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距离的树

时间:2022-04-29 01:05:30

【前言】一米距离的树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天放学回到书房,我发现窗前空空如也,那树又突然离我很远了。正当我气不打一处来之时,前楼阳台上忽然探出一个脑袋,憨憨地冲我笑着说:“影响到你了吧,我已经将它修理了!”我一肚子火又硬生生地咽了下去。这棵树几十年来,无论风吹雨打,寒来暑往,点缀着人们的...

窗外有一棵树,离我不远不近的,一米距离。它不枝不蔓,不事张扬,笔直地挺立在那里。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只是在记忆中,它从未开过花,也未结过果。或许有过,只是我未曾发现罢了。

爸爸说他儿时就见到了这棵树,我想它肯定和爸爸的年龄差不多了吧。可我无论怎么看也不能相信的是,这棵树总是那么瘦骨嶙峋的。细弱的树干,支撑着伞状的枝叶,树冠和树高的比例相差十分悬殊,给人一种傲视群芳的感觉。这让我非常怀疑:这么细瘦的树干如何装得下那四十圈的年轮!这棵树并不枝繁叶茂,而是删繁就简,把生命的极致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株不知名的树,终于在这个春天开花了。开的是似白非红的瓣状小花,它不像桃花那样“争开不待叶”,也不似李花那样“五花争春”。我们一家人对此甚是好奇,常于窗前争论探讨,但终究对它的品种莫衷一是。

春天已经过去好几个星期了,窗外只有这树花还在开着。花开得精瘦,在微寒中很肆意。略显苍态的躯干、枝丫托出这些娇嫩羞怯的小花,怎么看都有些奇特、突兀。但那树旁若无人地认真立着,那花静静地开着,气度从容。这株树将我的视线吸引得久了,便生出些痴想来:这树是如何从脚下平淡、潮湿、清冷的泥土中汲取了充足的养分呢?又是如何从瘦瘦的躯体上长出这么多姿多彩的花瓣来的呢?这树离我的书房虽然只有一米的距离,可我只是隔着窗台望它开,很少走近它。

今年雨水充足,它似乎长得疯快,枝叶哗啦哗啦地往上蹿,有时我站在窗口伸手就快要碰到枝叶了。有一天刮风,竟然有一根枝丫对着窗户这边伸展了过来。我惊喜万分,找了根红线在枝丫上打了个结,任它自由地随风飘扬。

一天放学回到书房,我发现窗前空空如也,那树又突然离我很远了。正当我气不打一处来之时,前楼阳台上忽然探出一个脑袋,憨憨地冲我笑着说:“影响到你了吧,我已经将它修理了!”我一肚子火又硬生生地咽了下去。这棵树几十年来,无论风吹雨打,寒来暑往,点缀着人们的生活,它怎么就影响到我们了呢!

窗外的树,伸出手去,又够不着了,我们之间,始终有一米的距离。

方梦瑶:一棵不知名的树,竟然触动了作者那么多的观察与思考,其中细腻、深刻的情怀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悟。从中可以看出方同学是一位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她能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记录自己的见闻和心情。可见生活中的遭遇、接触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写作其实就是倾吐积累的过程,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平凡中的美好事物,每人都可以写出见微知著的文章来。

刘家可:方晶晶在生活中不仅善于观察、搜寻,还勤于积累。为了说明这棵无名树花开得肆意而不张扬,文章用桃花的“争开不待叶”,李花的“五花争春”来作比,既增添了趣味性,也使行文变得富有诗意。

周晓婕: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远,就犹如这棵无名的树,虽然只离“我”一米远的距离,但“我”始终够不着它,到底是树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的生活容不得树的生长?给我们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话题,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一天晶晶突然向我问起窗前的这棵无名树的来龙去脉,她说自己已经观察它好长时间了。我说你都发现些什么了?她说大自然真是神奇,那么细的树干竟然能够撑起这么大的树冠。十几年来我未曾见树开过花,而它居然在不经意间绽放了。人与自然真的是遥不可及的,就如同眼前的这棵树,我始终没有办法接近它。我说你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很奇特。其实,写作就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写作也是一种享受,你喜欢用笔记录生活中的故事,并在这些故事里寄托自己的感觉,把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才有个性。

一棵无名的小树竟然能够给“我”的生活带来如此多的诗意与惬意。那树平淡从容地生长,不就如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者?这树“点缀着人们的生活,它怎么就影响到我们了呢”的感受角度特别。人与自然理应和谐相处,相安无事,可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常常嫌动植物影响我们,就对它们进行“修理”,这是人类的不通情理,还是自然的友善智慧呢?

(指导老师 侯守斌)

上一篇:探讨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下一篇: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