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综述

时间:2022-04-29 10:30:17

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综述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在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资本的理论体系基础上,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切入点,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研究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资本积累运营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运营

一、引言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成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在持续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关系问题吸引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整体的实践水平能力比较低,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民营企业、部分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远远落后于我国中央企业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融合企业社会责任多元化及企业的应用策略,这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课题。然而对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观点由于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而引起了长期的争议。本文试图从企业社会资本这一新的视角切入,对探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动因提供出新的路径和新的解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背景主要是随着进入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日益激化了社会各界的矛盾并产生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思考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关键问题聚集在除了牟求经济利益外企业还须承担社会责任。

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领域也有较大的进展。2006年进行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2006)”,以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为调查主体,联合中央电视台等权威机构发起并主办,是国内首个面向全国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理念与实践的大型调查。2006年7月正式启动,12月结束,作为常规项目将每年举办一次。另外,通过考察,部分学者也总结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模式选择,如马风光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论》、秦颖、高厚礼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种战略形式。

2.2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也大概始于这个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社会学上来讲,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功能的意义来被界定的。皮埃尔?布迪厄(1986)最早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

2.从政治学上讲,社会资本主要强调集体行动的重要作用。帕特南通过对意大利部分地区公民的参与规范和参与网络的分析,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主要包括社会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它们能够有效的协调团队成员以提高集体行动和社会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3.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大多数经济学家是从经济体制创新、企业关系网络、政府公共政策和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证明了包括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等在内的社会资本要素能够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它们蕴藏着比其他形式资本更强大更明显更重要的价值。

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研究社会资本及企业社会资本,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相比也不尽相同。在介绍和评述西方有关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国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1.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社会资本。部分学者从制度、规范等社会资本因素入手来研究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吴敬琏、樊纲认为正式的制度和规则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从价值推动作用方面来研究社会资本。我国最早系统研究社会资本的学者张其仔博士,着重讨论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行为、经济发展、劳动力配置、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他把蕴藏着丰富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看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2.3 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及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Johanues M Pennings&Kyungmook Lee (1999)分析企业社会资本是能够促进企业内外部合作的一项经济资源。如Bruce Kogut (1998)的观点,企业社会资本为企业带来的两种经济租金,一种是“位置租金”,它源自企业内外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由于企业位置不同,从而获得的“位置租金”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网络中心性位置的企业所获得的“位置租金”越多。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则表现为合作租金和位置租金的有机结合。另一种是 “合作租金”,是指由于存在企业社会资本,促进了企业内外之间在关系网络中的合作而产生的一种租金,它有利于网络合作中得每个成员。

张其仔(2001)证明了:(1)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管理费用呈负相关关系,与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呈正相关关系;(2)企业内社会资本量的高低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李路路教授(1995)运用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家在企业内部拥有较多社会资本时”,企业的产值更高。郑胜利,陈国智 (2002)分别阐述了企业内部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而后王晓玉(2005)从企业社会资本的三维结构角度出发也论述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Tsai & Ghoshal (1998)运用企业社会资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发现,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市场信息、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加速了企业产品创新的速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Maskell (1999)指出企业社会资本可以减少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外部之间的交易成本,其中交易成本包括信息的搜寻成本、决策成本以及实施成本等等,有助于控制不法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员工分享隐性知识,又便于获取有效的可靠的信息,进而有利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优势会不断增加。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通过考察国内外学界对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及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研究,笔者发现:对社会资本的研究视野逐步从宏观领域转向微观领域,尤其比较重视对企业层次的社会资本的研究;结合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因素,多学科的交叉多元趋势来研究社会资本的价值功能。尽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理论等还没有完善,因此,笔者认为还需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完善:

1.企业如何投资构建积累社会资本。虽然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功能的研究几经更深一层,但是对于如何投资构建企业社会资本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2.从社会资本角度分析成本——收益。现实生活中,各个企业在分析成本收益时,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资本,这是一种无形的且可以产生收益的资本。因此,从财务的方面研究企业社会资本,这是对财务成本收益理论和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丰富,也是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3. 企业如何设计相应制度。如何设计激励制度,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并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积累企业社会资本。这也将是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碧峰.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

[2] 周三多. 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里奇格里芬. 实用管理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上一篇:矿产品价格波动的浅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下一篇:现代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