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时间:2022-07-24 12:38:53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快发展,相应的工程施工技术也应运而生,其中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建设部门就提出了要在建筑行业中重点推广10项高新技术,其中之一便是新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到如今,这种模板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近些年,我国又将新研制出来液压自动爬模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了现代建筑领域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意味着我国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模板 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概述

模板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很好的塑造工程结构和各类部件的形态及大小,且有利于工程构件的准确定位。因此,模板施工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首先,选取的模板要有足够的刚强度和稳定性,其表面必须光洁完整,接缝处要保证泥浆不会发生地漏等问题,且必须便于装卸。另外,在高层建设施工中,由于其建设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对模板技术的要求就更高了,这些都必须得到建筑工程具体操作人员的密切关注。

二、探究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有关控制要点

在任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第一要考虑的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性能,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此外,有关建筑工程主管人员还要考虑降低整体工程的综合成本,尽可能的缩短施工所需的时间。因此,在实际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以下四点模板技术要点:一是在模板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及其相应部件能够以指定的尺寸被安装在预定的位置上,换言之就是说,模板施工技术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图纸设计要求;二是选用的模板一定要有足够的刚强度和稳定性,用以承受来自混凝土及侧向的重力,且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模板承受极限压力;三是模板尽量采用简单的构造方式,以便随时进行装卸,且模板必须达到相关规范的标准;四是模板必须紧密连接,不得出现因接缝存在空隙导致泥浆滴漏等问题,在接缝处要另外采用加护技术。

三、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1、模板工程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在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追求的最主要的便是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效率,进而缩短施工的进度,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模板工程来说,要想把这项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就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模板的位置和尺寸必须充分满足图纸的要求;二是模板的稳定度和强度必须能够承受混凝土所施加的重量,并且使模板所能承受的压力在极限范围以内;三是为了便于施工过程中的装拆,在模板进行构造时必须要求尽量的简单和方便;四是在模板的接缝处采用加密的措施并且使接缝处不能出现漏浆的现象,所以说在模板的连接处一定要连接紧密。

2、模板配置技术

在对模板进行配置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来进行配置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构件来说可以直接按照施工图纸来配置,不过其中的一些断面比如模板、横档等与构件之间的距离就需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或者是查表来进行配置。上面这些对于比较大比较复杂的构件就远远不能满足了,对于它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对这些构件进行放大然后取样。也就是说根据图纸的要求在地面上画出结构相等的实体形状,然后根据图纸和实体形状的尺寸比例计算出实际的尺寸,然后结合计算出的尺寸进行模板的制作,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制作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制作时占据的空间也很大,所以目前基本上是采取利用计算机的方法来对模板进行制作。

3、对墙体模板进行加固细部处理

墙体模板进行安装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但比较重要的便是对于细部进行加固处理。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重要的门窗洞口处,为了有效的保证墙体模板不出现松动变形,进而确保模板的整体性就需要在对墙体进行加固时尽量的拉通加固所用的水平钢管。另一部分就是建筑的外墙,这一过程是在所有的加固已经完成以后,为了使建筑外墙具备比较强的垂直感,需要在外墙上拉设一道螺杆。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墙体的截面尺寸时可以采用焊限拉钢筋的方法,并且还要预留出相应的控制线,这样做不但是为了保证模板安装位置的正确性,还为以后的验收校正提供了依据。

4、楼梯模板的安装

楼梯模板的安装应该是根据大样图来控制好休息平台梁,这主要是因为楼梯是采用钢管进行支撑的。安装的基本过程为首先安装基础梁、平台模板和平台梁,这些梁的安装都要严格执行图纸的要求;其次就是在安装好这些梁以后进行楼梯底的底板模板安装。不过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支撑底板的搁栅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间距,并且在搁栅的下面还需要用横托来进行支撑,横托的两端则用木条拉牢的斜支撑支住;最后则是用钢筋绑扎验收合格后在帮板上钉好踏步侧板,不过为了保证侧板在一条直线上,侧板的左右之间要间隔出一定的距离。除此之外,在选择模板时为了节约模板的材料和配制的时间,一般选择定型的模板,因为这样才能使得整个模板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5、安装柱模

在对柱模进行安装时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在柱模板柱模时最好在模板的外面设置立楞,立楞的材料一般是木枋,并且立楞之间的距离要掌握好,还要用双水平钢管支撑立楞的外面,并且用拉螺杆对钢管之间进行拉结,这样做的目的则是为了确保柱模的稳定性。二是为了防止柱模出现倾倒或者歪斜的现象,在模板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互相的拉结固定;三是为了方便柱模里面杂物的清理,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柱模的下面留一个用于清扫的小孔。

四、对于完善模板施工技术提出的建议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模板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完善,但是还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施工现场进行加强管理

这里所指的施工现场是指在模板工程施工之前,它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对施工中所需要的支架钢管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其中的一些磨损或者是变形的钢管要禁止使用。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支架和模板的搭设以及拆除时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各项审批,然后还要在施工前把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和操作人员交接好最后在施工时一定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模架设计需要改变时,在改变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批,等到审批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改变后的施工。

2、切实执行模板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切实执行好模板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做好安全技术的交接工作,就需要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且施工人员要做到人人具备上岗证。在安全技术交底时还需要注意的几点是:一是在对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时必须要完整;二是监理单位要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进行全方位监控,特别是大模板的施工时监理更是要在旁边进行实时的监督。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和违章的现象,万一出现时能够进行有效的立即制止,进而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使模板的施工具备安全性。

3、对模板施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这一方面是针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来说的,负责人要根据建筑项目的特色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且结合施工的具体设计要求对模板施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最后在上报给技术的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时还需要带上计算书,这个计算书必须经过仔细的验算并且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

结语

在实际的模板施工过程中,钢模板使用的时间一般都不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钢模板的表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容易使表面生锈,进而缩短寿命。改善钢模板的使用也就是对钢模板表面的锈蚀进行清理,现在常采用的方式是在钢模板表面涂抹防锈脱模剂,这样不但提高了使用效率还延长了使用时间。

参考文献:

[1]杨国荣。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李维新,田琨。模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上一篇: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楼面砼浇筑的裂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