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经济新战略 打好强工攻坚战 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的垦区强场

时间:2022-05-01 07:14:16

实施经济新战略 打好强工攻坚战 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的垦区强场

今年是贯彻落实省十五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重要之年,更是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近年来,二龙山农场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加快发展,为“十二五”开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转变发展方式,农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3.2亿元,第二产业1.1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2%;家庭农场利润1.8亿元;人均纯收入14862元;粮食总产同比增长40.2%;城镇化率达78%。农场通过盘活资产、压缩开支等手段增收节支1800余万元。在养老金等社会负担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农场仍做到不借、不贷,不拖欠职工工资,农场综合实力在省农垦总局排名不断提升。

——现代化大农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种植结构调整,全场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7.5%,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7%。落实农业部、省、总局、管理局科技项目试验课题51项。与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建立了6项马铃薯试验课题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范了4条科技示范带,建设了玉米示范带、马铃薯示范带和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带。全场各项作物喜获丰收,产量和效益创历史新高。

全场奶牛存栏8500余头,生产鲜奶2.8万吨,实现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全场10个奶牛小区,奶牛饲养基本实现了舍饲化;林业工作重点抓好绿色通道、森林公园、绿色景观大道、住宅小区等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1450亩,农场被省政府授予“三年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档。农场住宅楼建设7万平方米,搬迁4个居民点409户1000余人,拆迁房屋面积18000多平方米,复垦土地850亩。

——工业环保、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全口径销售收入2.7亿元,增加值7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日处理300吨玉米烘干塔2座,烘干能力达到日处理1200吨。水泥彩砖厂、面粉厂投资220万元更新了设备。农场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农垦总局级工业园区。

——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总投资2714万元建起医院新楼、供水中心和森林植物园并同时剪彩竣工,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居民的医疗、饮水和休闲条件。共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6000余平方米的文化馆和开工建设了水上公园一期工程。完善了各个住宅小区的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了步行一条街。

——社会环境进一步稳定。农场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投资200余万元,为农场公安分局“四区改造工程”基础建设,配备了新型举高消防车,在全场建成立体化、全方位、全覆盖,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防控网络,电子监控系统全天启动,使治安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党的建设工作、活动载体进一步丰富。党的建设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深化“党员中心连带户”党建载体,开展“33551”工程。企业文化建设重点打造了“四街一栏”,即教育文化一条街、党政文化一条街、商业文化一条街、企管文化一条街、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成果展示宣传栏。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清风净土”工程,进一步认真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廉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场被农垦总局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党委”称号。“共同富裕行动”使171户贫困户及低收入可扶持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11911元。

——快速发展,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农场在北安管理局创造了“八个一”。即:全垦区唯一被授予“十一五期间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唯一被授予“全国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称号;第一个被授予“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第一个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第一个建成了场市共建高标准奶牛合作社;第一个建成了场市共建现代化农机合作社;第一个建成了场部区黑色沥青路面;第一个建成了利用兵团时期团部办公室改建的场史馆。农场呈现出平安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明确目标,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 和谐的垦区强场

2012年农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农垦总局、北安管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惠及民生、提高人居幸福指数为宗旨,以加快发展、强化管理为动力,以调优农业、做强工业、建好城镇为目标,坚持创业、创新、创优,努力把农场建设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产粮大场、畜牧大场、工业强场、城镇宜居场,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的垦区强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

农场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全力实施“123456”经济工作新战略。实现“123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即“一产做优做长、二产做实做远、三产做专做强”;突出“4项重点”,即农业大上玉米,工业增加项目,城镇打造精品,民生全面推进;打造“5个亮点”,即打造总局级工业园区,打造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打造中国奶牛高产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生态乡镇,打造全省别具特色的新农村;完成“6项指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企业利润600万元,家庭农场利润1.8亿元,人均纯收入18300元,粮食总产20万吨,城镇化率83%。

为实现上述目标,农场要着力做好“强工业、优农业、抓城镇、惠民生、建机制、增产业、重管理、兴文化、提党建、促和谐”十项主要工作。

强工业,三年攻坚战推进工业提速增效。工业全力实施三年攻坚战,工业总产值年增长30%以上,到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比2011年翻一番目标。

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加值9950万元,利润1550万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

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增加值1.3亿元,利润2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

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增加值1.7亿元,利润2800万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

上一篇:关于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谈谈电视新闻中空镜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