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01 04:43:00

小议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摘 要:当前小型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中常见的技术是防渗、灌浆。在具体工作中,要与小型水利工程的不同特点相结合,如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在近年来也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有效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1 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种:一是防洪标准低,不符合规范;二是水利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三是在水利工程中出现渗漏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水利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妨碍水利工程本身的正常运行,在洪水来袭之际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会对下游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改善我国水利工程目前的现状,采取措施解决水利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水利工程中的渗漏问题提出一些想法,结合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渗漏问题的方法,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2 防渗墙的施工工艺

2.1 在防渗墙的建造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是多头深层水泥土搅拌法,这种方法已经经过试验检验,原理和使用起来都比较简单,综合比较起来效果也不错,在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优势都很明显。所以它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好。该方法的施工过程是运用机器将水泥浆进行搅拌,通过凝固最后产生防渗墙,这样的防渗墙比较坚固。这种方法的优点明显,首先施工比较简单,大部分工作都是机器完成,工作人员操作设备相对简单;其次施工成本低,花费少,帮助工程节约成本,施工如果资金紧张,选择这种方法比较好;再次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选择的水泥浆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2.2 锯槽法。运用锯槽机在先导孔中,使其刀杆保持一定倾角的状态下,进行上下反复的切割运用,并使其速度保持在0.8-1.5m/h进行同时移动开槽。经过反循环或正循环的方式通过排渣系统将切割下的土体进行排出,运用泥浆进行护壁。采用塑性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使防渗墙形成,宽度控制在0.2-0.3m。锯槽机的构成主要包括:行走底盘、刀杆、排渣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支架加压系统及其中系统等。机械式和液压式是锯槽机的传动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很多,首先质量好,防渗墙制作的原则是质量优秀,这种方法保证了它的质量;其次适应性强,在各种地质层中都能使用,不论是粘土还是卵石。再次它做成的防渗墙墙体深,坚固度高,防渗效果更好;此外,它形成的墙体是连续的,避免了额外的衔接工作,节约了施工成本。

2.3 链斗法。建造大坝首先要开挖沟槽,这时候可以采用旋转链斗,确定其深度以后开挖,施工中为保证两侧不受损坏,要用泥浆护壁。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让混凝土离开大坝两壁,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挖沟槽不受影响,能够完成挖槽工作,并且最后挖的深度和宽度都能符合要求。每一步骤的细致完成就是为了保证最后取得好的工作成果。

2.4 薄型抓斗法。这种方法挖开的槽宽度一定要控制到很小,因为这种方法针对的是防渗墙很薄的大坝,采用的泥浆材料也要慎重,一般用自凝灰浆施工,墙体的深度最大不超过四十米,在小的土层里也要将各种材料充分使用,保证工作的严密性。

2.5 射水法。射水法墙体的构成主要包括浇注机设备、混凝土搅拌机以及造孔机。在对造孔机成型器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喷嘴的运用对水流进行高速喷出,其次切割土层即可。成型器在切割的过程中通过上下运动促使孔壁得到合理的修整,运用泥浆作为护壁材料进行作业。采用正循环或反循环的方式对出渣进行操作。直到槽孔成型结束以后,即可对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进行浇筑,最终形成薄壁防渗墙。成墙深度达到30m,厚度控制在0.22~0.45m之间,垂直精度达到1/300,在粘土、砂土和砂砾石地层的粒径小于100mm中得到适用。

3 灌浆的种类和特点

在防渗处理技术中,灌浆方法的运用比较普遍,使用灌浆方法一定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具体的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首先针对坝体的情况,分析灌浆方法的种类和特点,再做决断。常用的灌浆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土坝体材质稀松,一般容易发生渗漏,因此对这种坝体的处理方法要采用灌浆法,以加强它的坚固度和密度。首先要选取优质的泥浆,确保泥浆质量合格再决定灌注,其次泥浆灌注的时候要根据坝体的自身规律进行施工,要沿着坝体的重要部位进行灌浆,保证泥浆和坝体的结合彻底,不要留有缝隙。如果坝体的质量不合格,缝隙存在较多,灌浆的时候要全面,保证坝体所有缝隙都能补上,这样可以确保提高坝体的密度和坚固程度,减少坝体的渗漏情况,一旦洪水来袭,大坝有足够的能力承受和抵挡,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

3.2 灌浆法另外一种方法是高压喷射灌浆法,采用高压手段冲击水泥浆,保证水泥浆和大坝的紧密结合,保证坚固度。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坚固,坚固是防渗的最主要的前提,越坚固防渗效果越好。采用这种方法的花费也比较高,而且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施工作业的时候,远离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

3.3 除了以上两种灌浆方法,还有一种灌浆方法是不太常用的,叫做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法,这种方法是混合粘土和水泥进行灌注,不同于用岩石灌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作为补充,可结合性比较强,很容易和其它灌浆方法运用到一起,不会出现排斥的情况。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受地质结构的控制,不能有效控制灌浆范围,而且它不能独立打孔,使用这种方法还得另外打孔,比较繁琐。所以这种方法在现在的防渗技术中采用的较少,但是也不能忽略它的存在,一旦有问题其它方法难以解决,可以通过它试着解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有众多的小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其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且坝形的样式多种,对防洪减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例如:三峡、小浪底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防渗墙技术,结合国内外经验,发挥了很大的效果,又如董铺水库的灌浆技术等等,本文主要从常用的防渗处理方法进行着手,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针对性的防渗措施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1]张爱疆.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风,2010(19).

[2]张伟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工艺探讨[J].科技风,2010(10).

[3]张桂东,韩啸,赵 .浅谈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处理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1(14).

上一篇:课外作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下一篇:准确定位,静心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