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啃老族”出现的原因和对策

时间:2022-04-29 06:00:43

浅析农村“啃老族”出现的原因和对策

【摘要】农村“啃老族”的出现已不单是一种家庭现象,它已经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出现有着家庭、自身、学校、政府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通过各方的努力,对于解决农村“啃老”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 啃老族 ;原因;对策

“啃老族”普遍存在于城市青年中,但近几年来,还蔓延到了农村,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啃老族”。与城市“啃老族”不同,农村“啃老族”有其各自特点:“受教育程度低,有的甚至没有完成义务教育;有完全劳动能力确不愿意务农,总愿呆在家中‘啃’父母。”他们的出现已不单是一种家庭现象,它已经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问题影响着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

分析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每个农村家庭、教育部门、政府和社会共有有的责任。

一、农村“啃老族”出现的原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的因素、社会的因素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的溺爱导致家庭教育缺乏,农村青年缺乏信仰、没有自强自立意识。

(一)、父母溺爱,家庭教育缺乏。

一方面,许多农村家长都有溺爱孩子的思想。从孩子出生一直到他们成年,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完全的保护伞,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青少年时期,孩子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好吃懒做、小偷小摸、依赖性强等,父母不加以劝导,反而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在别人谈论自己子女的不足时,不仅不反省还责骂别人。另一方面,农民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只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缺乏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使孩子在思想上不成熟。过分的溺爱和思想教育的缺乏,使孩子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对父母有依赖思想,儿童时期的放纵使得他们在成年后依然没有自我求生能力,只有啃老了。

(二)、农村青年缺乏信仰,无自立自强意识。

一方面,农村“啃老族”是信仰缺乏、思想麻木的群体。在他们心中,啃老吃老被视为很正常,但是养老奉老的观念却很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的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农村“啃老族”出生于农村,不仅没有农民艰苦、勤劳、朴实的精神,反而形成了怕脏、怕累、宁可坐吃山空的思想。没有孝心,对自身、对父母、对社会严重不负责任,思想上的麻木,行动上的拖沓,把依靠父母生存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说明他们是一群麻木的、缺乏信仰的群体。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不够,综合素质较低,却通过各种努力去改善,没有自强自立意识。

(三)、素质教育缺失,宣传教育不足。

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不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高收费将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孩子拒绝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外。这使得他们的学历普遍低,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招聘单位的高要求,没有工作或者没有体面的工作。学校在孩子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方面做得不够,许多农村学校都有重视文化成绩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以此同时,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深入农村不够,让他们的思想麻木。

二、解决“农村啃老族”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子女的成长中,父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满足孩子所提的条件,要迅速走出溺爱子女的泥淖,努力培养子女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优秀思想品质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给孩子灌输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让他们树立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孩子走向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发挥学校和社会的宣传教育功能。

在学校教育方面,除了狠抓义务教育之外,各高校应该帮助更多的农村贫困孩子,努力抓好教育均衡。另外,应该在孩子文化成绩之外更加注重对孩子的德育工作,教育孩子成人。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加强对农家子弟的教育引导,将思想宣传深入到农村,培养他们的孝心,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自强自立光荣、依老啃老可耻”的浓厚舆论氛围,为摆脱依赖思想、树立信仰,找到一份工作打下基础,从根本上遏制农村“啃老族”现象的蔓延。

(三)、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改善农村农民生活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推入力度,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把吸引农村劳动力、服务农村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让农民在土地上也可以致富。政府还应协同相关单位,为农村青年提供职业规划、面试指导以及技能培训等服务,通过组织植树造林、修建公路等为农村青年提供就地工作的机会,对于有意创业的年轻人,政府应该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树立信仰,培养独立生存能力。

解决啃老的问题,除了各方面的努力外,最重要的是农村青年自己的意识和改变。首先,要从思想上要求自己。一是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社会的帮助之恩,立志报答父母,报答社会;二是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社会的人。其次,从行动上改变自己。一是培养独立生存的能力,通过各种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离开父母的庇护也要做到衣食无忧;二是处于何种情况下,都要为父母分担,孝敬父母,赡养父母。

参考文献:

[1] ]李苗苗.警惕农村“啃老族“[N].榆林日报,2012-02-25(10).

[2] 吴博.“啃老”从城市向农村蔓延 ,养儿防老还是样儿啃 .2009-12-18

[3] 史淑桃.当代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对高等教育的反思[J].商业时代,2010,(16):121-122.

上一篇: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育 下一篇:《那树》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