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时间:2022-05-01 10:35:55

走进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内容摘要】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出现40余年以来,经过不断发展,版画作品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地域特色,现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宝贵的文化现象。文章通过对马关县阿峨新寨村的农民版画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马关 版画 再考察 发展建议

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农民版画的起源由来已久,早期是以版画形式出现而非独立存在的版画作品。到上世纪70年代,在文山州文化馆和马关县文化馆的推动下,王定尧老师在新寨村开办了版画培训班,主要讲述绘画、木刻的有关知识。从此,村民便与版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新寨村民从最初的学习培训、娱乐爱好到现在的版画创作,从农闲自娱到以参加各种展览为荣,再到把荣誉转换成社会效益的“农特产品”,从无意识的狂野到精雕细刻,再到艺术品的提升,从文化现象到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的建立,无一不体现出阿峨新寨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

一、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现状再考察

1.版画作品的社会效益。马关阿峨新寨农民售卖版画作品已成为这个村子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走访,了解到主要的几位版画创作人员有龙继魄、龙子辉、卢正林三位。卢正林2012年创作版画作品8幅,其中《壮家接来新媳妇》入选2012南京六合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暨第二届南京六合农民画艺术节;《石林之旅》入选吉林东丰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龙继魄2012年创作版画作品4幅,其中《早放牛》获得2012南京六合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暨第二届南京六合农民画艺术节优秀奖。龙子辉2012年创作版画作品12幅,其中《花街场》获得2012南京六合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暨第二届南京六合农民画艺术节二等奖,获得吉林东丰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优秀奖。

2.创作队伍。当前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创作的作者队伍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坚持版画创作的人数明显减少,通过访问和考察,目前还坚持版画创作的主要还有:卢正林、龙子辉、龙继魄、龙继勤、龙子彪、龙令、田中华、卢桂元等人。从年龄上看,创作人员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40岁以下坚持版画创作的极少。原因之一是他们绘画造型基础薄弱,刻制的版画质量不高,技术不好,卖不出去;二是创作版画花费的时间较多,没有耐心搞创作;三是村民没有固定的收入,大多数人更愿意外出打工,打工收入比卖版画更稳定。

通过查阅马关县文体广旅局统计数据,对2011年和2012年阿峨新寨版画创作数量和销售收入做了一个统计(表1);通过走访,对三位主要版画作者创作数量和销售收入做了一个统计(表2)。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版画的创作数量和销售价格远远高于2011年。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卢正林、龙子辉、龙继魄三人销售作品的收入低于2011年。表1、表2反映出版画作品创作数量出现逐年下降趋势,版画销售收入呈现下滑的趋势。

二、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版画创作的人员显得后劲不足。目前,一直在坚持版画创作的农民人数越来越少,主要集中在少数版画制作技艺好的人身上,创作队伍人员呈现出精英化的发展趋势。村子里的年轻人有的还在读书,没有读书的宁愿在外打工也不愿意从事版画制作;好卖的版画作品往往集中在部分刻制技术好的人身上,刻制技术不好的作品很难卖出去,甚至是无人问津,这无疑影响到村民对版画的学习兴趣;一部分爱好版画的村民虽然很用功学习刻制版画,但是在构图技巧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又缺乏有效的辅导,因此只能放弃制作版画。据了解,近3年来,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协会入会的新会员为零,会员数量还是版画协会成立时期的36人,而且目前年龄普遍偏大,版画创作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2.版画作品的制作水平总体比较偏低。当地农民由于认识上的限制和自身刻制技术的影响,往往在处理版画时显得马虎粗糙。由于工具的限制,很多版画作品的纸面不干净;有些在印制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滚筒在木板上油墨的厚度,也没有把握好在木板上油墨是否均匀,结果使印制出来的版画深浅不一,浓淡不均匀,显得比较粗糙;在拓印的时候摩擦力度不统一,摩擦不到位,也使画面出现飞白的现象,影响整体效果;对板材光、平、滑的处理要求不严格,随意性严重。

3.版画创作题材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主要表现生产劳动和现实生活,表现理想、幻想或超越现实的作品非常少见;农民画家的构思以人物形象为主,其个性体现不出来,没有更大发挥新时代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农民的不自信心理有时候导致出现“邯郸学步”的情形。

4.社会发展对版画作品创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也在考虑收入的差异及选择增加收入的问题,这便给马关阿峨版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经济利益是农民制作版画最直接的动力。通过表1和表2可得知,近两年版画销售收入有减少的趋势,作品创作数量也相继减少,农民收入减少,极大地挫伤了创作版画的积极性。调查到的主要几位版画作者在2012年也种了经济农作物烤烟、生姜等,以弥补版画收入减少的不足。新寨的106户村民中,已经有5户村民在2012年开始种植了三七,一家加工生产红薯淀粉的加工厂也在2010年建到了新寨村的路口。

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从一开始就受到政府的主导而产生,在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利益影响下逐渐发展。面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倡要提高农民的收入,马关阿峨新寨的农民要坚守住民间艺术原始、纯真、质朴的精神情感,不受利益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

三、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发展建议

阿峨新寨农民版画现在面临的大环境,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共存。挑战是,一方面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物质的诱惑大于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产生的新城市文化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取向,其向广大农村放射,产生影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电视媒体、知识科技、时尚主流,都对我们的民间艺术产生冲击。机遇是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重文求知、重艺求乐,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对生活环境的重视,提升文化品位等,都为马关阿峨版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大好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一)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具有特色文化内涵和风格的“新寨”

首先,政府在引导版画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保护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马关阿峨新寨的农民要坚守住民间艺术原始、淳朴的精神情感,在挖掘民族文化特色上,逐渐形成新寨独有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其次,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善于发现人才,敢用人才,把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吸引来,为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版画作品的原创性特征

版画具有可复制性特征,决定了版画作品不计其数,但是复制的数量越多价值就越低。在坚守住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层次,需要长期的艰难过程。为区别其他地区的复制版画,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需要一如既往地坚持版画作品的原创性。鼓励农民在版画创作中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坚持创作来源于亲身体验,把身边的人和事转换成具有特色风格的版画作品。

(三)版画作品在表达方式上要丰富多样,抓好版画衍生品的开发

目前,单一的木刻版画和装框的“农特产品”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很难进入大众视野,更不要说被大众消费。多利用版画概念中“版”的延伸来开发新型衍生品,通过“版”的压痕使常见的生活用品变得“不常见”。除黑白木刻以外,还应加强套色版画的创作。在作品表现上,可更多地体现出实用功能。成立版画创作实体和开创销售渠道,拓展营销思路,主动迎合市场,抓住市场导向作用,紧密结合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展开版画创作的指导工作和衍生新产品开发工作,统一形象,打造品牌,把马关阿峨新寨打造成特色文化名牌新村。如所有新寨的车辆统一定制标识、新寨所有村民的电话语音提示“欢迎您致电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阿峨新寨农民版画之乡”,把这种文化植入村民生活的各方面,这也是对外宣传的一张看不见的名片。

总之,马关阿峨新寨农民版画作品画面亲切自然,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人们在了解其现状的同时,要对将来的发展坚定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建林,龙纪峰.从民族文化角度探寻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发展[J].文山学院学报,2010(1).

[2]龙纪峰.云南壮族绘画史发展概说[J].文山学院学报,2011(4).

[3]龙纪峰.壮族农民美术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4]李雪岳,张建林.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现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

[5]许江.来自画乡的报告//全国农民绘画展文献集[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6]张建林.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版画艺术研究课堂总结报告,2007.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学院

上一篇:传统人物线描与没骨画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