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木刻:不朽的铁笔绝唱

时间:2022-04-30 01:39:2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即1946年,由当时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编的《抗战八年木刻选集》在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书中囊括了75位木刻家的100幅抗战木刻作品。在以后的多年,抗战木刻专集仍仅出此一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各种版画集和多部版画史都曾出版,但却从来没有出版过专论性质的抗战版画史,更没有出版过全部抗战14年、内容更为全面和丰富的抗战版画集。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抗战木刻已被淡化或遗忘,难怪一位从事抗战版画研究的专家近年在文章中竟发出如此的感慨:“说到抗战版画史研究,我们不能不佩服日本人,他们在2007年就由研文社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兴版画史》,大十六开,六百多页,煌煌之一巨册,而中国则到现在还没有一部抗战版画的专史。”①

沉寂多年终有声,2013年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天津美术学院主编的《怒吼――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图录》,由湖南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汇集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的由50多位版画家创作的400余幅抗战版画。必须提及的是,这些版画的来源应该感激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胡风先生,他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把抗战时期由他任《七月》杂志主编时所征集的抗战木刻,以及“七月社”1938年在武汉举办的第一次抗战木刻展的遗存精心保护。几十年后的2004年由胡风夫人梅志及其子女把这400多幅沾满抗日硝烟和岁月风尘的抗战早期木刻捐献给北京鲁迅博物馆,加之后来又陆续收集到的一些抗战版画,一起汇集成册。这些作品经我国著名版画史家、版画前辈审定后一致认为:“这批版画属于早期抗战版画,非常珍贵,而且数量多、质量高,在全国各类收藏机构的同类收藏中,即使算上专业的美术收藏机构,也当居前列。”②而我国研究中国近代美术史著名学者、“新兴木刻运动”研究专家、八十多岁高龄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树声先生在文章中动情地写道:“这是一批近年鲁迅博物馆征集到的有关新兴版画的珍贵历史资料,是研究版画史的人多年想找而找不到的材料。”③

国人应该记着这些抗战木刻创作者、版画前辈的名字,以出生时间为序,他们是:王青芳、陈叔亮、段干青、马达、乌叔养、沃渣、罗清桢、李桦、温涛、张慧、野夫、江丰、卢鸿基、陈烟桥、张在民、徐甫堡、陈执中、力群、杨可扬、王寄舟、万思、唐英伟、洪风、赖少其、金浪、庄言、刘岘、黄新波、陆田、罗工柳、闫素、邹雅、郭牧、刘建庵、王琦、安林、古元、荒烟、王麦秆、钟灵、郑震、李平凡、王立、焦心河、黄幼荣、杨缇、平杜、王天基、平子、许生、潘业、王愚。如果以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时间划定界限,这些木刻家可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年龄最长者王青芳37岁、李桦30岁、江丰27岁、力群25岁、黄新波21岁、王琦19岁、古元18岁。这些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工作不同、性格各异的木刻学子,学习版画时间很短,多数均为自学,没有创作经验和艺术实践,仅有一两本外国版画集是他们唯一的“木刻教材”和艺术借鉴,但他们却走出象牙之塔自觉地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拿起尖锐的刻刀,用刀锋对准顽强的木板,一点点地开始了自己对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理解和刻画,这种刻画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幼稚和粗糙,在抗战的烽火中迅速成熟起来”。④

在他们的雕刀挥舞下,一大批木刻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犹如抗日战争多角度全方位的纪实和再现:陈烟桥的《保卫卢沟桥》、野夫的《九一八》、张在民的《“一・二八”的回忆》、张慧的《台儿庄》、马达的《轰炸出云舰》,以写实的手笔再现了震撼人心的抗日战争中重大战事和事件。马达的《壮烈的牺牲》、黄新波的《生存线》、张慧的《暴风雨》、邹雅的《破碉堡》、野夫的《保卫我们的城池》、张在民的《肉搏坦克车》,以火一般的激情讴歌抗日军民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万思的《炸后》、江丰的《何处是家》、李桦的《流亡》、野夫的《没有祖国的孩子》、张在民的《上海难民曲》、陈执中的《东北女同胞的遇难》,以满腔怒火描绘了日寇的残暴罪行和民族的深重苦难。万思的《军民合作》、马达的《为自救而战》、焦心河的《为抗日将士做军鞋》、马达的《慰问团》、野夫的《送布衣》、卢鸿基的《儿呀,为了祖国,勇敢些》,以亲切温馨的情丝谱写了军民团结共同抗战感人肺腑的动人诗篇。陈执中的《东北肥沃土地》《松花江的冰期》《辽阳塔》《沈阳大西门》,以浓郁悲愤的心境诉说着被日寇侵占的东北大好河山,激发国人对于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热爱之情。可以说,这些抗战木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危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国人来说,这些木刻绝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的展现和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碰撞和互动。这些抗战木刻以其战斗的场面、鲜活的形象、悲怆的笔调、炽热的情怀镌刻着战争的残酷、国家的危亡,日寇的凶残、民族的苦难,军民的团结、必胜的信心,更为感人的是这些作品没有刻意修饰和编造美化,而是直面现实,忠于现实,有感而发,质朴无华。同时在内容与形式,体验与表现,情感与理念,理论与实践等都能够做到有机的融汇和统一,从而勃发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些年轻的木刻家不仅是抗战木刻的创作者,又是抗战木刻运动的组织者和宣传者,为了让国人更多地看到抗战木刻,他们在各地成立了“木刻作者协会”、“木刻工作团”等,并在很多地方举办各种规模的抗战木刻展览。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42年10月10日在重庆举办的《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览会》,是一次包括解放区木刻在内的全国性展览,“解放区的木刻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注意,画家徐悲鸿在《新民报》著文,对古元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⑤不久,这些抗战木刻多次走出国门,展向世界,1944年2月“木研会挑选木刻74幅,经中苏文化协会送苏联展览”。⑥3月“木研会送木刻85幅(作者30余人)送英国展览。6月中再选出木刻作品165幅送往英国”。⑦7月6日“印度国际大学在加尔各答国际大厦举行《中国木刻展览会》,展品59幅(包括20余位作者)”。⑧1945年4月9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表中国木刻14幅,其中解放区作品8幅,附有文字说明,标题为《木刻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战斗》”。⑨正如一位专家学者所指出的:抗战木刻“它以强烈的明暗对比,犀利的刀法笔触和大气的章法结构,忠实地记录了一个饱含着血与火,泪与笑,苦难与不屈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和版画匹敌,如此真实又如此有力地切中整个时代的脉搏,完全与整个时代融为一体……”⑩

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抗战木刻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人们对《怒吼》中的抗战木刻家进行回望和梳理时,两位木刻家的英年早逝则令人极为惋惜和无限伤悲:木刻家罗清桢自学木刻,勤奋刻苦,创作了一系列战斗性强、艺术性高的抗战木刻,深受抗日军民的欢迎,1942年11月24日因病在故乡广东兴宁逝世,年仅27岁。木刻家万思也是自学木刻,创作了大量严谨精细、激情感人的抗战木刻作品,同样也博得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1943年12月28日因患肺结核病,无力治疗,病逝于浙江缙云,年仅28岁。他们没有能够看到抗日战争胜利之日,人们会永远铭记他们在抗战救国的征程中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镂刻了光辉的篇章。而其他的抗战木刻家在以后的工作和艺术创作中也有着不同的变化,有的移居海外,有的转向其他领域工作,但其中绝大多数仍在美术领域担任创作和教学等工作。从地区来看,留在北京的最多,从单位来说,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或后调入的最多共有6人,计王青芳、李桦、江丰、罗工柳、王琦、古元。在这6位当中,作为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学员的江丰,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出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被徐悲鸿誉之为“卓绝之天才”的古元曾出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当选为全国美协副主席。鲁迅在信中对其木刻称赞的李桦曾当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出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王琦曾任全国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可以说,抗战木刻铸就了多位版画大师和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更为可贵的是所有抗战木刻家把抗战时期培养和磨砺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艺术创作时的奋进和激情都自觉地融汇在自己的工作和艺术追求之中,从而能够继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版画力作和精品,为我国新兴版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于抗战木刻的光辉历程和辉煌业绩,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杨阳先生的概括可谓准确而精辟:“正是抗战的烽火,赋予了抗战版画灵魂、品格和高度。在如火如荼的抗战岁月里,版画凭借它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现实性、快捷的传播性和火热的战斗性、迅速地成为抗日绘画艺术的主流,也成为反映时代的最强音……”11

宏伟的抗战木刻!

不朽的铁笔绝唱!

注释:

①②:刘思源:《怒吼――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图录》,北京鲁迅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第643页,第642页。

③:李树声:《序三――〈怒吼〉序》,北京鲁迅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第7页。

④:杨阳:《序一――〈怒吼〉序》,北京鲁迅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第1页。

⑤⑥⑦⑧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大事年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1931――1981》,李桦、李树声、马克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年8月第一版第41页,第50页,第50页,第50页,第52页。

⑩11:杨阳:《序一――〈怒吼〉序》,《怒吼》,北京鲁迅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第1页。

另注:抗战木刻皆选自《怒吼》。

(作者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上一篇:读书: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下一篇: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第一季度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