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5-03 05:45:54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 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资源,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入,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日益凸显。任何企业本身所掌握的资源均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在全部业务领域均具有竞争优势。因此,许多企业通过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核心部分的工作外包给专业性公司,使管理者能在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以实现管理绩效的最优化。然而外包市场尚未成熟,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面临各种风险。文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外包 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各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以良好发展态势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企业一定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企业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1]。近几年我国大部分企业趋于将人力资源外包,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许多尖锐的风险问题。本文分析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优势分析

1.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因员工的招聘、面试、培训与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均需要企业投入较多时间并耗费巨大的物力、人力及财力,若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这部分作业性工作转交给专业的外包公司来完成,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2.有助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常常会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策略,公司可将员工的招聘、培训以及档案管理、薪资发放等工作转交给专业的服务公司,以将资源集中在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活动上,例如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等,建立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3.精简企业机构、提高运作效率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机构,能够使企业机构精简,从而避免因规模膨胀导致的组织缺乏创新、反应迟钝等问题。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的风险

1.外包服务商选择风险

为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降低运营成本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的主要目的,企业都制定相对严谨的生产流程,其要求外部各种资源在面向企业时能够实现共享及优化,而且要求信息的真实性在传递中不失真。但因信息不对称性,企业不能全面了解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信息,如外包商的发展状况、经营业绩、社会声誉等,导致外包前无法准确进行外包商的选择,引起逆向选择结果[2]。外包之后,也可能出现外包商未认真执行协议规定工作的危险。

2.企业员工抵制风险

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部分工作外包,部分职员的利益势必会受到影响,如外包后,某些员工有可能被换岗或被辞退。如果未能合理处理该部分员工,极有可能会对全部员工均造成影响,从而对企业经营生产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3.合同方面的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外包,本企业必须与外包服务商签订一系列的协议或合同。合同作为具法律效力、用来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的文件。这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本企业和外包服务提供商之间产生的“委托”与“”关系。然而因现实中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企业跟外包商比较常处于劣势,而部分企业对合同签订不够重视,常草率与外包商签订由外包商制定的标准合同,从而造成在执行外包服务时常发生许多对委托商不利的情况。

4.企业信息保密方面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企业需将数量巨大的企业信息提供给服务机构,虽然合作工程中,双方会进行一系列保密合同的签订。但是如果外包商运作缺乏规范,有可能泄露企业重要的内部机密信息。在长期外包合作中,企业极可能存在因为大量的企业信息被外包服务商掌握而对企业活动进行控制的风险,或企业信息被外包商泄露给竞争对手的风险。故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不仅需要保障外包服务可顺利开展,而且需要使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得到保障,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

5.额外的运营费用支出

从表面看,企业实施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后因机构设置、人员等减少而使开支下降,有效削减运营成本,但实际上,外包过程依然存在高额的潜在性成本,如企业在外包时需花费较多时间辅导与帮助外包商,使其对企业有深入了解,以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要求的方案;外包后无法立即从外包商那里取得降低成本的好处,因服务商需重新整合企业外包的业务,故会存在一项时间推迟引起潜在的转换成本;此外,因外包商提供给企业的服务方案未必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以致在执行方案时,可能由于导向错误造成相关损失。潜在的成本支出,很可能超过外包创造的利润。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1.加强信息保密措施

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时,信息被泄露风险与信息的不对称普遍存在,企业要主动、足量的提供给外包商其所需的信息,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进行真实反映[3]。同时,还要明确外包商应完成的效益与业绩,尽量让服务商全面了解其工作的难点及重点。此外,对外包商的选择,还应对企业的文化和服务商能否相互适应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对于企业与服务商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应是一项双赢合作,故选择应是双向的,双方一定要在机构设置、经营体制、业务流程等方面达成共识,互相信任,才可建立健康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预期的外包效果。

2.选择优质的外包服务商

企业应全面考察有意向的承接人力资源外包的服务商,包括:服务商与企业两者的企业文化是否存在冲突;其服务商的设计方案可否做到量身定制,并同企业的相关工作整合成一体;服务商的业绩状况、信誉、财务状况等。此外,还可向外包商既往合作的客户核实,以对服务商的资质作客观的了解。

3.监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虽然可通过外包免去繁重的日常事务,但是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必须做好外包服务的监控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最直接、最密切的接触外包商的部门,其承担着对外包商提供的服务进行全程监控及评估的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定期对服务商履行协议情况报告进行审查,客观评价协议执行情况与报告的真实性。

4.在企业内部充分沟通

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一定会使部分员工由于无合适的工作岗位导致被解雇,必然会遭到部分企业员工的强烈抵制,故企业应与员工积极沟通,可让部分影响力较大的职员参入外包整体规划中,使其了解实行人力资源外包带来的优势,并快速传递相关信息。企业还应对原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安置进行妥善处理。

5.规范合同协议

对合同风险的防范,企业首先应慎重挑选专业人员代表其进行合同签订,合同签订代表首先应具备专业、丰富的法律知识,具备丰富的合同签订经验与人力资源外包的知识,其次应具备较强的谈判及沟通能力,另外其应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并可将双方的规定的义务、责任及权利等确实落实到合同上。合理、规范的合同是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依据,故合作双方应制定可操作、详细、具体的合作协定,并认真执行落实到位[4]。此外,制定冲突的解决方案,并明确需终止合同时的相关条款,对双方合作进行约束,增进双方的相互信任。

四、结论

人力资源外包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其各方面的建设还不完善,风险因素较多。在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时,企业应对其所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现阶段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制定出符合企业情况的外包策略。实行外包过程中,必须重视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以保障人力资源外包可获得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峰.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202-204.

[2]黄任.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成因及规避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1,(1):37.

[3]李颖,吴非.人力资源外包合作关系风险及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31.

[4]谭春林,关键.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68-69.

上一篇: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商事能力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