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学生审题有“法”

时间:2022-04-29 01:47:00

让低年级学生审题有“法”

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明确的审题方法、良好的审题习惯为保证。对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试卷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不少低年级学生之所以解题错误,是因为识字量偏少,阅读能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审题方法。理解了问题意味着成功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使低年级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 咬文嚼字,换个说法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带读,学生自由朗读,不认识的字组织学生查字典进行注音,教师可以适当解释。在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题意的前提下,不要急于让学生解答问题,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先认真读题再动手解题的习惯。对于其中的关键句,教师要组织学生反复品读,用自己的话换个方式表达出来,从而理解信息,熟悉问题情境。

例如:

丽丽从家到学校比红红从家到学校少40米,丽丽从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教师先组织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梳理信息,关键句“丽丽从家到学校比红红从家到学校少40米”有些绕口,应组织学生反复品读,提问:“你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的回答不能接近问题的本质,进一步提示:“你认为丽丽家到学校近,还是红红家到学校近呢?为什么?”通过换个说法,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问题。

另外,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复述题意的方式,可以变动语序,不必把具体的数字说出来,但一定要把意思说清楚。让学生先低声说一遍,相互复述一次,再全班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快速提高。

二、 动手操作,发现本质

一些涉及操作的问题如果只凭想象,低年级学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来操作,通过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看清问题的本质。成功解决问题后应引导学生及时反思,使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与思考策略。

二年级上册乘法教学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是8厘米,原来这根绳长多少米?

教师组织学生用小纸条代替绳子对折再对折,学生通过操作很容易就会发现这条绳子被平均分成了4份,要求原来长多少米,只要用8×4就可以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反思:你是怎样发现这条绳子被平均分成了4份的?学生边操作边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指出,遇到类似问题动手操作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学生在以后遇到需要操作的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利用操作来帮助理解题意。

三、 动态呈现,理清头绪

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下册35页练习四第5题:

(1)小军最多拍多少下? .

(2)小强最少拍多少下?

这个情境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其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借助课件动态展示,而是把这些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很多学生会被三个角色、三段话搞得分不清头绪。在教学时我找来三个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分别扮演这三个小朋友,让场景中的信息动态呈现,形成了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情境:

生1:我拍了20下。

生2:我拍的比生1少。

生3:我拍的比生1多。

生2:我最多拍多少下?

生3:我最少拍多少下?

三名同学的对话让学生很容易地整理了信息,熟悉了场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实际教学效果比较好。接着我又引导三名学生继续表演,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达到一题多练,一题多用的效果:

生2:我比生1少拍一下,我拍了多少下?

生3:我比生1多拍两下,我拍了多少下?

对于这种对话形式呈现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角色动态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信息,理解题意,也为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列表整理的策略做好铺垫。在学生独立面对这种对话形式的问题时,他们能有意识地在内心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动态呈现,避免对一次性呈现的繁多信息产生惧怕心理。

四、 联系实际,审明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定要联系生活来解决,否则学到的是一种僵而不化的死知识。例如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有20箱货物,一辆汽车每次运8箱,多少次能够运完?不少学生用除法计算20÷8=2(次)……4(箱),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只需要2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没能联系实际思考问题。所以解决问题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最终结果,这样的问题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会越来越多,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学生看透问题的实质。

上一篇:延时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下一篇:低年级学生识字常见问题及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