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和句子

时间:2022-04-30 06:50:22

第一节 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和句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华尔街危机

看“新蒙昧主义”的破产

向松祚 彭晓光

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将颠覆笼罩在世界许多人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一种曾经被灌输给世界人民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那种弥漫全世界的迷信或思潮究竟是什么呢?简言之,它是一种“新蒙昧主义”,也就是一种“美国什么都好”“代表了人类历史和进步方向”“全世界都要学习美国,依照美国模式来改造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思潮。

新蒙昧主义是相对于旧蒙昧主义而言的。旧蒙昧主义是指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欧洲,宗教迷信和教会教条统治人们思维意识的时代,是罗马教廷企图以他们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时代。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无数斗士的不懈努力,欧洲终于摆脱了旧蒙昧主义的统治。但是,一种新蒙昧主义又应运而生。

最初也是最持久的理念就是“西方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其核心思想是欧洲(主要是英国)代表着人类的前途,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道德价值、语言文化乃至吃穿住行,欧洲都代表着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到20世纪,“西方中心论”或者说新蒙昧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最极端和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精英发明的“历史终结学说”,代表作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历史终结学说”宣称:“美国模式的自由民主制度乃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是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基辛格在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曾宣称,整个20世纪的历史,就是美国试图依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整个世界的历史,美国要把它的“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以此来构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新蒙昧主义是一个世界现象,已存在数百年了,其表现方式花样繁多。譬如,国际战略领域推行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政治制度领域推行美国式民主、自由和人权;娱乐领域推崇好莱坞和百老汇等;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则是“华盛顿共识”,这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其基本目的是将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最近30年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一旦世界各国真的依照“华盛顿共识”,完全放开金融市场,彻底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完全的浮动汇率,那么,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对美元的依赖就更加彻底,美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左右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历史早就证明,这套完全不顾各国实际的极端政策不仅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增长,反而酿成了巨大灾难。当年迫于压力,接受“华盛顿共识”的几个亚洲国家,早就与“华盛顿共识”分道扬镳了。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经验,是对“华盛顿共识”有力的驳斥。中国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而华尔街爆发的金融海啸已将美元霸权的神秘光环席卷而去,新蒙昧主义也已江河日下。全世界都在反思和批评华尔街模式,重建国际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强大呼声振聋发聩。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狂热推销“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1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新蒙昧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是新蒙昧主义最初也最为持久的理念;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代表着人类的前途和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是其理念的核心。

B.新蒙昧主义于20世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宣扬美国“什么都好”“代表了人类历史和进步方向”,“全世界都要学习并依照美国模式来改造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C.新蒙昧主义最极端、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重要人物福山等美国精英狂热鼓吹的“历史终结学说”,宣称美国模式是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

D.“新蒙昧主义”是从“旧蒙昧主义”脱胎而来的。旧蒙昧主义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前,那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思维意识被罗马教廷用宗教迷信和教会教条统治的时代。

2.下列对“华盛顿共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一旦真的依照“华盛顿共识”那一套去做,各国的经济金融对美元的依赖就更加彻底。这已为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最近30年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B.“华盛顿共识”是新蒙昧主义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的表现,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顾各国实际而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

C.亚洲的几个国家当年迫于压力不得不接受“华盛顿共识”,后来又将其抛弃,因为“华盛顿共识”不仅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稳定增长,反而酿成了巨大灾难。

D.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极力贩卖“华盛顿共识”,其基本目的是要把世界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左右世界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陶诗“远人村”新解

李 飞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两种:一种把“远人村”解释为“远方的村落”,一种倾向于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那么,陶潜笔下的“远人村”与“远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看看断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毫无疑问,属于对仗。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远/人村”。若这么断了前句,势必要将后句断为“依依/墟/里烟”,“墟/里烟”明显不通,因为,“墟里”是一个词,古代注家释为“村落”。所以合适的读法,应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中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说法。这里的“远人”是指生活在距离某(诸侯)国、(卿大夫)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至秦汉两晋,随着中原诸夏的自相融合,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为“文化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本来“远人”只说地域之别,“夷狄”主要指文化差异,自战国至秦汉两晋,随着民族融合,两词的边界逐渐模糊,意思也互相交叉。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已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至于是否表示地理距离的远近,倒不得而知。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后陶侃“至洛阳,数诣张华,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张华“不甚接遇”陶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为陶侃是“远人”,不值得接遇。这里的“远人”显然不是“远方之人”,而专指中原之外的异族、“不知礼仪”的夷狄。

义熙二年(公元406年),陶渊明辞官归隐,还家园田居。据史传及陶集载,陶渊明宅第共有三处,除园田居外,还有上京、南里两处。园田居位于寻阳,寻阳汉时属庐江郡。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也是陶侃、陶渊明的故乡。陶侃出身于溪族,正是对庐江异族聚居情况的反映。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不在城邑中,而是僻处南野。异族人向来不被允许入城与汉民杂居,他们多在野外结成村落生活。如此看来,陶令当是在寻阳野外,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若这样的推断不错,那么所谓“远人村”,当是陶令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至于是不是溪族,或是别种,已不大容易考证出来。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住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出现于东汉。汉族传统的居住方式是里坊式,人们都生活在有城墙保护的城邑中。东汉时政府把周边的游牧民族(其中绝大部分是匈奴)迁移到了内地,但禁止他们入城定居,这些游牧民族便以“落”为单位,被安置在城和城之间的荒野,这大概是“村”的最初形态。陶令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选自《文史知识》200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远人”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远人”一词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

B.春秋时代,“远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比如可以把生活在距离某诸侯国较远地方的人说成“远人”。

C.秦汉两晋时期,随着中原诸夏的自相融合,“远人”的含义从先前的地域距离衍变为“文化距离”。

D.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主要强调族群的差别,是否表示地理距离以及“文化距离”的远近没人说得清。

2.下列不属于陶诗中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根据诗歌对仗的知识可以初步判断,“远人村”不能翻译成“远方的村落”。

B.据史传及陶集载,陶渊明宅第共有三处,除园田居外,还有上京、南里两处。

C.园田居位于寻阳(寻阳汉时属庐江郡),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

D.从作者对“村”与“落”的解释来看,这里的“村”“落”大概是异族人的聚落。

上一篇:梳理信息 概括评价 下一篇:第一节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及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