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推进社区教育快速发展

时间:2022-04-29 03:49:21

政府主导推进社区教育快速发展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沈阳市将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社会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强化政府主导,整合教育资源,主动提供服务,推进社区教育快速发展。

政府主导。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沈阳市主导社区教育的做法主要有:

明确社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把社区教育放到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大格局中去思考、策划,着力拉长社区教育的“短板”,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工作目标,把加快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老年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作为社区教育的工作重点。

加强机构建设。在市教育局增设终身教育处,负责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全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实现了社区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有机结合。目前,已有4个区成立了终身教育科。

落实经费保障。市政府下发《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区、县(市)政府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的要求。3年来,累计投入社区学院建设专项资金620万元。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沈阳市区、县(市)社区教育督导评估细则(试行)》,将区、县(市)社区教育发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明确了区、县(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

整合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

2010年以来,为缓解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市委宣传部的协调下,很多高校面向社区居民开展艺术惠民培训活动,不定期在《沈阳日报》上公布授课时间、地点和课程科目,社区居民自愿报名,免费参加。

全市广泛动员地方高校、中小学退休教师、法官、医生及民间艺人等热心社区教育的人士,组建社区教育教师资源库,初步形成了以专兼职为主、志愿者为辅1500余人的社区教育专兼职队伍,解决了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2002年,沈阳科普大学正式成立,面向社区办分校,如今分校总数已达325所,在籍学员1.6万人,开设26门课程,出版近40本教材。沈阳市艺术惠民大学开设9门艺术类课程,聘请了126名客座教授。

2013年起,市教育局推出“教育系统送课进社区”活动,送课2万余课时,涉及法律、国学、健身、养生等30余门。各社区实验点利用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等社区教育活动场所,开设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社区教育课程,受到社区居民的称赞。

为解决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市教育局编写出版《沈阳市社区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组织各区、县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开发能体现地域特点的特色课程及冯元平剪纸、李平纸贴画等民间艺人的“草根课程”。这些民间艺人的手工课,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印发社区教育实验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要求。通过每年的社区教育实验点工作调研,与各社区教育实验点就社区文化建设交换意见,提供指导,一些社区已形成了思路或框架。如和平区的文安路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初步确定了“孝、善、和、礼、信”的“五德”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路。另外,一些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开展了0至3周岁早教、四点半中小学生社区快乐驿站等活动,力求各具特色,形成品牌。

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为每个社会成员梦想成真、人生出彩提供有力支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弥补短板、集聚影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下一篇:管办评如何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