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时间:2022-05-01 01:06:30

美术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都是靠“语言”来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美术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运用。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直观美、意境美,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语言 修炼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35-01

我们很多教师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份满意的教案,在上课时,也运用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然而,课堂的气氛仍然显得十分沉闷,或者课堂过于活跃,教师无法收手。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缺少生动诙谐的“语言”激励与启发。众所周知,枯燥乏味的“语言”是不能唤起学生心灵共鸣的,更无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其结果,只能使本应该活泼的课堂,落得个惨惨淡淡的下场。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就是应该修炼自己的“语言”艺术,具有风趣而富于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1.提升有声“语言”的魅力

有声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在美术教学中,只有那些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才能粘住所有学生的心,帮助他们发现美术的美,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提高审美意识与情趣,增长智慧的目的。美术课的特点一定是“精讲多练”,也就是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准确、有启发性,给学生创造宽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有多“艺术”,我们的美术课就有多精彩。根据中学生心理特征,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在新授知识的需要下,教师运用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去体会美、创造美。

2.拓宽有声“语言”的外延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意义,倡导评价方式的改革,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时评价的语言也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受益一生。?任何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都是带有目的地,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动脑活动也是一样,如果他既达到了目的,又受到鼓励、赞赏,那么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厚。所以,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及时表扬,适当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不断完善人格。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语言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缭绕,余味无穷。我们很多美术教师动手能力较强,动口稍差,但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我们又不得不重视课堂语言。对课堂作用最直接的是教师的语言,不同学科教师的语言各有特色:语文教师措辞严密、语言精练、过渡巧妙;数学教师简洁讲述、精微逻辑、结构科学;科学教师布局灵活、拓展随机、渗透多向;音乐教师教态活泼、动感开放、表现形式艺术……美术教师要跨越学科多听其他学科的课,体现新课标中的拓展性、研究性、创造性。

3.丰富无声“语言”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琼斯认为身体姿态是“语言”最外显的表现,当教师进教室时的那一刹那,教师的身体姿态给学生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肢体上发出的热情和邀请。学生可以很快地通过教师的身体姿态,解读教师的情绪及亲和力,从而对将要开始的课堂教学起着良好的开头作用。

心理学家琼期研究发现,当教师身体走近行为失序的学生身旁时,多数的学生都能迅速回归正道,纵使教师是一言不发地走近。琼期认为身体的接近的即时的效果而将之纳入肢体语言的技巧。当然,走近学生也需要有技巧,当教师迅速走向行为失序学生时那种“御驾亲征”的效应,可从学生匆忙的直接回应,得到效果的证明。如学生在动手制作或绘画时,总会有学生不自觉的离开座位,不是大声喧哗,就是开心的忘乎所以,于是,我会急速靠近他,那些同学会马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做了个知错了的鬼脸,随后就继续作业了。我想这种方法可能比用语言训斥要强得多。因此,把一些可能刺激学生的心理的”语言”转化成优美的肢体语言,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结束语

几年来,我们的美术课越来越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维,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花样百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而恰当的运用语言,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可以使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无穷的魅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美术教学中教师修炼个性化艺术“语言”要求教师的教态从容而有度,稳重大方,一举一动,透出过人的才智,一颦一笑都富有教育意义;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语言”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照应,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t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个性化艺术“语言”的表达,要求师生共同明确,双方相互理解,配合默契,才能达到共赢。

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不同形式的美的艺术教学“语言”去拨动学生美的心灵。塑造出学生美的心灵,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宽容,让我们一同成长 下一篇:动漫后援会:人人都爱虚渊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