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9 06:03:10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说明了公允价值在我过应用的过程,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对我国如何更好应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披露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过程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从1997年开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倡公允价值阶段,回避公允价值阶段和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

1.提倡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界定在1997年到2000年,在这段时间里,财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期间,财政部共颁布了10项具体会计准则。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

对于提倡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已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这种计量属性,因而具有实践基础。

第二,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公允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计量属性运用在各项准则中。针对特殊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一个具体体现。

2.回避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从2001年起到2006年。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及投资准则中应用以后,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随意性大。因此,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具体会计准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

3.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己是势在必行。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深化经贸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从大局出发,借鉴国际通行规则,不断完善会计准则,给扩大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标准趋同、可比互通的统一信息平台。

另外,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公允价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不是其根源,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也存在利润操纵的情况。公允价值要想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事实上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

因此,2005年,财政部先后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本次新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大亮点。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现状的原因

通过上面对公允价值和现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公允价值和现值对我国会计界来说还算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人对它们还不甚了解,而且也有很多人对公允价值有些误解。而这些误解也正是造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的原因,归纳起来这些误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当前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而也给滥用公允价值留下了空子,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因此,新准则和新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的处理,尽可能地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

2.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对于会计信息并没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并不需要相关的公允价值和现值信息,而且如何获得公允价值的信息一自是一个难题,很多要素的公允价值很难自接获得,而要获得这些公允价值就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我国目前并不提倡使用公允价值和现值。

3.公允价值在运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要用到会计人员的估计,这就导致了会计造假的可能,从而使公允价值缺乏可靠性。而可靠性正是决定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我国市场还不够活跃、各方面技术还不够完善的时候,是不适宜采用公允价值的。

三、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建议

通过上文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是完全可以推行公允价值的。但是,毕竟公允价值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1.从观念上正确对待公允价值与现值,正确认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从而对公允价值采取正确的态度。目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而这与我们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态度不正确是分不开的。从国际上看,公允价值己经成为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即使现在要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与难点,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并认真学习国际上最新的现值和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将其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相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公允价值的一套理论体系。

2.在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各级市场,认真研究现值技术,并制定相应的具体会计准则。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积极培养各级市场,为公允价值的取得提供更为客观的来源。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就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

(2)认真研究有关现值技术的问题,并制定与现值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从而为取得不存在公平市价情况下的公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上面研究过,公允价值可以分为两部分:市场价格和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现值。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现值技术问题,努力学习国际上在现值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与现值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在准则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总之,我们在制定现值的相关准则时,应该对于很多细节问题都进行明确详细的规定,而且准则的规定越详尽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3)恢复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使用,并且在具体准则中对应用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和说明。例如,准则中应该明确指出何时采用公允价值,在采用公允价值后因账面价值调整而形成的差额如何处理,等等。因为只有这样详尽的会计规范,才可以减少操纵利润的可能,同时也有利于实务操作。

(4)在市场不够完善,现值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引入一个固定的机构或组织为我们提供各种公允价值的信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公允价值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手段,我们可以在现在应用公允价值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将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任务授予某一个组织或机构,例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由他们根据我国的市场情况,为各种资产或负债提供客观可靠的公允价值信息,从而减少企业或个人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3.在公允价值的报告与披露方面,我们可以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并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许多国家和组织的做法,例如,美国在传统的三张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张报表―全面收益表,英国则是增加了一个“全部己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在我国也可以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因为全面收益体现了公允价值的观点,对某些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在表内进行了确认,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即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编制利润表,也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不仅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时也避免了利润表中收益的波动较大的问题。而且,报表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对利润表中的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中的期末全面收益的比较结合现金流量,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也可以减少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动机。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要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例如,加强对我国的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等等。总之,应用公允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首先结合我国的情况,做好理论上的准备,然后在应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保证应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12)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财政部,2006.2

[3]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时代财会,2003.(2)

上一篇:巧用EXCEL函数解决财务报表中的复杂问题 下一篇:电子商务时代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网络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