管涌,不仅增加了处理难度,而且还会延误工期。止水帷幕是深基坑支护中较为常用一种止水措施,为了确保支护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在止水帷幕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桩体质量合格;2.确保桩的密实度和搭接长度符合要求,防止桩头开叉、蜂窝、空洞等现象的发生;3.严禁在支护结构上随意开口,否则不仅会使支护结构的安全受到影响,而且还破坏了止水帷幕的效果,地下水则很容易从开口位置渗入。

(三)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支护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较为专业的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到实际情况与预期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程安全。深基坑支护的具体监测内容如下:1.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情况;2.支护结构及周围建筑、道路的沉降、裂缝情况;3.基坑底部隆起情况。上诉监测内容除了应每天进行一遍目测之外,还应每隔 10m 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并在基坑开挖后,每隔 3 天左右监测一次,位移较大时可调整为 1 天 1 次。监测到的结果必须能够真实反映被测目标的动态趋势,并绘制变化曲线图。另外,在开挖较深的基坑时,需对支撑的内应力进行测试,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 90%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

在民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质量,需制定应急预案。常见的突发事件如下:1.基坑内流沙、管涌;2.支护结构局部出现沉降、裂缝;3.气象异常;4.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5.地下障碍物妨碍施工正常进行等。上诉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有关单位研究解决对策。

四、具体案例分析

拟建工程占地面积约 1704 平方米,建筑面积 37936 平方米,地上二十~二十二层,地下一层,最大柱荷载约 25000kN/柱。采用桩基础。该工程±0.00 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 6.900m,场地高程为 6.500m,自然地坪相对标高为-0.40m,新建污水处理中心自然地坪为 6.300m,自然地坪相对标高为-0.60m。,计算开挖深度(按承台底算)为4.80m~9.65m。坑中坑高差最大为 4.30m。本基坑周边条件较差,东面为医疗教学综合楼,管桩基础,桩长 12m,承台边线距其最近 1.0m;西面老污水处理站底板边线距给水管线(直径 200、埋深 0.9 米)距离为 6.50m,距雨水管线(直径 450、埋深 1.30 米)距离为 7.00m,距电力管线(直径 100、埋深 1.50 米)距离为 7.50m,距通讯管线(直径 450、埋深 1.00 米)距离为 8.50m,距污水管线(直径 600、埋深 3.00 米)距离为 12.70m;南面基坑上坎线距电力管线距离为 5.20m,基坑上坎线距雨水管线距离为 6.10m,基坑上坎线距燃气管线距离为 7.00m;北面基坑上坎线距污水管 0.65m(直径 400,埋深 2.5 米),基坑上坎线距给水管1.38m(直径 200,埋深 0.9 米),基坑上坎线距雨水管 2.58m(直径 450,埋深 1.3 米)。

(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基坑工程所涉及的各地基土层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 杂填土:灰褐色、灰色,湿,松散,主要由粉土组成,含大量植物根茎和少量砾石。该层局部地段为淤填土,黑色、灰褐色,很湿,呈流塑状,有臭味,含树根。② 粉土:灰色、灰黄色,湿,稍密,含云母片和少量贝壳碎屑;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度低。③-1 粉土:灰色、灰黄色,很湿,稍密~中密,含云母片和氧化铁,该层以粘质粉土为主夹砂质粉土和粉砂;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③-2 粉土:灰色,湿,稍密,含云母片和贝壳碎屑;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⑤-1 粉砂:灰色,湿,稍密,含云母片,部分地段含砂质粉土和中砂。⑤-2 粉土:灰色、灰黄色,很湿,稍密,含云母片及氧化铁,该层以粘质粉土为主,为⑤-1 层粉砂和⑦层粉质粘土的过渡层;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⑦ 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可塑,含铁锰斑点: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⑧ 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含腐殖质和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局部地段为可塑的粉质粘土;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⑨-1 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含腐殖质和植物残骸,局部地段为粉砂;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本场地区域内主要分布二层地下水,上层地下水性质属潜水,下次地下水性质属承压水。上层潜水主要分布于填土、粉土内,潜水埋藏较浅,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其埋深在地表下 1.1~1.7m,该层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地下水随季节性变化,年变幅约为 0.5~1.0m。

本基坑工程的特点是:(1) 基坑挖深在 4.8m~9.65m 左右。(2) 开挖深度以内场地土层以粉土为主,工程性质较好,但地下水丰富,并对基坑工程影响。(3) 场地周边环境较差,东侧与医疗科教综合楼较近,承台边线距其底板边线最近 1.0m;(4) 场地内存在老污水处理站及其原有土钉墙围护;场地西北角拟建新的污水处理站处存在医疗科教综合楼的土钉墙。

(二)基坑围护方案

根据以上特点,从经济、安全、可行的原则出发,本基坑围护方案如下:

(1) 首先对老污水理站及其原有土钉墙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施打工程桩;处理方案为:首先将老污水处理站顶部拆除,然后在底板上打设管井降水;利用现状污水处理站西侧的外墙以及原有的土钉墙围护结构对西侧进行围护;对其他侧进行放坡(坡率 1:0.7),边开挖边拔除原有的土钉与钢筋网片,开挖至坑底;清除与拟建医技诊疗中心重叠区域底板与外墙;最后回填土至自然地坪以下 2.50m,再进行工程桩施工。

(2) 场地西北角拟建新的污水处理站处存在医疗科教综合楼的土钉墙;但由于该处工程桩较少,施工中可利用钻机对土钉进行切除,工程桩可以施工;但该处不能打设围护排桩墙,只能采用放坡围护;

(3) 在对老污水处理站及其原有土钉墙处理完毕的基础上,本基坑总体围护方案为:部分采用放坡与土钉墙围护方案,围护剖面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由于场地限制,部分采用钻孔桩加内支撑、钻孔桩加拉锚以及悬臂支护的方案;坑内采用直径 800mm 管井降水,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对底板底之间及与承台底之间的高差,采取局部放坡措施,坡度系数为 1:0.6。

(三) 施工监测

为确保基坑、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及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顺利进行,基坑开挖前在现有管线的基础上再对周边管线进行复查,对周边道路、构筑物及管道的沉降、裂缝作全面调查。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信息,以求掌握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做出安全预报,实行信息化施工,及时调整施工进度,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及坑后土体变位,应作基坑原位监测。

根据水平位移监测汇总表、水位观测汇总表、沉降观测汇总表数据分析,从监测结果中可以得出该基坑围护方案是可行的。

五、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上海各类建筑的发展,深基坑支护的难度会越来越来。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大钊. 软土地基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 李元亮. 上海浅层饱和粉细砂层中某基坑的围护及变形监测[J]. 工业建筑. 2008, 38(3):115-119.

[3] GECS 96.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S].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深基坑;设计施工;压力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design theory,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and the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ess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和结构力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部分协调好,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1基坑支护的设计

基坑支护体设计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的制定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1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理念。

在现今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领域,还没有公认的、权威的的计算公式,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要改变传统观念,利用施工监测反馈动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

1.2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还有大量的路要走。不过,我国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所以积累了拥有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数据,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形成理论,我们以后一定要重视。

1.3勇于创新,设计支护结构时,开拓思路,多进行新的尝试。

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各元素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各结构相互结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2 基坑工程的特点

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岩土工程的知识,也需要结构工程的知识,它需要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工程。基坑工程涉及土力学中稳定、变形及渗流三个基本课题,三者熔融在一起,需要综合处理。根据笔者的总结,深基坑工程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五点:

(1)建筑倾向高层化,基坑向大深度方向发展。

(2)基坑开挖面积大,长度与宽度有的达数百米,给支撑体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3)在软弱的土层中,基坑开挖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市政建设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4)深基坑施工工期长,场地狭窄,降雨、重物堆放等对基坑稳定性不利。

(5)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降水、挖土及基础浇注混凝土等工序会相互制约与影响,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

3 基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3.1基坑边坡坍塌。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基坑施工阶段和基坑支护施工刚结束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洼里某一工地,基坑支护刚完工不到两天,边坡从上至下整体坍塌,长度达五十余米。究其原因,支护施工单位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也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从坍塌的坡面看,尽管是土钉支护,但是没有按土钉支护规范进行。大多数土钉没有注浆,只是打了一些孔把钢筋去;有些土钉虽然注了浆,但是孔内浆体没有注满;有些土钉孔位置根本没有打孔,只是将土钉杆体直接击入土体。

3.2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一些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较大,达到4cm以上,并且经监测,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面对此种情况,结构主体施工单位停止了地下主体施工,业主不得不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和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3.3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4深基坑支护的土压力及计算方法

4.1土压力

土强度指标的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与土的固结度有密切的关系,土的固结过程就是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对于同一种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进行试验,可以得出不同的抗剪指标c,故试验条件的选取应尽可能反映地基土的实际工作状态。

在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对于黏性土,计算围护结构背后由自重应力而产生的主动土压力,采用三轴不排水剪指标较合理。特别对于软黏性土,最好采用现场十字板的原位测试方法确定C和ф,因为室内试验的扰动影响太明显,强度指标偏低,使设计过于保守。计算基坑内被动土压力时,一般宜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对于砂土,由于排水固结迅速,对于任何情况,均可采用排水剪指标,或采用固结不排水剪经孔隙水压力修正后的c值来计算土压力。

4.2土压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挡土结构物的作用是用来挡住墙后的填土并承受夹自垃土的压力。以下讨论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的确定方法。以下图分别为三种不同情况的土压力图。当认为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与墙背接触的任一土单元体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然后根据土单元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足的条件来建立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假设墙本身是刚性的,不考虑墙身的变形、墙后填土延伸到无限远处,填土表面水平值为0、墙背垂直光滑。用O1、O2作摩尔应力圆,如图中应力圆i所示

(1)试验结果证实了太沙基理论的定性结论,土压力大小取决于位移的大小和位移方向。

(2)实测结果表明,当变形小于5%H(H为开挖深度)时,被动土压力仍然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说,对于深基坑工程的实际变形情况而言,套用一些经验的位移指标来判断墙前土体是否达到被动极限状态,是有局限性的。

(3)在黏性土上的许多基坑支护工程,护坡桩钢筋强度未完全发挥,实际钢筋应力还低于钢筋的设计强度,造成很大浪费,而造成钢筋应力低的原因主要是计算土压力大于实际土压力。实验还表明,把基坑支护结构视为平面不合理,因为基坑工程的“角效应”即士压力的空间效应,对墙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这种空间效应可以在两边折减桩数或减少配筋量。

4.3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很多,有:静力平衡法,等值梁法,弹性地基梁的m法,弹塑有限元法等等。在此介绍常用的一种情况下的算法,弹性地基梁的m法:

基坑工程弹性地基粱法取单位宽度的挡墙作为竖直放置的弹性地基梁,支撑简化为与截面面积、弹性模量和计算长度等有关的二力杆弹簧。弹性地基梁法中土对支挡结构的抗力(地基反力)用土弹簧模拟,地基反力的大小与挡墙的变形有关,即地基反力由水平地基反力系数同该深度挡墙变形的乘积确定。~f=mzy,其中,f为土对支挡结构的水平地基反力,kN/m2;m为比例系数,kN/m4;z为计算深度,m;y为计算点处挡墙的水平位移,m。弹性地基梁的m法优点是考虑了支护结构与土体的变形协调。工程实践表明,在软土中的悬臂桩支护计算采用m法,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有很大差异,实测位移是计算值的好几倍这说明桩后土体变形已不再属于弹性范围。另外,m法无法直接确定支护结构的插入深度,通常假定试算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桩底落在软弱土层中,还需经验来修正。

5 结语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6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 言:

随着建设工程向地下延伸,深大基坑施工越来越多,周围环境越来越复杂,而由深基坑施工诱发的事故后果常常十分严重,典型的事故就是边坡失稳坍塌。坍塌事故所包含的基坑破坏主要有五类:一是倾覆破坏;二是整体稳定破坏;三是剪切破坏;四是渗透破坏,流砂、流土或管涌;五是局部隆起破坏,特别是呈整体圆弧滑动,坍方量大,破坏力强,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也是施工安全控制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部位。现根据自己在现场施工中得到的经验,要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必须掌握场地的工程环境

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深基坑施工前,应了解建筑场地及周边、地表至支护结构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岩土性状、含水层性质、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了解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结构形式及埋设时间等。对已有邻近建筑的深基坑施工,应熟悉已有邻近建筑的位置、层数、高度、结构类型、基础类型。此外也应掌握深基坑施工的其他条件,如基坑周围的地面排水情况、地面雨水、流水、上下水管线排入或漏入基坑的可能性以及基坑附近的地面堆载及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

2.必须具有专项的深基坑工程设计

深基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支护设计、降水或截水设计、土方开挖设计和监测设计。

支护设计主要满足边坡和支护结构稳定的要求,既不产生倾覆、滑移和整体或局部失稳,基坑底部不产生隆起、管涌,锚杆部位不致抗拔失效,同时还必须满足水平位移和地基沉降不超过允许值,支护结构构件本身受荷后不致弯曲折断、剪断和压弯。基坑支护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坡牢法、排桩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深层搅拌支护等。

降水设计应控制由降水引起的地基沉降不致对邻近的重要管线产生过量沉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危及其安全。地下水控制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明沟排水、电渗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管井降水等,截水帷幕应控制不致因渗漏而引起水土流失和过大的变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

土方开挖设计应满足廿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确保土方开挖安全、运输合理。

监测设计主要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深基坑支护从开挖开始,即应进行支护结构顶部位移观测和邻近建筑的沉降观测等,及时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向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使支护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彻底预防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3.必须重视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作好设计交底,针对深基坑施工的施工工艺和作业条件,制定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合理、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充分认识深基坑施工的难点、重点,施工工艺的特点,质量安全控制目标恰当,保证措施到位,施工组织合理,检验监测严谨,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施工的难点和要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要求基本一致,一是对施工工艺要熟悉,掌握基本的施工参数;二是要掌握主要施工机械及配置设备的技术性能;三是对水泥、砂石、钢筋、锚杆、钢板桩等原材及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并保证施工质量;四是根据场地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合适的降水或截水措施;五是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控制挖土进度;六是对雨季施工既要注意排除地面雨水倒流入基坑,又要注意雨季水的渗入,土体强度降低,土压力加大造成基坑边坡坍塌事故。

4、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基坑坍塌的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有两大类,第一类由于对深基坑施工难度认识不足,认为不需要进行专项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按常规建筑工程组织施工而造成;第二类是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造成的。

随着人们对深基坑施工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第一类事故正在不断下降,但第二类事故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未按设计组织施工,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支护结构垮坍;第二是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对有内支撑的基坑施工,一般顺做时能做到随挖随撑,但对断面不大,开挖深度不大,从下往上做结构,有的施工人员贪快求“方便”,不是随做随拆,而是先拆后做,酿成坍方事故;二是土方开挖时,未进行有效监测或未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造成挖土过快或超挖引起土体失稳或基底涌土等,或土方开挖方式不对,甚至有“掏挖”现象;三是坑边堆置土方或其他材料、设备等,甚至有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内的地面荷载。因此,深基坑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方案执行,既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违章施工。

5.必须按信息化施工的方法组织施工

深基坑施工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按信息化施工的方法。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是结构与岩同作用,结构的计算是确定的,岩土本身性状的不确定性和结构与岩土界面关系的不确定性构成深基坑施工的复杂性和实践性很强,工程类比法的施工方法在深基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基坑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不仅在方案阶段要进行反复的比较,而且必须在施工中根据监测资料,及时反馈给监理、设计、施工,及时修正设计和指导施工。

6、结束语:

近年来,深基坑设计本身不合理造成基坑破坏的案例也存在,因此,基坑开挖中的施工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落实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点布置、观测周期、精度要求、图表绘制、信息反馈等,主要的监测项目有:支护结构顶部位移观测、基坑外地面变形(沉降或隆起)观测、邻近建筑的沉降观测以及其他变形监测。

参考文:

1、姚国均 浅析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技术[J] 中华民居 2011年第7期

2、梁多胜 深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1年01期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深基坑 基坑监测 变形 应用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通宝大厦位于广州市丛桂路和丛桂新街之间,与地铁黄沙站隔丛桂路相望,场地东南面约20米为丛桂路,西南面约3米为丛桂新街,东北面约5米为宁溪横街,西北面约2米为两栋6∽8层的楼房。地上16层,地下2层,基坑范围内并无地下管线。范围以外存在沿道路走向的市政管线距离基坑边均大于3m。基坑西南沿丛桂新街走向,主要有一自来水管线和一电力管线,离基坑最近距离约5.2m,基坑东北面沿宁溪横街走向,主要有一自来水管线和一电力管线,离基坑最近距离约6.2m,基坑东南面沿丛桂路走向,主要有两条自来水管线,主要有两条自来水管线、两条电信通信管线、两条市政排水管和一条电力管线,离基坑最近距离约15.4m。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深层搅拌桩(部分)+地下连续墙+砼支撑形式。

二、基坑监测

本工程地处闹市区,周围环境复杂,基坑监测主要是变形监测,基坑监测包括地面、边坡、坑底、土体支护结构、周围建筑物的沉降、水平位移观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一)、监测的主要目的

1、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采取工程措施来控制地表下沉,确保地面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2、掌握与预测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期间基坑的安全与稳定,降低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开挖,支护参数,组织信息化施工。

4、积累资料,对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类比依据。

(二)、监测反馈分析

当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监理,绘制位移的时态变化曲线、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构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从而预测结构和建筑物和安全状况。

(三)监测的管理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监理

一、基坑地下连续墙形式

某基坑支护采用“两墙合一”形式的地下连续墙加3~4 道钢筋混凝土支撑顺做法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周边环境安全。支护体系设置为地下连续墙,墙幅间接头采用三轴搅拌桩补强加固,采取“两墙合一”形式即地下连续墙在基坑施工时作为基坑挡土和止水结构,基坑完成后作为地下室结构外墙,所以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其基坑周边情况见表1。

(1)基坑围护基本要求

①工程围护结构地下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围护结构平面周长大约500m,厚度为0.8m,地下墙标准分段约为 6m 一幅,有 27.8m,28.3m两种深度。共有88幅。槽段间采用钢管柔性接头。

②地下连续墙不仅作为施工期的临时围护墙,在使用期还转换为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永久性结构外墙。槽段接缝处外侧采用三轴搅拌桩补强加固止水,内侧加设钢筋混凝土止水带。该接头防渗止水性能性好,在“二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③地下连续墙墙顶通过围檩结构连成一体,通过在地下连续墙顶圈梁上预埋插筋与其上部结构墙体和地下室顶板连接;通过在地下连续墙墙内预埋钢筋接驳器与结构底板、剪力墙、地下各层楼板及底板连接。

二、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导墙施工控制要点

导墙在成槽时起挡土作用,防止周边杂填土塌入槽内;确定成槽位置与单元槽段划分,作为成槽精度、标高、水平及垂直度控制的基准;钢筋笼吊放安装的固定地坪,确定钢筋笼标高基准面;起拔锁口管的支撑面,保证液压千斤顶的稳定性。

①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应插入土内,埋入地面以下至少1.5m。其墙底应根据土质情况,确保其密实性,必要时应作加固处理,严防挖槽时导墙底部坍方。

②导墙背侧需回填粘土并夯实,不得漏浆。

③导墙浇捣后,导墙之间应设置对撑,在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时,禁止重型机械设备在导墙附近停置或作业,以防导墙变形,开裂和位移。

④导墙和连续墙的中心线必须保持一致,竖向面必须保持垂直,它是保证连续墙精度的重要环节。

(2)地下墙成槽控制要点

①对导墙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成槽。挖槽机定位要满足挖槽精度的要求,成槽过程必须进行垂直度观测,严格做到随挖随纠。成槽时,槽顶附近避免堆载,并减少振动以确保槽壁稳定。

②成槽平面轴线与设计轴线间允许误差+30mm,每幅3点,成槽的垂直精度允许误差为3/1000,并尽量不向坑内倾斜。

③挖槽深度清孔后不小于设计深度。允许偏差±100mm。

④清孔及槽底沉淀淤积物淤泥厚度不大于100mm,对相邻已施工槽段应完全刷除侧壁附着物。

⑤新鲜泥浆比重为1.05~1.10,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可作必要的调整。

⑥施工中防止泥浆漏失,并及时补浆,始终维持必须的液位高度。槽内泥浆液位要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并不低于导墙顶面以下0.3m。

⑦泥浆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测定和控制有关指标,如比重控制在1.05~1.15 范围;黏度在19~25s(漏斗法)范围,可根据施工经验作适当调整;失水量要求每30min

⑧清孔后槽底泥浆要满足比重

⑨定期检查泥浆质量及时调整泥浆指标。当雨天地下水位上升时,应加大泥浆比重和黏度,谨防通至槽内的地下水流。

(3)钢筋笼施工的控制要点

①钢筋笼应整体制作,纵向受力钢筋需接长时,宜采用闪光对焊,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接头应少于50%。

②钢筋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发生散笼、变形。纵横向钢筋交点需点焊,绑扎成型用的镀锌铁丝须全部拆除。

③钢筋笼外侧需焊接定位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④钢筋笼由于内外侧配筋不同,放置时不得有误。

⑤钢筋笼入槽前,必须对槽壁进行严格检查,下放时若遇阻不得强行冲放,严禁将割短割小的钢筋笼放入槽底有坍土的槽中。钢筋笼起吊时必须保持笼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⑥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前,清底及置换泥浆必须符合要求,在达到规定比重后应及时让钢筋笼就位,在6h内开始浇筑混凝土,否则要重新清底。

(4)锁口管吊装沉放与顶拔控制要点

①锁口管规格型号应与设计要求相匹配。

②安放位置应正确,保证其垂直度;分段起吊入槽,拼接成设计长度后沉放到槽底,管底应插入槽底土体中;必要时管外侧应回填质地良好的粘土,防止浇灌混凝土时从锁口管根底及边侧处绕流混凝土浆。

③锁口管顶拔:应根据现场混凝土浇灌记录,以及开始浇混凝土试块初、终凝时间为依据,计算锁口管允许顶拔的高度,严禁早拔、多拔,以防止墙根处混凝土因未达到终凝就受拔管影响导致混凝土坍塌外渗等质量问题。

(5)混凝土浇筑控制要点

①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设计标号为水下C35(提高一级为C40),混凝土坍落度为20±2cm。

②地下连续墙主筋净保护层迎土面为70mm,开挖面为50mm。所有预埋件位置和接驳器应准确,标高误差应小于20mm。

③混凝土浇筑面应高出设计标高不少于500mm。凿去浮浆后,墙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途停顿时间不能超过30min,以防出现冷缝和夹泥。

⑤混凝土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内深度宜为2~4m。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应均匀,二根导管间的混凝土面高差不大于300mm。

三、三轴搅拌桩土体加固

(1)墙幅间接头采用三轴搅拌桩补强加固,防止接头漏水(结构施工时内侧设置扶壁柱,可进一步控制地墙接缝变形,有效控制使用阶段基坑地墙接缝渗漏水)。

(2)施工顺序:三轴搅拌桩坑外加固施工按图3所示的顺序进行,保证加固土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水泥土搅拌桩的搭接200mm,以达到加固作用。

(3)控制要点:

①严格控制桩孔位偏差与垂直度。二轴搅拌桩孔位放样误差小于10 mm,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100;

②严格控制浆液配比,控制钻进提升及下沉速度,喷浆到达桩顶设计标高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施工停浆面必须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m;

③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钻杆下沉、提升速度,使原状土充分破碎,有利于水泥浆与土均匀拌不和。

四、混凝土支撑施工控制要点

(1)混凝土支撑设在室外地坪下lm左右,挖土后修平支撑底部的土体,铺设5cm石子垫层,并用油毛毡或薄膜作底模隔离层,绑扎支撑及围檩钢筋,注意钢竹与木方相结合的模板支撑方式,控制好圈梁标高,浇捣支撑混凝土时应振捣密实。

(2)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的土体。下层挖土时,须清理干净上层支撑体系下的垫层及杂物,以防在挖土过程中下坠伤人。

(3)混凝土支撑是整个围护结构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件。进行第一道土方开挖时,应在挖土机及车辆行走范围内铺设走道板。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在挖空后的支撑顶面上直接行走,任何支撑上的堆载不得大于300kg/m2。

(4)立柱穿过底板及地下各层楼板混凝土部分,必须认真进行防水处理,可在立柱内外与底板或楼板交界处,焊接6mm厚的钢板进行防水。

(5)未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改变支撑、围檩的位置,或支撑与立桩的连接。

五、基础施工监测

(1)软土地基地下基础施工监测

软土地基地下基础施工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通过对基坑周边土体、水体、围护体的变形、位移、应力、应变参数,以及保护对象的变形、位移的监测,验证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基坑开挖施工组织设计的正确性,并通过对工程环境变化因素的趋势分析,对基坑围护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掌握在施工中不同工况下围护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施工步骤,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

(2)监理单位对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控

作为监理单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按有关法规及制度,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保证基坑处于监控状态,做好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保障项目的有效进度。

①协调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对深基坑附近的民宅、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现状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资料提供给设计、施工检测单位。

②组织各参建单位及市政、公用管线、检测等有关单位,介绍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征询相关单位意见,对可能受影响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做好记号与记录,并收集相关资料。

③检查并掌握建设各方提供的,尤其是勘察设计及施工、监测等单位提供的建设资料。

④检查和督促设计、施工、监测方案的实施。

⑤检查和督促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和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及各项建设措施的落实情况。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9篇

关键词:深基坑钻孔围护桩支护土方开挖监测安全措施应急方案

前言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铁路基坑的深度增加也随之具有了较大的可实施性。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的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首先,靠监测数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

基坑的开挖过程是开挖面上卸荷的过程,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卸荷过程中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会引起铁路路基的沉降,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前,要分析基坑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要结合周围环境来选择适合的基坑围护结构,在软弱地层的基坑围护结构中,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围护结构类型可归纳六种:1、板桩式(钢板桩、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板桩、主桩横挡板)2、柱列示(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3、地下连续挡墙4、自立式水泥土挡墙(深层搅拌桩挡墙、高压旋喷桩挡墙)5、组合式(SMW工法、灌注桩与搅拌桩结合)6、沉井(箱)法。

由于地质以软弱土为主,承载力及稳定性差,因此要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处理,采用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对地层进行注浆处理。

下面结合我们在建的一个铁路下穿项目来谈谈对软土地基深基坑施工的理解

一、工程概况

随着杭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及“建设新天堂,构造大都市”的战略部署,杭州城市建设将往东、向南发展。由于现状沪昆铁路以东区块路网匮乏,尤其缺少南北贯通的主干道,不利该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完善路网配置,改善该区的交通状况,规划在该区布置一条南北贯通的同协路。杭州市同协路公铁立交桥与沪昆铁路、笕杭铁路及一股牵出线相交,共穿越五股铁路,与沪昆下行线相交点铁路里程为K192+196。同协路与铁路相交处的道路与铁路线形均为曲线,穿越铁路桥位处路幅宽度为57m,框架桥均布置成直线,下穿铁路立交规模为(1-13+2-11.5 +1-13)m。采用顶进法施工,顶进工作坑结合U型槽基坑设置,按所处铁路位置分下列两块:

1、笕杭线及牵出线等南侧U型槽引道基坑兼铁路南框架预制顶进工作坑,桩号K4+056.006~K4+120,基坑开挖深度约8.2m;

2、沪昆上行线和笕杭线间纵向U型槽基坑,桩号K3+991.656~K4+024.876,基坑开挖平均深度8.5m。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施工图设计说明,本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场地地貌上属杭嘉湖平原,场地地质主要以填土、粘土、砂土、淤泥质粘土等软土为主。

本区存在一潜水含水层,潜水含水层为地表下2.0m左右,潜水埋藏较浅,在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其埋深在地表下0.9~3.0m,该层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性有所变化。

三、基坑支护

1、原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顶进工作坑设置在下行线南侧,工作坑开挖深度在8.2m。顶进工作坑线路侧及道路两侧均采用双排φ80cm钻孔桩支护,双排桩排距2.3m,桩顶设3.2×0.8m压顶梁,坑周钻孔桩间设双排φ60搅拌桩止水帷幕,后靠背支挡采用双排钢轨桩及格栅型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既有线间U型槽基坑采用双排φ80cm钻孔桩支护+双排φ60搅拌桩止水。因主框架与保护涵基底存在约4m的高差,保护涵预制时基础采用素砼挡墙防护。

2、基坑围护方案

将线路侧钻孔桩适当后退(下行侧围护桩后退2米),取消线路侧基坑内反压土(调整后下行侧围护桩距牵出线中心约15.2米,至沪昆下行线中心约21米)。同时,原设计保护涵基础素混凝土挡墙施工需大面积开挖,施工工期较长且保护涵基础承载力受回填质量影响较大;受既有线间U型槽内上下坡道影响,保护涵外移2.1米,保护涵与甲箱间空出2.1米的工作位,同时基坑上部土质较好,主要为亚粘土及亚砂土,具备放坡条件,因此我单位计划将原设计保护涵外侧围护结构内移,保护涵基础采用钻孔桩防护并作为主框架基坑支护结构,保护涵外侧采用1:1放坡并设C20喷射混凝土护面。

本工程基坑采用深井降水,基坑内水位要求降至开挖面以下1.0米(或③-1层底),施工期间基坑不得泡水。

四、基坑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既有铁路将整个工地以铁路为界分为中区及南区两个作业区,南区设置顶进工作坑。中区主要是既有线间围护结构及U型槽施工,考虑到既有线间材料进出,施工开始后先利用既有涵洞作为既有线中间区域出入通道,施工中区搅拌桩及围护桩,待框架顶进结束后再施工U型槽。

搅拌桩与钻孔桩同时进行施工,进场后先施工止水搅拌桩及U型槽抗浮桩,再施工围护钻孔桩及U型槽地基处理桩。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挖基坑预制箱涵,在预制箱涵的同时,施工线路上既有涵洞拆除及便梁支墩,待箱涵与支墩达到强度时开始顶进箱涵,箱涵顶进后施工箱涵两侧U型槽,之后顺序施工U型槽、挡墙、排水及道路工程。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施工止水搅拌桩及U型槽抗浮桩;

第二步:施工围护钻孔桩及U型槽地基处理搅拌桩;

第三步:施工围护圈梁及降水井,开始降水;

第四步:基坑开挖至保护涵基底(分两层开挖),施工保护涵侧圈梁及保护涵工作底板;

第五步:开挖乙箱基坑,两侧采用放坡处理,预制乙箱;

第六步:开挖丙箱基坑,预制丙箱;

第七部:开挖丁箱、甲箱基坑,预制丁箱、甲箱;

第八步:顶进框架;

第九步:施工框架两侧U型槽,回填基坑。

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为主,人工配合清底。基坑开挖前坑内水位要求降至开挖面以下1.0米(或③-1层底),施工期间基坑不得泡水。基坑开挖必须坚持“分层、均衡”的原则,禁止一次性开挖到底,开挖一层后稳定一段时间,观测基坑围护变形情况,基坑稳定情况下方可开挖下一层。基底预留30cm采用人工清底,确保基底不被扰动,以免降低地基承载力。机械开挖至基底时要严格控制开挖厚度,严禁超挖,局部超挖部分结合基底垫层浇筑采用混凝土回填。土方开挖到基底时要有足够的劳力配合,随挖土随清理至设计标高,土方清理到标高后随即浇筑砼垫层,保证当天挖完土方,清理完,垫层浇筑完。

五、监测

1、基坑监测

①测点布设:基坑开挖前,在工作坑系梁上间隔布置观测点,用相对距离法测位置,置镜点选择视线好、不受施工和行车干扰的地点,并应选择牢固并不易破坏的地点,保证观测精度。

②观测内容及要求:观测分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基坑开挖期间观测频率每隔两小时观测一次,工作底板浇注完成基坑稳定情况下报监理单位审批调整观测频率。

2、路基边坡监测

基坑开挖前在紧靠铁路护栏外侧既有铁路路基边坡上设置路基观测桩,路基观测桩应埋深2米以上,间距10米左右布设。观测分下沉观测及水平位移观测,正常情况下基坑开挖期间每2小时观测1次,在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再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观测频率的调整。路基边坡单日位移达2至3mm且不收敛时或累计位移达10mm,应立即采取卸载、回填基坑、拉锚等抢险措施,同时对线路采取限速或封锁的措施,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3、轨道几何状态监测

①慢行期间对既有线路每天进行检查养护,将轨道几何尺寸控制在养护标准之内,对线路的检查慢行期间每2小时检查1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高压旋喷桩施工及基坑开挖后,结合路基下沉、位移观测结果,增加检查次数,达到随时掌握路基变化情况,控制轨道几何状态的目的,确保行车安全。

六、安全措施

(1)严格按上铁建函2011[238]号文要求,临近营业线基坑开挖实行许可证制度。临近营业线基坑开挖许可证由施工单位现场进行自检,按许可证内容逐条检查确认,填写检查结果。经自检符合开挖条件后,由该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签署自检意见,报监理单位签发开挖许可证。

(2)施工现场布置醒目安全施工标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交底,并统一发放安全帽等必要用品。

(4)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及基坑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挂上安全标志标牌。

(5)挖土阶段挖土机械严禁碰撞围护桩,并按规定操作,基坑每挖深一层,上部坑壁及支撑上的零星杂物必须清理干净,特别注意监测人员提供的监测资料,一有异常即刻抢险;

(6)临近营业线大型机械施工严格执行“一人一机”监控制度,坑内外有联系的作业,必须有管理人员统一指挥。

深基坑施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

前言

深基坑的变形检测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地基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故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对基坑本身进行监测之外,还要对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监测量大且要求精度高。因此,对城市建筑区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基坑监测的意义

对于复杂的大型工程以及与重要建筑物很近的深基坑项目,由于基坑周围的环境非常的复杂,特别是当基坑周围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丰富,距基坑周边很近的距离有非常密集的地下管线,

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基坑的开挖能够及时了解周边环境的状况,还有就是基坑监测不容易从过去类似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得到借鉴,也不容易从理论实验中进行模拟结果,所以每当基坑开挖的时候就要随时进行基坑监测。首先是根据现场采集的各种监测数据能够判断基坑的安全系数并做数据计算处理,为今后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类似的基坑提供设计参考和施工参考。其次,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特别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基坑的围护结构,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等等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最后,当监测过程中发现某些监测项目最大值超过允许范围或者变化速率达到预警值的时候及时通过业主建立的信息平台预警消息,这时各单位都及时收到预警消息,以较快的速度组织业主,监理,施工方进行协商解决,进行安全补救,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监测数据的大量积累对工程经验的总结,方法的完善,手段的创新和设计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总体概括分析可以分为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实际意义主要是通过监测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等的稳定性,及时了解它们的稳定情况,如果发现数据速率变化太大以及数据超过控制值或者是基坑出现裂缝或漏水等现象以便采取方法,理论上的意义是指通过数据分析更充分地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和变形规律,验证有关的变形理论,为今后的变形监测理论和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进行地铁或者是建筑房屋的施工中,需要参照相关的基坑监测技术规范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基坑监测过程中的某些观点进行论述,总结深基坑监测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监测内容

在建筑基坑的施工过程中,监测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沉降监测和位移监测,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支护桩、周围土体和周边建筑物。从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角度出发,支护桩监测活动中,桩体累计水平位移32mm,或者连续3d内位移速率大于5mm/d,就可以判定为基坑施工的稳定性不足;对建筑物的监测因为涉及到沉降和水平位移,所以要结合建筑物自身的高度,以及建筑物本身的水平位置进行监测标准的针对性设定;对周边土体的监测主要涉及到沉降和水平位移,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原则上周边土体的累计沉降或位移超过10mm,或者连续3d的位移速率超过2mm/d就应该发出警报,以免土体沉降和位移对浅层地表的各种管线造成损坏。

三、监测网设置

1、平面监测网

在基坑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平位移对基坑本身和周边建筑物的危害最大,所以是监测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对水平位移的监测,要进行平面监测网的布设。该工程因为周围的建筑物分布比较密集,且安全范围较小,在基坑形变影响区外的控制点看不见基坑,能看间基坑的控制点在基坑形变影响区内。平面监测网的整体布置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初次监测网布置主要按照点时基准点与工作点四等一次的布置方法,例如针对某城市建筑区域深基坑施工变形检测中,布置了15个监测点,形成边长为23耀24m的监测网。

2、高程监测网

高程监测是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地面沉降进行监测的监测环节,采取的主要监测措施是固定点仰角监测法,在基坑形变影响区范围外水平设置基准网点7个,形成闭合线路总长度为1.3km的监测网络,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进行监测,经过逆向测算高程监测网的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为依0.5mm,每公里水准测量全中误差为依0.3mm。

四、坑的监测频率、方法及注意的事项

1、基坑的监测频率

基坑的嗡测频率一般根据基坑的等级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的监测频率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监测方案进行具体规定,总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能系统地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雨又不遗漏其变化的重要时刻。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3)存在勘测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表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2、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一般用极坐标法,基准点要选在3倍基坑以外土质坚固的地方,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每次观测都必须定向,每次观测值与前一天观测值之差为日变化量,每次观测值与初始观测值之差为累计变化量,当然也可以用余弦定理公式进行位移变化的计算,一般认为,当日变化量超过设计值的80%或者累计值超过设计值的80%时应向业主,施工,监理各单位进行数据报警。

3、测斜仪的测量

连接好探头和电缆,电缆和测读仪,当连接探头和电缆时一定要用原装的扳手,接好以后要检查一下探头与电缆之间是否密封,要特别注意保护电缆和探头之间这一部分,特别容易被损坏,所以要倍加小心,如果电缆里面的某条细丝被损坏,那么所测的数据就有错误不能利用,测量第一遍的时候要将低滑轮朝向基坑方向,同时使滑轮卡在导槽上,把电缆放到距离测斜管底部0.5 m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探头直接放到测斜管底部,以免损伤探头,更不能“自由落体”让探头直接以重力加速度一下到底,测量自下而上一般是每隔0.5 m测读一次,有时候也可以1 m测读一次,为了保证测读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当测斜仪上出现一排菱形时再记录。第一次测量完成以后,把探头转动180。,使探头的两个导轮与第一次相反,进行第二次测读,第一次与第二次测读的测点要在同一位置上,它们的误差范围是小于10%,而且符号相反,否则应重测本组数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监测的意义,随后针对变形监测过程中的内容和详细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提高深基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德, 秦玉宾, 崔铁军,等. 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远程监测预警系统[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14-18.

上一篇:混凝土浇筑范文 下一篇:灌浆施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