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例胰岛素泵治疗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2 03:35:21

57例胰岛素泵治疗临床分析

摘 要 57例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P

关键词 口服药物继发失效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

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中,继发失效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问题,每年发生率5%~10%,连续用药5年失效率可达40%~50%。随着病程进展,使用胰岛素治疗已成必然。我院2002年1月~2007年7月对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继发失效57例糖尿病患者应用CSⅡ和MSⅡ治疗作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57例均符合WHO的DM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停用磺脲类及其他降糖药物。随机分为两组,其中,CSⅡ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56.2±5.3岁,病程6.5±3.1年,血糖14.6±1.3mmol/L;MSⅡ组28例,男1例,女17例,年龄57.1±6.1岁,病程6.4±3.3年,平均血糖14.4±1.4mmol/L;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血糖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方法:CSⅡ组,应用美国美敦力712泵及门冬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泵前未使用胰岛素者,每日胰岛素总量(U)等于体重(kg)×0.44;已经用胰岛素治疗者,每日用量为用泵前每日总量×0.85。总量的1/2作为24小时基础率,另1/2作为三餐前大剂量;MSⅡ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胰岛素R,剂量为18~40U,睡前应用诺和灵N,剂量为4~12U,即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组胰岛素剂量随血糖波动作调整。治疗中,使用美国强生公司SuresStep稳步血糖仪监测,每日8次(每日三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22:00时及凌晨3:00时血糖)。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血糖均要求达到空腹4.0~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0~9.0mmol/L,临床观察持续7天,CSⅡ组在达标后改为MSⅡ胰岛素治疗。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四格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文中数据以百分率或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FBG、PBG、HbA1C变化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FBG、PBG、HbA1C均降低(P

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及与胰岛素剂量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血脂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

讨 论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胰岛素泵一经临床应用,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是非常方便有效的。其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吸收稳定,使血药浓度趋于平稳,还可通过患者病情(如在患者有不同用餐需要或旅行时)和血糖的变化来调节基础率、临床基础率及餐前大剂量,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方便患者使用,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其适合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或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目前,CSII经过临床验证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也是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和糖尿病患者的偏爱。

磺脲类降糖药物作用机制是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正常体重或肥胖的患者可以降低空腹血糖2~4mmol/L;磺脲类降糖尿继发失效的原因系使胰岛β细胞耗竭;另一方面,持续的高血糖所产生的葡萄糖毒性作用进一步抑制胰岛β细胞,加重胰岛素抵抗。一些临床试验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后,合理使用胰岛素,血糖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体内胰岛细胞得到休息,逐步恢复其分泌功能。但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由于不能有效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出现非生理性高峰,血糖波动范围大,又可以引起高胰岛素血症、继发性胰岛素抵抗、肥胖及低血糖等。研究表明,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最佳手段,可使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反应增强。

本研究发现,CSⅡ更能有效控制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P

由于CSⅡ皮下组织的吸收率变动

上一篇: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