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4-29 07:10:52

脑微出血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与各型脑卒中并发的发生几率, 并对形成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本院近3年来各型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发病率, 并与同期健康体健人群相比较;对脑微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学调查, 查找形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比例高于正常者。结论 脑微出血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率最高;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是形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脑微出血;脑卒中;危险因素

随着磁共振检查的普及, 磁共振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 GRE)T2加权扫描序列的广泛应用,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患者检出率日益增增多。脑微出血是指患者本身无明显症状体征, 常规的CT、MRI检查均不能较好显影, 但在磁共振成像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上显示圆形、类圆形低信号, 周边无水肿, 直径约为2~10 mm信号缺失区域[1]。病理组织学研究发现形成原因为脑小血管破裂出血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2]。脑微出血本身虽无明显症状, 易被人们忽略或误认为是小血管断面流空影。而目前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脑微出血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率高, 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特选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二者关系及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176例, 其中男103例, 女73例, 平均年龄(64±20.6)岁。其中急性脑梗死41例,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5例, 脑出血患者40例。脑血管病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 入院前均行头CT检查证实。对照组为本院外科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90人。组间性别、年龄均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后测量血压、测血脂、血糖, 将其结果进行比对;并行头颅MRI检查以及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扫描检查, 明确有无脑微出血, 磁共振结果的判读由2名放射科高年资医师和1名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共同完成。

1. 3 统计学方法 有关数据用χ2检验, 统计分析用SPSS13.0软件完成。

2 结果

2. 1 表1显示:各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比例高于正常者, 脑梗死组22例(56.10%), 腔隙性脑梗死组70例(72. 63%), 脑出血组22例(57.5%)。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46.72、12. 85,P

表1 各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情况

n 有脑微出血 无脑微出血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41 23 18

腔隙性脑梗死 95 69 26

脑出血 40 23 17

对照组 90 20 70

2. 2 表2显示:有高血压病史者脑微出血95例(70.37%), 无脑微出血者高血压患者62例(47.33%);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82例(60.74%), 无脑微出血者39例(29.77%);高脂血症患者脑微出血51例(37.78%), 无脑微出血者9例(6.8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例数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高血压

有脑微出血 135 82 51 95

无脑微出血 131 39 9 62

3 讨论

近年来脑微出血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病因、病理学基础对脑血管病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目前较多的统计学资料分析认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病率较高, 北京天坛医院的研究发现:不同级别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腔隙性脑梗死级别越高, 微出血的发生率越高[3]。作者对本院病例的分析也支持这一点。它提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同的病理基础。目前公认的形成腔隙性梗死的病因主要是:①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的脂质透明变性, 引起管腔的闭塞;②持续性高血压作用于脑小动脉引起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及微动脉瘤形成引起小灶性出血;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后微栓子栓塞深穿支动脉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4]。这些都可以增加小血管的通透性甚至微小动脉破裂, 导致血液少量渗出, 形成微出血。

在国外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深部的微出血反应高血压性血管病变, 脑叶微出血与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有关[5]。而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 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可称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长期血管壁破坏导致小动脉硬化, 玻璃样变性, 平滑肌细胞增殖, 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变差, 而脆性增加使血管易于破裂有关;脑淀粉样变是由于大脑皮质、脑膜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有纤维淀粉样物沉着, 病因不详, 其发生机理与遗传、免疫、感染等有关。可表现为微血管瘤和纤维素样坏死。临床可表现为反复的脑叶、皮层下白质出血、痴呆、脑梗死等。以上这些已知的脑微出血的高危因素均与血管壁的破坏、血管中层平滑肌的破坏、血管通透性改变密不可分。

总之脑微出血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演变过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脑微出血本身较少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出现, 它是否可以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先兆?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患者治疗时,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以及降纤治疗是否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脑微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机理是否相同?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还有那些?等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脑卒中发病年龄日益年轻化, 发病率日益增高的今天, 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重视和预警, 对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降低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Viswanathan A,Chabriat H. Cerebral Microhemorrhage.Stroke,2006,37(2):550-555.

[2] Fazekas F,Kleinert R,Roob G, et al. Histopathologic analysis of foci of signal loss on gradient-echo T2 *-weighted MR images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evidence of microangiopathy-related microbleeds.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9, 20(4):637-642.

[3] 张继红,王拥军.脑卒中:新理论与新实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236-253.

[4] 王维治,万琪.神经病学, P751-752.

[5] Greenberg SM, Vernooij MW, Cordonnier C, et al. Cerebral microbleeds: a guide to det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 Lancet Neurol, 2009,8(2): 165-174.

上一篇:带腓浅神经外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 下一篇: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