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5-02 05:48:50

略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与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先提出了如下问题:“同学们喜欢玩具车吗?”(喜欢。)“你们书包里有没有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书包里没有玩具车,没关系,老师把它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玩具车”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公路上有5辆玩具车”的图和“又开来2辆玩具车”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让他们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由于我创设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圆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测量;有的学生将准备好的1元、5角、1角硬币拿出来,用绳子、直尺测量……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圆周长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圆的周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了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素质,又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合作交流,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能增强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例如:在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让同桌的学生进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看谁摆的图画能难倒对方。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与此同时,我还请了4位男同学和3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编出了:①有7个同学参加活动,其中4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②有7个同学参加活动,其中3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③有7个同学,走了3个,还剩几个?④教室里有7个同学,走了6个,现在有多少?⑤有4个男同学,3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四、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强等特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有位学生问:为什么要零除外,如果包括零可以吗?又如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求法”后,有位学生问: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能不能也用侧面积加上底面的面积来求它们的表面积?这样的问题提得很好,教师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五、引导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敢想象才会敢创新,因为孩子天幻想、想象,所以我在教学中常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有意识地让孩子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