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生态视角反思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时间:2022-04-29 10:46:40

从文化生态视角反思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摘 要:本文以文化生态理论为视角,探讨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阐述文化生态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生态;中国文化;失语

一、文化生态理论及“中国文化失语”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和哲学家Haeckel提出“生态学”(Ecology)这一术语,认为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1955年,克罗伯的学生、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发表了《文化变迁理论》,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他认为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文化生态理论借用生态科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文化现象。

失语症(Aphasia)原为医学术语,指因受伤或疾病造成大脑损伤,进而导致思维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1995年,曹顺庆先生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的现状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他认为,中国学者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法发出自己的话语声音,中国学者说话的方式以及想要表达的内容等都是西方的。这一术语的提出,引起了中国文化界的震动,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学术界关于“失语症”的研究层出不穷。2000年,从丛教授针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情况,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概念。在对外语教学的研究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英语学习者熟知英美文化却无法正确表达母语文化,认同英美文化却贬抑母语文化,完全丧失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外语教学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教育的深度关注。

二、文化生态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的学习。语言与文化向来是学术研究重点。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束定芳、庄智象(1996)认为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使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入了解;二是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因此,学习外语应当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并能够用外语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

2.全球化传播发展的需求

全球化传播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既要输入目的语文化,也要输出母语文化,以维持交际平衡。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意识,了解东西方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对比并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时间和空间等非语言因素的使用。“汉语热”、“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日益兴起,我们应把中国的文化成果、文化资源、社会状况和旅游资源介绍出去,让世界人民共享优秀的文明成果。

三、从文化生态角度看“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

1.教与学――外语课程设置失衡

一方面,学习者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有限,在对外交流中,由于知识的匮乏导致交际的不顺畅,造成“文化失语”现象;另一方面,学习者语言技能水平低下,在交际过程中无法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本身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导致文化输出水平低下,大大影响了交际效果,造成“文化失语”现象。

2.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冲击

西方文化通过有形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像制品、书籍、艺术品等,以及无形的文化产品,如演出、旅游等,对中国实行渗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民族文化功底薄弱,对传统文化精髓知之甚少。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化“失语”。

3.教学环境因素――系统合理教材的匮乏和考试“指挥棒”的错误导向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在课文、词汇、语法等方面内容丰富,但文化教学输入失衡,过分强调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生存空间有限,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文化“失语”。学生的学习目的大都为通过英语考试,获取相关等级证书,致使学习者仅仅围绕目的语展开学习,对自身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学习生态环境各因素发展失衡。实际教学中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学习,忽略了母语文化的作用,最终导致“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处理目的语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全社会应开展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还应加强母语文化教育,加大中国文化的考核比重。

参考文献:

[1]Steward J.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 .

[2] 教育部高度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王春霓(1981― ),女,江西赣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上一篇:Effects of Ivabradine on IL―10 and IL―17 ... 下一篇: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