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力行《弟子规》

时间:2022-04-30 06:57:00

在班级管理中力行《弟子规》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就是学校的一个点,许多点就组成了学校的这个面,其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班级也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须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完善班级管理机制,打造班级工作的新兵法,是摆在当前学校教育工任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担任班主任以来,由于班级管理经验少,班级的面貌一直没有发生很大的起色。而拥有良好学风、班风的班级却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拥有良好的班级氛围也彰显出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在我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教育下,我认真学习了《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从中深刻领悟到先贤们的教育思想,并把他们的教育精髓加以提炼,运用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平日的班级管理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我就如何深入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弟子规》作为学生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德行教育在班级中扎根

班级管理就要以常规教育为主。现在小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这些孩子大多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不愿意按照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事,不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总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和同学相处时往往不懂得谦让和宽容,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动干戈,以至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两年来我班通过集中学习。学生人人会背诵《弟子规》,我利用班会和其他有利时机通过大量事例讲解《弟子规》。让学生明白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在学习、生活中会为人处事。如:以前班级中经常有同学随便用别人的钢笔、小尺之类,借用时也不告诉,经常闹得同学之间有矛盾。我就用《弟子规》中“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明确告诉同学们借东西要说:请借我用一下。人家同意了,再动手拿。有些同学往往都是先拿东西,用完后再讲,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没有问,你拿了就用,就等于是小偷没有两样。那就会“德有伤,贻亲羞”。就是你做人品德有瑕疵。会让自己的父母感到伤心难过。通过教育,班级中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班主任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与人为善,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感情去理解学生,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力求恰如其分,富有教育力量。班级中有个姓徐的学生作业不做,老找借口骗老师、骗家长。我就用“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来教育他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只要你能改过,不再犯,这些过失就等于没有了。因为你能忏悔自己过去的不对,你能及时地改正过来。如果你有过失,你有过错,你故意再去掩饰,不要让人知道你曾经做错事情,像这样的人也不对,那只会错上加错。后来这个学生也能做作业了,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学习上,我要求优秀生“己有能,勿自私”。把你的智慧和能力,应该帮助一些没有能力的同学,希望他们也能和你们一样愈来愈好,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对待后进生我要求他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当你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或优点时,不应该有嫉妒的这种心态。应该要向他们学习才对。即使我们一下子做不到,我们也要慢慢地学习,慢慢进步。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表现得不错,我通常都会表扬他,让他要再接再厉。班级中团结互助的学风越来越浓厚。

二、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

每次进教室看到地面上都是纸片乱扔,我说了好几次都不见效,于是我多次在教室转的时候,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弯腰把它捡起来,然后放进教室的垃圾桶里,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纷纷动手捡拾自己桌子下的纸片,时间久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不再往地面乱扔废纸,教室里卫生也好起来了。真正做到了“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在纪律上,学生常能做到上下楼,“步从容”,进教室,“勿有声”。不需要我去督促强调,学生却能自觉遵守。在周评比中多次获奖励。

学生非常乐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在《弟子规》的唤起下,师生共同力行弟子规,学生的良好德行,行为习惯慢慢养成了。班风有了很大的起色。

三、召开两个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一是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题的班会课,二是以“文明以孝开端”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班会。选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人善、即思行;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读书法、有三到;心跟口、信皆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等精辟警示语装裱上墙;面对转瞬即逝的时间,见缝插针,组织安排《弟子规》全文读诵、条文讲解、开展弟子规系列主题班会等等。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在《弟子规》的指引下,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视同仁,爱中有严,相信我们的班级工作会做得更好。

上一篇: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下一篇:浅析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