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与联合凯时治疗DPN的临床比较

时间:2022-05-01 05:56:27

甲钴胺与联合凯时治疗DPN的临床比较

【摘要】采用随机分组将40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2组,单药组20例,用甲钴胺治疗,给予甲钴胺0.5mg口服3次/ 日;联合组20例,在口服甲钴胺基础上给予凯时100 μg 加入0.9%生理盐水10ml静推,每日一次,共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都得到明显改善,但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DPN的疗效更优。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甲钴胺; 前列地尔(凯时)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17-01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DPN患者40例对象:对伴有下列第1-3条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1)中枢神经症状:记忆力下降,行动迟钝。2)周围神经症状:肢体麻木、乏力、瘙痒、疼痛。3)植物神经症状:饮食差,腹胀。均满足血糖控制在较满意的水平(空腹血糖6.1~9mmol/L,餐后血糖8~11mmol/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诸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单药组(20例)用甲钴胺0.5 mg 口服,3次/日,2周为一疗程,联合组(20例)再加上凯时(前列地尔)100μg 加入0.9%生理盐水10ml静推,每日一次,疗程2周。

2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如:肢体麻木、瘙痒、疼痛消失,记忆力恢复,行动正常,饮食正常,腹胀消失。(2)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存在部分症状。(3)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两组疗效比较(表1):

3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60% ~90%,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致残。其发生机制是多因素引起的,目前一般认为以代谢紊乱和血管病变为主[1]。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 它能渗入神经元细胞器内,参与抗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能促进轴突运输和轴突再生,修复损伤神经,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从而加快神经的传导速度[2]。

凯时(PGE1)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1)改善血液动力学,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含量,发挥其扩血管作用,降低外周阻力;(2)改善血液流变学,PGE 可抑制血小板凝集 ,降低血小板的高反应和血栓素 A (TXA )水平,可抑制血小板活化 ,促进血栓周 围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转 ,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3)PGE,可激活脂蛋白酶及促进甘油三酯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4)PGE,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t-PA),具有一定的直接溶栓作用。(5)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 Caz ,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改善微循环[3]。两药均有利于改善和恢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功能。

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临床症状疗效较高(90%),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的单药组(60%),差异有显著意义。联合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D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孟俊华,,等.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8⑴:22-23

[2] 戴丽学,张玲.甲钴胺与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4(2):49

[3] 郭健飞,陈雨.前列地尔和弥可保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中国医师杂志 2004;6(9):1273-1274

作者单位:250200 山东省济南章丘市明水卫生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五常法”在泌尿腔镜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下一篇: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