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急救治疗

时间:2022-05-03 12:54:24

蜂蛰伤急救治疗

【摘要】 目的 总结对蜂蛰伤的急救治疗经验。方法:对86例蜂蛰伤病人急救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康复且治疗时间短暂。结论:早期急救治疗对蜂蛰伤的作用关键。

【关键词】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蜜蜂蛰伤(尾刺刺入皮内),一般是表现局部红肿和疼痛,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但如果蜂刺留在伤口内(在红肿中心有一黑色小点),有时局部可引起化脓。黄蜂蛰伤的局部症状较重,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或者迅速死亡,有的可发生血红蛋白尿,以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过敏体质的人,即使单一蜂蜇伤,也可引起荨麻疹、水肿、哮喘或过敏性休克。因此早期急救治疗对蜂蛰伤有其关键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以来治疗蜂蛰伤86例,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2岁至70岁。

1.2 就诊时间 蜂蛰伤最长12小时,最短30分钟。

1.3 临床症状 表现为局部红肿和疼痛,数小时后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的11例。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49例。引起荨麻疹、水肿、哮喘等症状的18例.有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过敏性休克的8例。

2 结果

无1例中毒死亡,无1例伤残,全部康复,治疗时间最长4天,最短数十分钟,无如何不适症状。

3 具体治疗

3.1立即在蛰伤部位上2-3cm处扎止血带,止血带靠近心端结扎,松紧度应为阻止淋巴和静脉回流,又能使动脉少量通过为度。再用3%双氧水(无3%双氧水可用盐水)冲洗,然后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以所肿部位大小取0.25%普鲁卡因3-10ml,分别做局部环形封闭,如蜂刺留在伤口内,应用小刀刮起,再然后在蛰伤部位旁每隔0.5-1.0cm用6号注射针刺入皮下,以抽针出血为准,水肿严重者酌情刺深一些,刺完后用无菌小刀背面与皮肤成30度左右的角度来回刮,让每个针孔出血或出水,用力要均匀,不要把皮肤刮伤,所肿面积全部刺到,水肿消减到与正常皮肤相差不大,即可停止。最后用碘酒纱条包扎伤口和针刺部位,对碘酒过敏者可用75%的酒精纱条包扎,视伤口情况,一般无需换药,1次即可。

3.2用以上方法处理后,可适当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如10%葡萄糖液500ml+地塞米松20.mg+维生素C3.0g静滴,也可用季德胜蛇药片20片捣碎后用少量白酒加等量温开水调匀口服(不能饮酒的可用食醋代替),以后每隔6小时服10片,至病人症状消失,肿胀部位变松软为止。

3.3常规补液扩容、利尿,促进毒素排泄,以做保护性治疗,有备无患。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以预防破伤风。伤口有感染症状的应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

4 讨论

4.1被蜜蜂蛰伤,应按毒蜂蛰伤观察和处理。密切注意伤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局部伤口等情况。要分秒必争抢救,被蛰伤者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奔走,以免加速毒素吸收和扩散。

4.2止血带靠近心端结扎,将有利于把毒素控制在局部;3%双氧水毒素伤口,将伤口及其周围的残余毒素和脏物毒素掉,减少毒素吸收;局部环形封闭,可以尽快减轻了麻木、疼痛,并阻碍了毒素吸收,同时把毒素控制在局部,便于及时排出;针刺无数小孔出血,由于反复刮的作用,对控制毒素的扩散,就地分解毒素以及排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减轻了中毒的程度,取得了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焦辉 等. 蛇伤治疗与急救.中国临床医生 总第315期

上一篇:硫普罗宁注射液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人工流产抗凝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