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用小学数学新教材

时间:2022-04-30 02:42:12

如何活用小学数学新教材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可是,有些教师面对新教材,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恪守教材而教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地照本宣科;有的脱离教材而随意另选材料。课堂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新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再生教材,把教材当作活的资源来使用。只有认真研读新教材,感悟新教材,领会新教材,才能把握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一、尊重教材,用好教材资源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它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和运用,达到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运用意识,同时感受数学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新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新教材。例如,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盖房”,教材特别注意结合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了较完整的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图,图中小动物们所表现出的表情丰富多彩,单就画面而言,便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在听童话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童话故事,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同时故事中渗透了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数学学科,纯粹的思想教育是很有限的,但新教材根据学科的知识特点,恰当地将思想教育寓于数学学习之中,达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

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冲,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擎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教材呈现给学生的信息资源大都是静态的画面,学生需被动地去理解画面的意思,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活用教材资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画面,使之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建构知识。例如,一年级上册第58页“用数学”,教材把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灵活地贯通在一幅画面中,画面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生动逼真,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很喜欢。但教材上的画面是静态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本课时,我们灵活地运用了这幅插图,把它做成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的整体情境,以旅游团到大森林中游玩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中,再根据教学内容依次拉近小鹿和蘑菇图、小鸭图、小猴图,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形式深深吸引了低年级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从而很自然地实现了“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目标。同时,通过学生帮助小动物逐一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改进重组,优化教材资源

教材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地进行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删补,使教材资源更加优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例如,“9加几”一节,教材中的运动会场景图虽然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并提供了丰富的开放式的教学资源,但整幅图所显示的内容较多,而且思维过程也在图上显示出来了,这可能不利于学生的观察与思考,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利用课件先出示饮料图,并把9+4改为9+5,这样不仅利于学生观察,更利于学生对多种信息资源提出不同的问题,列出9加几的算式并体现多种算法,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四、合理开发,创生教材资源

新教材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了,能给教师以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空间。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以新课标为依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针对新教材有的教学情境图信息资源比较单一,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空间有限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6、7的认识”一课时,没有用教材上的主题图,而是创生了新的教学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制作了7个小动物(每组一套),创设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来做客”的情境。上课时,先让学生从信封中“请出”小动物,并和它们玩一会儿,这样一上课就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教师的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学生很快地通过数数得出答案。最后由学生说名字,依次“请出”这7个小动物。创设的这个环节,不仅灵活地引出了6和7,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5添上1是6,6添上1是7,为后面学习数序打下了基础。这样创生学生喜爱的信息资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内同学互相提问等形式,掌握了新知,获得了成功体验。

总之,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新教材所蕴涵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使用好新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实现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

上一篇: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功能初探 下一篇:课堂目标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