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些陌生的脸

时间:2022-05-02 08:59:47

《明室》一书中,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写道:“摄影复制的是永不可重复的事物,每张照片都有偶然性的轻盈透明的外壳。”它不是艺术,是“魔法”;它看见的不是物体,是时间。

然而,在这个审美已被标准化,遵循经济逻辑的世界里,偶然正变得稀缺,连摄影这“偶然性的魔法”也不例外。今天,相当多的照片里,控制快门和取景框的不再是眼睛,而是一些充满陈词滥调和商业企图的头脑。

器材和技术在不断更新,我们的眼睛却不断退化。当照片离偶然和眼睛越远,也就离时间和“魔法”越远。

幸运的是本世纪初,随着带拍摄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每个人都得以成为一个潜在的街头摄影师。在飞速流逝的时间里,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捕捉那灵光乍现却又转瞬即逝的“决定性瞬间”。

感谢网名“祖乙”街拍客,正是在微博上看到她随手的“游戏之作”,让人感到在高度标准化的21世纪里,摄影依然存在一种可能—粗糙,随意,充满诗意与偶然性。

摄影依旧可以拒绝预设,让时间从封闭的观念和思想中解放出来,让下一刻成为一个饶有趣味的谜语。

正是受此启发,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街拍栏目的设想。本栏目以“拥抱偶然性”为诉求,不对照片的入选标准过于苛刻,符合以下条件便可—

1.随意而不刻意,用心但不用力;

2.有孩子气的天真;

3.表现生活中那些不确定、灵光乍现的瞬间;

4.不求高品质画质,但求观察的角度和生活的质感,鼓励手机拍摄;

5.时间即空间;空间即人物;人物即事件。

已经有多久,你没注意过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未觉察他们细微的表情、动作以及透露出的困惑和迷惘?资本的欲望逻辑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太多种消费形式。目不暇接的欲望几乎夺走了人们所有的能量和注意力,即使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鲜少有人关注那一张张生动而陌生的脸庞。这一切本像流星一样稀有—一面之后,极可能今生今世永不再见。可人们总是被包装成“稀有”的商品所吸引,却放过了身边这触手可及的“稀有”。

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中,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引用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的话:“……他们彼此从身旁匆匆走过,好像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他们彼此毫不相干,只在一点上建立默契,就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靠右边行走,以免阻碍迎面走来的人;谁对谁连看一眼都没想到,所有这些人越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漠,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使人难堪,愈是可怕。”

智能手机的诞生,让这种“都市冷漠症”进一步加剧,人们通过手机的小小屏幕窥视着远方,仿佛它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而整个世界已转变成屏幕中社交网络的数据流;同时智能手机的拍摄和功能又在试图唤醒人类的第一双眼睛,为了向浩如烟海的社交网络提供新的数据流,人们开始用第一双眼睛控制屏幕,来捕捉身边的美丽事物。

街头景象有了在手机或相机中被重新唤醒的可能,人们也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眼睛,并开始留意身边那些陌生的脸。

2013年1月19日深夜,在青岛台东八路,陈昌礼看见一位进城务工人员正迷茫地站在街头,仿佛正在追问路在何方(图01);1月25日深圳龙城广场上,黄晓枫看见一位疲惫地倒卧在长凳上的父亲和他身边迷惘的儿子(图02);李菁菁在夏天的烈日下,记录了两种古铜色肌肤的偶遇(图03)。凝视这些陌生的脸,这行为本身足以让物质利益和虚荣占据的心变得柔软。

那些陌生的脸上还浓缩着每个人的情绪。在春节的哈尔滨街头,吴琼察觉到热闹的节日气氛中潜伏着某种骚动。在她的画面里,我们看见一只绣花口罩和一双美丽的眼睛(图04);看见打哈欠的少女和皱着眉头看手机的妇女(图05);看见一个戴着厚棉帽却举着三根雪糕的年轻人(图06)。

网友“飓风的伤”则看见一对坐在武汉昙华林街区长椅上休闲的男女。他们身后那只大狗和一只小猫也在互相凝视(图09),时间在这里是静止的;邢跃生在古镇周庄一张复古的美人图前,看见哄孩子的,牵手张望的情侣和巷子深处的背影,虚拟的月份牌和现实生活被神奇地缝合在同一幅画面里(图07);刘翔在风景如画的鼓浪屿,遇见了一对新婚夫妇,在现实之中,演出现实之外的浪漫(图08)。

当观察这些陌生的脸时,街拍客可以选择对同一个主体进行长时间的凝视。就像贵阳的彭年所拍摄的这组街头露宿者的照片(图10~12),这是来自深山的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一次颠覆。这些结伴而来的“入侵者”显然还未被城市生活改造过,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悲苦;他们活在自己的节奏中,对生活有自信,聚在火堆边亲密无间地相互取暖,在夜晚寥落的城市街头,不靠席梦思就能睡得踏实安稳。世界上有两种贫穷,一种发生在外部,一种发生在内心,至少此刻在这些陌生的脸庞上,并未呈显来自内心的匮乏和迷惘。

还有一种方式,你可以采用散点和积累的方式去看这些脸,每张照片单独看或许平淡,但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却能让你看到某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这里选用了一组祖乙在1月上班路上撷取的街拍照片,在那不稳定的构图方式中,观者可以体味生活的潜流;在这华丽繁忙的都市中,每个人的面孔上似乎泄露出重重的心事,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罗大佑《未来的主人翁》的歌词:“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地等,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盏象征命运的红绿灯。”

在这一刻,偶然性呈现出人生最真实的面目,没有过犹不及的修饰,没有言过其实的虚伪。一切都是沉默、沉重却真实的。

也许这些被选登的照片,并不是最有代表性或者最优秀的,却都是有启发性的,它们好像在说:“你准备好了吗?睁开你的眼睛,看看涌动在身边的那些陌生的脸吧。”

上一篇:大事小情 6期 下一篇:2013P&E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